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

ID:39021633

大小:15.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备课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 《黄河颂》备课素材素材一导入一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千百年来,我们的母亲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的民族,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来感受黄河的英雄气魄。导入二 (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播放歌曲《保卫黄河》)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吧?这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部。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板书课题)导入三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黄河,中华

2、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古往今来吟唱黄河的篇章可谓多矣,如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写黄河的现代诗《黄河颂》。素材二1.提纲挈领,引出下文(第1节)文章先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它所代表的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然后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表明写作目的,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朋友”的称呼,好像面对面地交流,使人倍感

3、亲切。“英雄”既表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伟大的精神,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础。2.黄河景象,势不可当(第2节第一层:“我站在高山之巅”至“劈成南北两面”)这一层写的是作者站在高山之巅看到黄河的景象。“望”字统领下文,一直统领到“劈成南北两面”。作者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俯瞰全景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诗人用“奔”“掀”“结”“劈”等动词突出了黄河雄壮的气势、豪迈的气魄,生动传神。3.民族摇篮,伟

4、大贡献(第2节第二层:“啊!黄河”至“在你的身边扮演”)这一层歌颂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文章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地指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4.民族屏障,地理优势(第2节第三层:“啊!黄河”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这一层歌颂了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把黄河说成是“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5.黄河精神,泽被众生(第2节

5、第四层:“啊!黄河”至“发扬滋长”)这一层歌颂黄河泽被中华儿女,黄河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6.歌颂民族,增强自信(第2节第五层:“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至结束)这一层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中华儿女要以黄河为榜样,表达了作者对民族精神

6、的赞颂,也表达了中华儿女必胜的信心。7.勾画语句,提炼精髓(1)文中描写黄河的语句①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②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③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④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⑤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作用:这些诗句描写了黄河磅礴的气势,赞颂了黄河精神和民族精神。(2)黄河形象及精神品质黄河形象: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俯瞰——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纵写——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横写——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精

7、神品质:气势磅礴、势不可当、伟大坚强。(3)提炼核心内容《黄河颂》颂的是古老黄河的雄姿,是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是发扬蹈厉的伟大民族精神。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朗诵词部分,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歌词部分是全诗的主体,这部分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

8、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