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20113
大小:1.54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6-23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退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八至十五章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0Menu1213141511音像案例图片来源★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走什
2、么样的道路,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如何理解?)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特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因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政治上的表现经济上的表现文化上的表现政治上的表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的表现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的表现文化上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
4、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领导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它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国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45%,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48.5%。可见,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工业1952Text1949农业145%48.5%(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重点)1.从中国革命发展的步骤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2.从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主要矛盾看: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
5、会主义革命来解决3.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一个时间两个任务相当长的时间10~15年实现工业化实现三大改造并列关系同等重要同步进行(二)过渡时期总路
6、线的主要内容总路线的特点: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2页)(1)“一化”的必然性(即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原因是什么?)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原因1、恩格尔消费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比重将下降,而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比
7、重将上升2、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因此要发展工业,替代进口3、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率,就必须将其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2)思考:为什么建设与改造要并举?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