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13577
大小:315.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23
《《登革热的防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蚊媒病虫媒传染病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蚊媒传染病是其一种,即蚊虫传播的疾病蚊虫是最重要的一类医学昆虫全世界蚊虫有3200多种,我国360多种;其中按蚊、库蚊、伊蚊约占半数以上;许多传染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及黄热病等,都是由蚊虫传播的登革热登革热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可发生休克、多器官功
2、能障碍、脑病的重症。流行特点主要流行于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区最为严重。登革热的世界分布图全球登革热发病数及流行国家分布1991-2011年全国登革热流行趋势发病月份分布,1990-20108~10月报告病例占92.4%7~11月报告病例占99.1%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蚊伊蚊病原学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不耐热,50度30min可灭活;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发病机制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
3、,释放入血,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之后再次侵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大量复制后,释出于血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病理生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红细胞压积增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等。血浆渗漏是DHF的主要临床表现。在热退期间,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压降低,最终导致休克,引起DSS。典型登革热登革热(1997)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普通登革热登革热2009新指南重症登革热登革热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3-14天,一般5-7天。典型病例主症:发热、全身疼痛和毒
4、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发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热持续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常伴畏寒、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恶心、厌食,乏力等。皮疹初期为多形性皮疹,病程3-6天出现。1周后转为出血性皮疹。特征性皮疹: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皮岛。出血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验阳性;常见:牙龈鼻腔出血、结膜出血、皮下出血;少见:呕血或黑便、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致
5、死:颅内出血;淋巴结肿大及其他颈部、颌下、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 结可肿大,并有触痛;肝肿大,少数有黄疸,60%以上病例有ALT不同程度升高;脾肿大少见。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分为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具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皮下出血(瘀斑),肝肿大;束臂试验阳性;严重者消化管或其它器官出血。血浆渗漏表现:低蛋白血症、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胆囊壁增厚,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小板减少。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表现;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
6、脉压差进行性下降,发生休克;并发症国内病人最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60%)急性血管内溶血(合并G-6PD缺乏症)。心肌炎脑炎精神异常急性脊髓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血细胞比容:登革出血热时,血细胞比容增加。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尿常规: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和红细胞尿。生化检查肝功能异常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升高电解质:低钾血症病毒分离抗原检查(NS1)特异性抗体检测(IgM,IgG)特异性核酸检测(RNA)病原学检查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叮咬史;临床表现: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实
7、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病原学:登革病毒;DF抗体;登革病毒核酸;排它性诊断诊断分类疑似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皮疹),典型血像等;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登革热抗体IgM(+)确诊:临床诊断+病毒分离/登革热抗体IgG恢复期四倍增高/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鉴别诊断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液系统疾病败血症斑疹伤寒、风疹,麻疹、猩红热、药疹基孔肯雅热重症高危人群二次感染登革热患者;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消化性溃疡、哮喘、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年龄<15岁的
8、儿童;年龄≥65岁的老人;营养不良者。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