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03952
大小:18.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为你打开一扇门一、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通篇采用第二人称的作用3、了解文学的特征,以及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4、进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二、教学设想 1、教材地位:初中语文入门第一篇,宜就“门”而探讨入“门”之法; 2、学生因素:充分利用和调动初一新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互动; 3、重点难点:通篇采用第二人称的作用; 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4、教法:启发、讨论等; 5、学法:预习、比较、质疑、迁移等;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开学初,老师向大家强力推荐了什么文学作品?习近平点赞《平凡的世界》作品
2、讲农村兄弟孙少安、孙少平两人的奋斗,哥哥在土地上奋斗,弟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达到道德完善。人生需要这种东西——坚定地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信念。他们经历了人生的犹疑、抉择和取舍,想依靠不屈的奋斗改变生活、实现抱负,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中国梦”。习近平推崇路遥,"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下乡时住过一个窑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让
3、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二) 检查预习 1、让学生解题 提示:(1)为——引出行为的对象,寄予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2)你——《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的读者或《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序言的读者、中学生文学爱好者 (3)门——文学之门 比喻 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4)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题眼 2、检查字词 注音:诠释憧憬裨益广袤徘徊肃穆(三)了解作者。作者: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预习要注意什
4、么? 提示: (1)三思:A题目要弄清,B注释要弄清,C课后练习要完成 (2)三看:看作者,看背景,课文要看三遍 (3)三关:词语关、思路关、诵读关 (四)研习课文 1、理清思路 (1)总体感知: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2)分段。 提示:分几部分并没有定规,不同角度分有不同分法,只要言之成理。 如本文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都可以。 两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三部分:
5、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逐层深入。 2、研读课文,理解主旨 (1)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2)文学的特征: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3、分组讨论:(1)文章在人称方面有没有特别之处?你能用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个问题吗?(2)叙述打开门的条件是什么?(在文中找出原句)§解答:1、这是书序,通篇采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感情距离,有感染力。2、第2段用“只要……只要……一定会……”句式,揭示打开门
6、的条件。4、研读文本,重点理解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文学的魅力)[讨论明确]: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五)、拓展延伸,进步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1、好书推荐:(1)《三国演义》---诸葛亮: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烧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智慧与忠诚交融,给后人无数感动。(2)《西游记》猪八戒:一个虽然花心好色、但又念念不忘高老庄,情有独钟的人;一个总想做英雄却常常像个狗熊的人;一个好吃懒
7、做,但每次遇到一些悟空不屑于干的苦工时,却常常能主动上前挺身而出的人……。一个有着人类的每一个优点和缺点可爱的人物形象。孙悟空:悟空拜师学艺,勤勤勉勉的学习各种礼仪和论道,以成就自己的梦想。有坚定,彻底的斗争精神和敢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在重重困难之前从不气馁、从不服输,顽强不屈。是一个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英雄。他身上的英雄品格,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普通要求和理想追求。意味着作者希望培育社会的一个理想人格来使国家达到太平(六)总结:随着我们对文字的亲近,心中的不解和惊奇被温暖和感动代替。文学中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被他
8、们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升华灵魂。“文学即人学”;文学殿堂中的美好形象,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读文学就是读自己,读社会,读人生,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阅读,亲近文学呢?让我们摸索规律,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