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0126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追寻本真自然丰富的生命之态——谈《三峡》教学设想湖北省宜都市外国语学校向玉平一、说教材。自然山水钟灵毓秀,自古文人钟情山水,只因自然亦有生命,山水亦有性情。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由《三峡》《湖心亭看雪》等名篇组成的“自然山水”古诗文单元,从中既可以欣赏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又可以品味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因此,从“编者文本”的角度来看,“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应是本单元诗文学习的主要内容。然而,细细研读,郦道元的《三峡》又与《湖心亭看雪》等其它几篇诗文有明显不同。《
2、三峡》节选自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北魏是山水审美开始萌芽的时代,郦道元既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又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别具一种“自然浑成”本真写作之美。155字模山范水,骈散相间,音韵和谐,但是他还没有像后来的唐人宋人那样借山水来倾诉自己的悲欢离合。若将情感仅归结到“热爱赞美祖国山水”,似乎又忽略了作者为《水经》作注的本意。所以我还想从“作者文本”入手,试图寻求解读本文的新视角——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全篇自然以"水”为纲。开篇仅用33字直接勾勒三峡山高连绵、峡窄谷深的地貌,全
3、景展示三峡的雄奇美;又以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夏季水疾迅猛,滚滚波涛正与两岸沉默的高山相应,为三峡带来蓬勃的活力。而水漫丘陵,又给三峡增添了几分惊心凶险的声色。春冬时节,素湍绿潭,别是一番清秀模样;秋季水落谷凄,又是一幅凄婉画面。总之,山水多姿多态,四季风格迥异,令人在惊叹之余,也产生了“山水如人”的错觉:作者笔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人云的奇男子,性格丰富,既有盛夏的奔放和热情,也有春冬的清逸和闲远,还有秋日的忧伤和凄婉。作者有情,这份情缘自于一个地理学家对地理科学的
4、热爱,对河流水道的关注,对自然山水的独特认识与领悟。他要把他游历大好河山的见闻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将这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他的情感的落点就在这三峡四季卷轴中。这变换不一的四季风光正印证了一个词——自然。这个词既指大自然,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也指天然的、真实的。《庄子天道》中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树木固有立矣。”万物之美,就在于它们本真的存在。三峡的秋凄婉,不是作者融情入景而觉凄,而是情由境生——三峡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独有的凄境。雄奇奔放也好,清
5、幽凄婉也罢,对立中显出的正是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我将《三峡》解读的焦点聚在“三峡多姿多态、本真自然的四季之美”。二、说学情作为大宜昌境内的孩子,对现今三峡的风光或耳闻或目睹,但他们所了解的多是三峡大坝修筑之后“高峡出平湖”的景观了,对于过去三峡之险、三峡之凄缺少体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字中去了解体会。八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初步掌握了文言文断句、翻译的方法,加上本文较为浅显,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基本没有太多障碍。所以我想从“言”的层面,在进一步夯实文言词汇积累的基础
6、上,强化阅读方法的运用。从写景美文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学过《春》、《济南的冬天》等经典篇章,从炼词、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的能力基本具备,但对景物之美缺少细腻的体察与感悟。所以我将重点放在让学生自主品析、多角度细腻地感受山水的多姿多态。三、说教学目标课标提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李研常说:“一堂好的语文课,从内容层面讲,不仅要有语言训练,还要有情感体验,更要有精神启迪。”再结合学情分析,要达到“巩固已知、厘清模糊、探究未知、形成
7、新知”的教学效果,《三峡》的教学追求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二是文章内容的体验和欣赏,三是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李研也曾说:“语文老师要穿过字词句的屏障,给学生传达真善美的东西”。因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三点:1、读通课文,积累“沿”、“溯”、“嶂”等文言词汇。2、读赏课文,感受三峡多姿多态的山水之美。3、读诵课文,领悟本真自然的生命之态。四、说教学重点、难点第一个目标重“言”的积累,这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是为读“文”搭建桥梁。第二个目标重“文”的品味,能进一步增强对言的理
8、解积累,也为悟人文精神作铺垫。所以“品味三峡多姿多态的山水之美”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领悟本真自然的生命之态”是学生“未知”或者“模糊”的东西,是教学的难点。预设探讨凄境的形成原因来突破这一难点。五、说教法、学法鉴于学生总是对文言文有距离感,我采用的主要教法就是用导游的方式导读。(1)将读进行到底。教师导,学生读。我为学生创设“游三峡”的情境,学生以“游”的心境亲近文本,读出韵味,读中品味,读中体验,读后回味。(2)贯穿汉字教学。教师引,学生品。我引导学生发现文中描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