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登月历史资料

人类登月历史资料

ID:38997599

大小:4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3

人类登月历史资料_第1页
人类登月历史资料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类登月历史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登月历史资料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 人类对月球的考察。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了在60年代末把人送到月球上探测的计划“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阿波 罗”计划的任务包括为载人月球飞行作准备(由“阿波罗”1——10号完成),并进行载人月球飞行(由“阿波罗”11——17承担)。1969 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 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

2、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宇航员们放在月球上的地震仪记录表明,月球和地球一样,也有一层外壳,其厚度为0——60公里。这个数据是在风暴洋和弗。拉摩洛等地区测定的。月壳下面是月 幔。月幔大致又分为三层。上层月幔厚240公里左右,主要由古代“岩浆海”里沉淀下来的较重物质构成。中层月幔达480公里以上,这里大概还保存着混沌时代形成 原始月球的“胚胎物质”。上述两层都是固态的,但具有可塑性。内层月幔处于局部熔融状态。月球的中心部分是月核,其温度约为1000摄氏度,远远不如地核那么 热(地核温度为5000——6000摄氏度)。月核很可能是熔融的,可能是由低熔点的硫公铁物

3、质构成。对月球的探测还发现月球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月球近侧存在几个 “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 在“阿波罗”科学实验站里装设了很先进的月震仪器。经探测,月球上也有月震,但月震的次数比地震少得多,释入的能量也远远小于地震。月震很弱,最大的月震 为1-2级。除了陨星撞击引起的震动之外,当月亮离地球最近或最远的时候,由于地球的起潮力作用,常会出现月震。 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宇航员带回的月岩样品进行了多种项目的共同研究。经实验室分析得出:月岩中已发现近60多种矿物,其中有6种在地面上尚未发现;在月岩和月 土中发现了地球上的全部化学元素;没有发现可生存的月球有机物,也无古

4、微生物的证据;在某些月岩中有微弱的剩余磁性;月球样品中存在许多太阳活动事件踪 迹;根据样品的同位素分析,得出月球年龄约46亿年。在大部分被月尘和岩屑覆盖的月球表面上,宇航员看到各种形状、大小、出现频率不一的岩石,还发现月球表面散布着一些具有光泽的玻璃物质。月尘在各处的厚度不同,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的地方有5——6米。 到达月球的宇航员在漆黑的月空中看到大而发光的地球。月球探测器还在月球空间拍下地球的照片以及绕观月球和地球队的照片。月球上的地球光要比地球上的月光 明亮8倍多。 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多少世纪以来的地面观测

5、。“阿波罗”登月成功,是人类科学的结晶,开创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 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可能建立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巨大的天文望远镜也将在月球上从没有空气的太空观测天空;人类也将可能把月球作为出发到 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中国探月历史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没能实现的“曙光一号”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铁标“烙”月引发广泛争议第三阶段:第二轮国际探月热潮“嫦娥一号”提上议事日程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

6、、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  中国探月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

7、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登月的大事记和相关的太空飞行: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SputnikI(卫星1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苏联的成功震惊了西方,引发了与美国冷战太空竞赛。1957年11月3日-莱卡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生命,这条狗乘坐Sputnik2(卫星2号)进行了单程旅行。  1959年9月14日-苏联的“卢纳”2号探测器成为首个在月球上降落的航天器。三个星期后,另一无人航天器“卢纳“3号探测器发回了

8、第一张月球的照片。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