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硅肥之父

中国硅肥之父

ID:38993488

大小:17.9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23

中国硅肥之父_第1页
中国硅肥之父_第2页
中国硅肥之父_第3页
中国硅肥之父_第4页
中国硅肥之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硅肥之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硅肥之父黄瓜为何一头粗一头细?花生为何一头大一头小?水稻穗尖为何多瘪粒?小麦为何要倒伏?红薯为何疤疤瘌瘌不光滑﹑不均匀?河南省科学院的蔡德龙用他的科学实践告诉农民朋友:原来是缺硅﹗中国硅肥之父本报记者王方杰科技史上,重大的发明总是和杰出科学家的名字连在一起。象杂交水稻与袁隆平,杂交玉米与李登海,原子弹与钱学森。中国硅肥也注定要与蔡德龙的名字连在一起。一硅,是植物生长需要的第四大营养元素,对农作物增产有着异常神奇的效果。硅肥研究,五十年代源于日本。到七十年代,硅肥技术解密,日本人垄断地位被打破,美国﹑东南亚等迅速掀起硅肥推广热潮。但在中国,硅肥一直鲜为人知

2、。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学者蔡德龙才第一次接触硅肥。蔡德龙,今年44岁,早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以后专事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80年代中期留学日本,成为第一个在海外获得植物营养学博士的中国人。蔡德龙和硅肥结缘,纯属偶然。那是在一次会议上,他的导师﹑国际植物营养学会主席﹑东京大学教授茅野充男指着一位老人介绍:这是世界硅肥之父小林均教授,他在日本享有盛誉,是日本国农林省聘用的终身顾问。硅肥?首次听说的这个名词的蔡德龙一脸迷惑,但是从导师敬重的言辞和神态上知道:这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东西﹗。蔡德龙得知:硅肥﹑塑料大棚是战后日本农业起飞的两大法宝。没有硅肥就没有日本的现代

3、优质农业。一心希望祖国繁荣富强的蔡德龙,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不已。他又投身小林均教授门下,希望把硅肥技术引进中国。但是,这个念头马上被推翻了——“中国华北土壤不缺硅。”不光中国的专家这样认为,就连蔡德龙的导师也持有此见解。中国华北不缺硅,这个定论是怎样来的?有什么依据?以往的推论是:中国北方降雨量小,土壤中钙﹑镁﹑钠等阳离子容易被蒸发到地表上来,导致碱性增高,有效硅含量增加。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华北土壤的有效硅含量作过系统的实验。蔡德龙拿定主意:回去,赶快回到自己的祖国搞土壤调查﹗1991年春,蔡德龙聚集了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6名志同道合者。他们冒酷

4、暑,顶严寒,跑遍了整个黄淮海地区,提取了400多个土壤样品,测出了近千个有效数据。结果出来了:中国华北土壤碱性确实较高,但有效硅含量并不高,甚至比南方一些地区还要低。这个结果,令蔡德龙本人也感到怀疑——它太有悖于土肥界的所谓“常理”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蔡德龙继续进行取样分析,他发现,黄河﹑淮海﹑长江三大河流在河南段有效硅的含量在百万分之十以下,比世界上已经广泛使用硅肥的日本、菲律宾、韩国等国河流中有效硅含量都要低。与此同时,他又对黄河上﹑中﹑下游沿岸土壤逐段分析,发现越往下游,有效硅含量越低。他这才意识到:黄河源源几千公里,如此长距离的搬运,使有效硅越来越

5、多地溶解到水里流失,致使黄河中下游土壤中的有效硅越来越少。这个结论靠得住吗?在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蔡德龙选择两个农户做硅肥试验。一户种花生,一户种水稻。结果,花生平均增产30%,水稻平均增产29%,最高增产41.7%。按照一般的硅肥理论,土壤中有效硅超过百万分之一百二十,再施用硅肥,作物就不再增产了。但是,在多次对比试验中蔡德龙发现,在华北地区,一直到百万分之二百五十(250PPM),再施用硅肥,作物才停止继续增产。蔡德龙因此把土壤中有效硅含量250PPM暂定为黄淮海平原所需要硅的临界值。他还大胆地提出:土壤类型不同,临界值也不同。这一观点,被此后的一系列试

6、验所证明,并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蔡氏理论”。二经过二三十年的开发研制,硅肥技术在日本已经趋于成熟,但绝非尽善尽美。蔡德龙在日本观察刚刚分蘖的水稻时发现,施过硅肥的水稻看上去还不如没施硅肥的——叶片小,分蘖慢,颜色带黄。为此,他请教了小林均教授。这位“硅肥之父”告诉他:这种现象很正常。越到后来,硅肥对作物的影响才越明显。他耐心地劝慰这个中国弟子:这并不影响增产效果。“这怎么行呢?”作为农民的儿子,蔡德龙深知中国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不能眼见为实,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容易被接受。怎么立竿见影,让农民一下就信服呢?蔡德龙苦苦攻关。后来终于明白:氮﹑磷﹑钾

7、等元素各司其职,氮使植物叶片浓绿,硅则使茎叶挺直,但硅元素对氮﹑磷﹑钾又有抑制作用。他本来只想解决一个视觉效果上的问题,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并解决了植物生长初期氮﹑磷﹑钾﹑硅各元素的养分平衡问题。很快,蔡德龙研制出一种独特的硅肥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不仅可以消除硅肥对其他元素的抑制性,还可以利用各种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力,促使硅元素向植物根圈移动,增强植物对硅的吸收能力。硅元素是个“不爱动分子”,可以持久地保持肥效,但是,也正是它的不爱动,即使把硅肥施于作物根部周围,也不容易进入根圈。这就是国际肥料界百余年攻而未克的“根圈理论”。1992年10月,蔡德龙的研究成果公布

8、于世,立即引起国际硅肥学界的轰动,被称为“硅肥研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