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

ID:38987220

大小:17.4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3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_第1页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_第2页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_第3页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_第4页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_第5页
资源描述: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教材第1~9页)一、本单元内容分析:(一)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对教材的分析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的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位置”这一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感的特点,它是学生认识生活空间的一个起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学前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

2、右等常识性的方位知识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二)编排特点本单元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先以“自我为中心”区分方位,再以“自然标志”区分方位,最后能以“抽象的形式”区分方位。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间的这种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在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例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

3、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三)地位和作用这单元内容是以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教材重难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难点是体会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特别是左右的相对性。二、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

4、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三、教学建议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重点是理解位置的相对性。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而对“左、右”的教学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本书内容应注意启发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学校、家庭等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物体的空间方位。2、要适

5、当把握教学要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接近生活的资料,每个例题,没道练习题几乎都给我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图。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尽量使学生更爱学,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对一些一时理解不了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逐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采用“生活中的数学”板块形式,加以介绍,仅供学生了解,不作教学要求。对“位置”的教学,教材只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不要求用数对来描述。如小红坐在第3组第2行,可以说

6、:“小红是第3组第2个”。不要求用(3,2)来确定小红的位置。3、要设计大量活动,让学生感知。在进行数学活动时,除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外,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如在讲台桌上放一本书,书上面放一个粉笔盒,帮助学生认识“上下”。又如利用学生的座位,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谁。4、课时划分。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第1~6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第1~7题。四、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一)上、下、前、后。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体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7、(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空间方位能力,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教学重难点:能够用上下、前后等词正确描述人和物体所在的位置。3、教材内容说明和教学建议:(1)上、下。教材提供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画。学生从中不仅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了“上、下”方位,而且也感受到了祖国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气。在教学时,可先出示两样物体,如出示主题图的火车和轮船进行两两

8、比,对于两个物体,在位置关系不变时,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搞清两个物体的关系后,再出示汽车进行三者比较,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如上图,火车对轮船来说,在轮船的上面,火车对汽车来说,却在汽车的下面,体现了上下的相对性。它们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教材列举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