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钱”精神

“一厘钱”精神

ID:38984973

大小:21.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3

“一厘钱”精神_第1页
“一厘钱”精神_第2页
“一厘钱”精神_第3页
“一厘钱”精神_第4页
“一厘钱”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厘钱”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华社1963年3月23日电:“一厘钱”精神一厘钱,最勤俭的家庭也早已不放在眼里,可是却有手经百万元的厂长、会计、供销人员和长年给国家创造财富的工人,为少花一厘钱,给国家多积攒一厘钱,算盘打了又打,潜力挖了又挖。这儿写的,都是工业生产中的这类一鳞半爪。但是,它闪烁着社会主义建设真理的火花。一厘钱用过高级“北京墨水”的人,也许以为,制造这种第一流墨水的费用,会比包装费用大得多。其实相反,包装墨水的费用比制造墨水的费用大3倍。因此,要当好墨水厂这个家,给国家多积累资金,大头是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可是

2、墨水不能不用瓶装,商标不能不贴,纸盒不能不用。而且还要分量准,包得牢,外观美。更难的是,这些包装材料,墨水厂不产,全靠外厂加工。一个小小的墨水瓶盖,去年是由北京、太原和淮阴等地的11个工厂加工的,今年还要6个厂加工。墨水瓶盖里面的纸垫,也要由上海生产。如果北京墨水厂说自己无法降低成本,那也很难怪它,可是这家工厂的包装成本,去年减少了,今年又减少了。他们是用珍惜“一厘钱”的精神减少的。那是在去年春天,厂长李健刚提请党支部委员会讨论他打算在全厂提出的一个口号:每件包装材料降低一厘钱。为什么提降低一厘

3、钱呢?我们将在最后回答。厂长的提议被支委会通过了,接着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正式提出。于是全厂行动起来了。管瓶盖的供应人员,把11个制造瓶盖厂的代表请来,把11个厂造的瓶盖摆出来,把天津造,上海造,美国造,德国造的墨水瓶盖也摆出来,同各厂代表一起,比质量,称重量,算成本,评美观。他们把11个厂瓶盖的17项费用指标排成队,逐项比较,精密计算,彼此取长补短。这些似乎是“份外”工作,促使一些厂把瓶盖的成本降低了,全厂购买每个瓶盖就少花了4厘多钱。就在这小小的瓶盖上,去年节约了10万元!管纸盒的孙树德,在自己

4、的办公桌上,摊开一大张纸,拿来一个印好未糊的装墨水瓶的盒,左比右量。他眼前出现了希望:几年来只裁15个盒的那种纸,有可能再多出一个。他抱着这种希望到东家印纸盒的工厂,找工人商量;到西家印纸盒的工厂,向厂长“游说”。他的希望在4个月前终于变成了现实。原来每张纸裁15个纸盒,要废掉一小块。经过他和工人们研究改了裁纸方法,每个盒盖插进盒里的那个“舌头”比原先短一韭菜叶,一张纸就多出了一个盒。这样,每个盒的纸张费用就减少了一厘钱,全厂一个月节省了8令纸,不!还有,裁盒方法一改,印盒效率也提高了,每个盒的

5、印刷费用又因此从刀缝里减少了一厘五毫钱。一年要用近两千万个盒呢!厂长也早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设了“关卡”。他告诉回收废瓶子的老人,发现废瓶中有好瓶,要立刻向他报告。一天,那老人果然在车间交回去的废瓶中发现有两个好瓶子,忙去报告了厂长。厂长立刻叫上班组长,叫上科室人员,来到现场。他拿起那两个瓶子说:“丢一个瓶子国家损失6分钱,没人拣,为什么自己掉个一分钱的小‘钢崩’,就赶紧拣起来呢?”这种爱护国家财产的教育真能打动人心,从此瓶子的损失率大大下降了。工人和参加辅助工作的工人家属也行动起来了!常用北京墨

6、水的人,你也许没有留意,在瓶盖同盖里涂有蜡和蓝漆的纸垫之间,还有个小小的黄纸片。每个纸片才值一厘一毫钱。过去垫这个纸垫的工人家属和管理纸垫的人员领发无数,丢多少不知,计成本照例按10%的损失算帐。现在她们手缝里掉下一片,也要拣起来,遇到废片,也交回工厂。“一厘钱”精神,使北京墨水厂改变了原来的亏本状况,为国家积累了大批资金。“一厘钱”的精神,也在有关工厂发生了连锁反应。如果这种精神在全国每个企业都发生连锁反应,该能为国家积累多少资金啊!一分钟时间是财富中最珍贵的财富。劝人们珍惜岁月的人,曾用古今

7、中外伟人名家爱惜时间的范例和训导,写成过各种各样的“时间篇”。我们在北京市制药二厂,看到了普通工人用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写成的“时间篇”。这也可以说是利用工时的“一厘钱”精神。这是一个原有27个人的包装组。如果说这些工人和最普通的工人也有点不同,那就是“罗嗦事”多。全组有15个女工。她们之中有21个人是一至七个孩子的母亲。全组女工大部分是1958年前后参加工作的家庭妇女。她们的平均年龄是36岁,她们诙谐地自称是“老太婆”组。曾有一个时期,她们组的缺勤情况在全车间占“优势”。这算是这个“时间篇”的背景

8、材料吧!从去年4月开展创财富竞赛起,情况不同了。职工们算了个帐,如果每人浪费一分钟,这一分钟不仅没有给国家创造财富,还给国家浪费3分钱(包括设备、水电等各种消耗和工资开支)。这么一来,像一厘钱那样不被人放在眼里的一分钟,在工人们心里,同个人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态度发生了联系。全组为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而动员起来了。那位组长、共产党员赵玉珍,同工人们商量,建立了工时利用帐。她们用这个观测全组工时潜力的“显微镜”一看,全组每天占用非生产时间的名目有十几种。赵玉珍根据这种观测,改进了生产的组织工作。工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