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

ID:38974810

大小:3.40 MB

页数:152页

时间:2019-06-22

上传者:无敌小子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1页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2页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3页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4页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2分)(2017•湘潭)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B.机器人C.衣藻D.电脑病毒2.(2分)(2017•湘潭)五月份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因为其花大而且色彩艳丽,所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园艺师通常采用改变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来影响花的颜色。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生物生存依赖环境3.(2分)(2017•湘潭)蜜桔内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膜B.细胞壁C.液泡D.细胞核4.(2分)(2017•湘潭)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5.(2分)(2017•湘潭)如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有关大豆种子及其萌发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B.萌发过程利用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C.萌发过程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第152页(共152页) D.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6.(2分)(2017•湘潭)下列对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C.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7.(2分)(2017•湘潭)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B.①表示的是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在晚上进行D.2过程的实质是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8.(2分)(2017•湘潭)为建设精美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许多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9.(2分)(2017•湘潭)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将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以延长保存时间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适当降温D.向储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10.(2分)(2017•湘潭)从一个细胞到婴儿的出生,母亲历经艰辛孕育着生命,这奇妙的生命历程是(  )A.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B.受精卵→胚泡→胎儿→胚胎第152页(共152页) C.卵细胞→胚胎→胚泡→胎儿D.受精卵→胎儿→胚胎→胚泡11.(2分)(2017•湘潭)医生在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给患者输(  )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白细胞C.血浆和红细胞D.鲜血和白细胞12.(2分)(2017•湘潭)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D.鸟类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坚固,利于飞行13.(2分)(2017•湘潭)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B.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②和③C.②、③收缩时泵出的血液量相等D.从②流出的血液首先进入主动脉14.(2分)(2017•湘潭)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15.(2分)(2017•湘潭)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液体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血浆7.50.10.030.7第152页(共152页) 原尿0.150.10.030.7尿液0.101.81.1A.该成年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可能有炎症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D.原尿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16.(2分)(2017•湘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水螅、蚯蚓、蝴蝶、青蛙、虎和白尾海雕六种动物的特点,按如图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②和⑥表示的动物分别是(  )A.蚯蚓和白尾海雕B.蝴蝶和青蛙C.水螅和虎D.水螅和白尾海雕17.(2分)(2017•湘潭)下列关于运动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B.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D.运动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18.(2分)(2017•湘潭)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小鸟喂鱼B.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C.婴儿吃奶D.黑猩猩钓取白蚁19.(2分)(2017•湘潭)居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阳台庭院中种植花草果蔬。下面的植物不需要人工施加氮肥的是(  )A.黄瓜B.豆科植物C.西红柿D.苋菜20.(2分)(2017•湘潭)第31届夏奥会于去年8月5日~第152页(共152页) 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如图是吉祥物维尼休斯,它的设计灵感源于当地的濒危物种﹣﹣绒毛蛛猴,它有着猫的灵性、猴的敏捷和鸟的轻盈。下列哪项不是这三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A.体温恒定B.属于脊椎动物C.胎生哺乳D.体表被(羽)毛21.(2分)(2017•湘潭)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精子、神经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A.23条、46条、46条、23条B.46条、92条、46条、92条C.23条、23条、23条、46条D.23条、46条、23条、46条22.(2分)(2017•湘潭)人们在使用蚊香灭蚊时发现开始灭蚊效果好,后来灭蚊效果不明显了,合理的解释是(  )A.蚊香使蚊子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B.蚊香选择了蚊子中抗药性强的变异个体C.蚊子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D.蚊香的质量越来越差23.(2分)(2017•湘潭)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能抵抗一切病原体B.青霉素是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出来的C.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D.抗生素是非处方药24.(2分)(2017•湘潭)同学们饮用的盒装牛奶,其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A.巴氏消毒法B.脱水法C.冷冻法D.腌制法25.(2分)(2017•湘潭)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中央提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如果你是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的设计者,你认为下列哪条举措是肯定通不过的(  )第152页(共152页) A.进行垃圾分类,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新区生物的多样性C.开发太阳能等新型能源D.积极植树、种花草,增大绿化面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用2B铅笔填涂“A”,错误的填涂“B”.26.(1分)(2017•湘潭)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因为它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判断对错)27.(1分)(2017•湘潭)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没有影响.  (判断对错)28.(1分)(2017•湘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判断对错)29.(1分)(2017•湘潭)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判断对错)30.(1分)(2017•湘潭)生物的性状完全是由生物体内的基因决定的,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其性状一定不相同。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其性状都是相同的。  (判断对错)31.(1分)(2017•湘潭)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全部杀死。  (判断对错) 三、连线题:(共4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选项.32.(4分)(2017•湘潭)请将①~④的四种人体激素分别与A~D项的主要功能对应起来。 四、简答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52页(共152页) 33.(5分)(2017•湘潭)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到的不同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以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视野,据图回答问题:(1)这是低倍显微镜下的  (填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2)出现图A的情况,原因是  。(3)图D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填组织或器官)。(4)要想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  组合。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5)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看到了C图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  。34.(5分)(2017•湘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标号②细胞中有而①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2)在乙图中,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含量最少的点是  (填字母),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3)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  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第152页(共152页) ,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35.(5分)(2017•湘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生理过程[①]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血液流经[B]后,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3)如果[⑥]代表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则图中[C]代表  。(4)某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加的细胞成分是  。(5)李大爷在体检时检测到[D]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其可能的原因是肾单位结构中的  病变。36.(5分)(2017•湘潭)“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  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  反射。(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  ]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  状态。第152页(共152页) (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37.(5分)(2017•湘潭)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据图回答问题。(1)桃可以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2)若图丙中D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卵期,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D→A→B→C,像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时期(填图中字母)。(3)丁图中胎儿通过  (填数字)从母体获得所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4)戊图中的⑤是  ,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38.(5分)(2017•湘潭)水稻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的三组杂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水稻组别亲本组合子代性状一非糯性×糯性非糯性糯性二糯性×糯性无糯性三非糯性×非糯性非糯性糯性(1)水稻的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它们的花粉多而轻盈,柱头常有分叉和粘液,传粉时需要  作为媒介。(2)从第  组结果可以推知为  隐性性状。(3)假设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R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r控制,则第三组的亲本中,非糯性的基因组成是  。第152页(共152页) (4)若将第一组子代中的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则后代为糯性的概率是  。39.(5分)(2017•湘潭)幼儿园的老师想请你帮忙想个办法,让小朋友们知道手上有细菌和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能做到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1)提出问题: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吗?(2)做出假设:  。(3)制定计划并实施:第一步:配制两套培养基,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编号A、B,高温灭菌后冷却。第二步:  。第三步:将A、B两套培养皿放在同一环境下恒温培养。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兴趣小组成员连续观察了七天,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七天中菌落数量的变化情况:  。(4)得出结论: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培养基(洗手前)上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多于B,那么得出的结论是  。40.(5分)(2017•湘潭)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资料一:2017年3月1日湘潭市全面铺开春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采取的措施为抽检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地毯式开展清查活动。重点对学校餐具表面清洁度,食用油是否过氧化值酸价超标,蔬菜是否在农药残留,肉类食品是否含有瘦肉精等指标进行检测。资料二:炎炎夏日,游泳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健身活动。市教育局通过制定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来普及游泳时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全市中小学生安全顺利的度过暑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做法都可以有效的阻止传染病的传播。资料一中对学校餐具进行严格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2)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学们在购买袋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哪些内容:  。(至少答出一点)第152页(共152页) (3)有的同学经常用面包加一盒牛奶做早餐,请你分析这种做法为什么不符合合理营养的观点?  。(4)“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心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体质,更有效的阻挡外界病原体入侵,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填免疫类型)(5)当你夏天游泳时,有人溺水,救起时,发现他已经无呼吸和意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急救车到达之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 第152页(共152页) 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2分)(2017•湘潭)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B.机器人C.衣藻D.电脑病毒【考点】41:生物的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题干中的A、B、D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衣藻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2017•湘潭)五月份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因为其花大而且色彩艳丽,所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园艺师通常采用改变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来影响花的颜色。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生物生存依赖环境【考点】4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生产生活环保类开放题;31:类比推理;4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解答】第152页(共152页) 解: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同时也影响环境。其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如南、北方的温度明显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温度差,导致某些生物在两地生长状况不同。五月份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因为其花大而且色彩艳丽,所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园艺师通常采用改变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来影响花的颜色,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2分)(2017•湘潭)蜜桔内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膜B.细胞壁C.液泡D.细胞核【考点】1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1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即可。【解答】解:A、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A错误;B、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错误;C、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蜜桔内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液泡,C正确;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2分)(2017•湘潭)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第152页(共152页) 【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58: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急剧变化,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引起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相应的变化.【解答】解: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水稻→昆虫→青蛙→蛇,水稻→田鼠→蛇;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其中生产者只有水稻,昆虫、田鼠、青蛙、蛇都是消费者。如果昆虫的数量锐减,会造成蜘蛛、青蛙数量的减少,从而也会引起蛇数量的减少。因此,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蛇的食物有青蛙和田鼠,昆虫数量的减少会直接造成青蛙数量的减少,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减少. 5.(2分)(2017•湘潭)如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有关大豆种子及其萌发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B.萌发过程利用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C.萌发过程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D.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考点】7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热点问题;31:类比推理;431:种子的结构和萌发专题.【分析】(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当种子萌发时,子叶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第152页(共152页)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解答】解:ABD、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当种子萌发时,子叶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AD正确,B错误。C、大豆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C正确。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6.(2分)(2017•湘潭)下列对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C.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考点】7G: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如图:【解答】解:A、西瓜属于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A正确。B、胚珠发育成种子,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许多个胚珠发育来的,B错误。C、西瓜皮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C正确。第152页(共152页)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7.(2分)(2017•湘潭)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B.①表示的是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在晚上进行D.2过程的实质是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考点】9C: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可见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A正确;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可见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B正确;C、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可以。C错误。D、2是呼吸作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第152页(共152页) 8.(2分)(2017•湘潭)为建设精美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许多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考点】86: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88: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8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432: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据此解答。【解答】解:A、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阴天或傍晚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同时移栽后注意浇水,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植物会出现萎蔫现象,A错误;B、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B正确;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C正确;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D正确。故选:A。【点评】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明确植物移栽会导致缺水这一现象。 9.(2分)(2017•湘潭)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将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以延长保存时间第152页(共152页)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适当降温D.向储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考点】9D: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分析】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将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以延长保存时间,是隔绝了氧气,抑制了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保存时间,A正确。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错误。C、温度低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适当降温,可减少有机物分解,利于有机物的贮存,可以增加产量,C正确。D、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越抑制呼吸作用,所以,向储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时可以从水、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10.(2分)(2017•湘潭)从一个细胞到婴儿的出生,母亲历经艰辛孕育着生命,这奇妙的生命历程是(  )A.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B.受精卵→胚泡→胎儿→胚胎C.卵细胞→胚胎→胚泡→胎儿D.受精卵→胎儿→胚胎→胚泡【考点】I6:胚胎的发育和营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解答】第152页(共152页) 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所以由受精卵到胎儿的过程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故选:A。【点评】生物的有性生殖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11.(2分)(2017•湘潭)医生在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给患者输(  )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白细胞C.血浆和红细胞D.鲜血和白细胞【考点】CB:输血与血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21:热点问题;33:归纳推理;442: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解答】解: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当大面积烧伤后,血浆的运输能力降低,为了增强血浆的功能,应向患者输入血浆。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时,说明此人患了贫血病,应向贫血患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故选:C。【点评】关于血液的成分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应结合者具体的病症,分析引起这种病症的原因。 12.(2分)(2017•湘潭)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D.鸟类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坚固,利于飞行第152页(共152页) 【考点】B5: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C4: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CJ:肺的结构和功能;ME: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3:归纳推理.【分析】(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3)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4)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体内具有气囊等。【解答】解:A、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正确。C、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C错误。D、家鸽的前肢进化成翼,并且有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有利于扇动空气完成飞行。家鸽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骨骼坚固且轻而薄,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可以减轻身体体重,利于飞行。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3.(2分)(2017•湘潭)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B.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②和③第152页(共152页) C.②、③收缩时泵出的血液量相等D.从②流出的血液首先进入主动脉【考点】C8:血液循环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4:过程示意图;33:归纳推理;442: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分析】1、由心脏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室、④右心房。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解答】解:A、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入动脉,心房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回心房,A正确;B、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流动脉血;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流静脉血,所以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①和②,B错误;C、左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分别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泵出的血量是相等的,C正确;D、图中②为左心室,泵出的血液首先流入主动脉,然后流经各级动脉进行体循环,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心脏的四腔及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14.(2分)(2017•湘潭)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考点】EM:耳的保健.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44: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分析】咽鼓管是咽与鼓室相连的通道.鼓膜外通过外耳道与外界相通,鼓膜内(中耳的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口腔相通.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短时间内突然从低海拔上升至高海拔处,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造成不适。需要张大嘴做咀嚼运动,并大口吞咽空气,这样做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解除不适。因此,“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 15.(2分)(2017•湘潭)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液体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血浆7.50.10.030.7原尿0.150.10.030.7尿液0.101.81.1A.该成年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可能有炎症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D.原尿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考点】D4:尿液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热点问题;31:类比推理;44:生物圈中的人.【分析】第152页(共152页)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不能滤过去的蛋白质,透过去了,若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也可能是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的。【解答】解:A.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不能滤过去的蛋白质,透过去了,所以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A正确。B.葡萄糖能被滤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全部吸收回血的缘故,B正确;C.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大部分水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的缘故。C错误;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D正确。故选:C。【点评】原尿和血浆相比较原尿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16.(2分)(2017•湘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水螅、蚯蚓、蝴蝶、青蛙、虎和白尾海雕六种动物的特点,按如图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②和⑥表示的动物分别是(  )A.蚯蚓和白尾海雕B.蝴蝶和青蛙C.水螅和虎D.水螅和白尾海雕【考点】L8:动物的分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471:生物的分类.【分析】第152页(共152页)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注意要灵活分类。【解答】解:根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所以上述动物青蛙、虎和白尾海雕是脊椎动物,水螅、蚯蚓、蝴蝶是无脊椎动物。其中②和⑥表示的动物分别是水螅(腔肠动物无肛门)和白尾海雕(鸟类,有翅脉)。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应熟炼掌握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分类方法。 17.(2分)(2017•湘潭)下列关于运动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B.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D.运动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考点】G1: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444: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解答】解: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A正确。B、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B正确C、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C错误。D、运动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了解在运动中肌肉的协调与配合。 18.(2分)(2017•湘潭)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第152页(共152页) A.小鸟喂鱼B.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C.婴儿吃奶D.黑猩猩钓取白蚁【考点】H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热点问题;31:类比推理;45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ABC、小鸟喂鱼、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婴儿吃奶,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所以属于学习行为的是D黑猩猩钓取白蚁。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9.(2分)(2017•湘潭)居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阳台庭院中种植花草果蔬。下面的植物不需要人工施加氮肥的是(  )A.黄瓜B.豆科植物C.西红柿D.苋菜【考点】LH: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1:生物的分类.【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解答】解: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因此种植豆科植物时不要施加氮肥。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明确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20.(2分)(2017•湘潭)第31届夏奥会于去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如图是吉祥物维尼休斯,它的设计灵感源于当地的濒危物种﹣﹣绒毛蛛猴,它有着猫的灵性、猴的敏捷和鸟的轻盈。下列哪项不是这三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A.体温恒定B.属于脊椎动物C.胎生哺乳D.体表被(羽)毛【考点】MC: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热点问题;31:类比推理;471:生物的分类.【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解答】解:绒毛蛛猴、猫属于胎生哺乳的特点,体内有脊柱,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体表被毛;鸟类体内有脊柱,体温恒定,体表被羽毛,卵生,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键知道哺乳动物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等的特征。 21.(2分)(2017•湘潭)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精子、神经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A.23条、46条、46条、23条B.46条、92条、46条、92条C.23条、23条、23条、46条D.23条、46条、23条、46条【考点】K6: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第152页(共152页)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如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解答】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神经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3条、46条、23条、46条。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2.(2分)(2017•湘潭)人们在使用蚊香灭蚊时发现开始灭蚊效果好,后来灭蚊效果不明显了,合理的解释是(  )A.蚊香使蚊子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B.蚊香选择了蚊子中抗药性强的变异个体C.蚊子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D.蚊香的质量越来越差【考点】N7: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4:进化思想;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解答】解: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蚊子杀死,抗药性强的蚊子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子大多是抗药性强的,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第152页(共152页) 23.(2分)(2017•湘潭)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能抵抗一切病原体B.青霉素是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出来的C.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D.抗生素是非处方药【考点】LJ: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482:现代生物技术.【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据此答题。【解答】解:A、抗生素能抵抗一切病原体,A不正确;B、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B不正确;C、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C正确;D、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抗生素必须遵医嘱,不能滥用,D不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生素的特点、应用以及安全用药常识。 24.(2分)(2017•湘潭)同学们饮用的盒装牛奶,其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A.巴氏消毒法B.脱水法C.冷冻法D.腌制法【考点】O3: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8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分析】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据此解答。【解答】解:盒装牛奶采用的是巴氏消毒法,原理是高温灭菌;散装熟食采用的是冷冻法,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第152页(共152页) 故选:A。【点评】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掌握常见的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25.(2分)(2017•湘潭)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中央提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如果你是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的设计者,你认为下列哪条举措是肯定通不过的(  )A.进行垃圾分类,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新区生物的多样性C.开发太阳能等新型能源D.积极植树、种花草,增大绿化面积【考点】6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23:生物圈专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制定必要的法规,解答即可。【解答】解:A、进行垃圾分类,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A正确;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很可能引起生态危机,而破坏生物多样性,不有利于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B错误;C、开发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有利于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C正确;D、积极植树、种花草,增大绿化面积,有利于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第152页(共152页)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用2B铅笔填涂“A”,错误的填涂“B”.26.(1分)(2017•湘潭)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因为它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 (判断对错)【考点】53: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22:生态系统专题.【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据此即可。【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所以“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因为它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27.(1分)(2017•湘潭)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没有影响. × (判断对错)【考点】T1: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解答】第152页(共152页) 解: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醉酒、吸毒的危害,明确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吸毒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 28.(1分)(2017•湘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 (判断对错)【考点】E3: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21:热点问题;33:归纳推理;444: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分析】小脑的功能,即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解答】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故答案为:√【点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9.(1分)(2017•湘潭)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 .(判断对错)【考点】MG: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第152页(共152页)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解答】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特点,所以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故答案为:√.【点评】关键知道节肢动物的特征. 30.(1分)(2017•湘潭)生物的性状完全是由生物体内的基因决定的,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其性状一定不相同。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其性状都是相同的。 × (判断对错)【考点】K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答】解:如果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D表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表现出相同性状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表现出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31.(1分)(2017•湘潭)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全部杀死。 × (判断对错)【考点】O2:食品的腐败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类比推理;48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分析】第152页(共152页) 本题考查食品的腐败原因,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根据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故答案为:×。【点评】明确食品的腐败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注意食品保鲜的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 三、连线题:(共4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选项.32.(4分)(2017•湘潭)请将①~④的四种人体激素分别与A~D项的主要功能对应起来。【考点】EA: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E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ED: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EE: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44: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人体会患相应的疾病。【解答】解:四种人体激素的功能序号激素名称功能①生长激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②胰岛素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③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④性激素第152页(共152页)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故答案为:【点评】掌握各种激素的作用即可解答。 四、简答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3.(5分)(2017•湘潭)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到的不同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以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视野,据图回答问题:(1)这是低倍显微镜下的 植物细胞 (填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2)出现图A的情况,原因是 盖盖玻片的方法不对,出现了气泡 。(3)图D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组织 (填组织或器官)。(4)要想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 C 组合。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5)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看到了C图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 对光不成功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41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观图可知: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解答即可。【解答】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此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2)出现图A的情况,原因是盖盖玻片的方法不对,出现了气泡;第152页(共152页) (3)图D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填组织或器官);(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①②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①和④的组合;(5)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看到了C图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对光不成功。故答案为:(1)植物细胞;(2)盖盖玻片的方法不对,出现了气泡;(3)组织;(4)C;(5)对光不成功。【点评】课标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34.(5分)(2017•湘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标号②细胞中有而①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叶绿体 。(2)在乙图中,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含量最少的点是 b (填字母),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点是 f (填字母)。第152页(共152页) (3)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 向左 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叶片变蓝 ,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考点】9C: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91: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4:过程示意图;31:类比推理;4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分析】(1)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图示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⑤气孔;(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3)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图丙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与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前后对照此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⑤气孔,与①上表皮细胞相比,②叶肉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图乙中的f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点,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少。因此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图乙中的b、f。(3)①第152页(共152页) 关闭阀门,并放置在黑暗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红墨水在外界气压作用下,向左移动;②将装置移至阳光下,移走氢氧化钠溶液,打开阀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叶片变蓝,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故答案为:(1)叶绿体(2)b;f(3)向左;叶片变蓝【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此题综合性强,需多个知识点结合解答。 35.(5分)(2017•湘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生理过程[①]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2)血液流经[B]后,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如果[⑥]代表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则图中[C]代表 皮肤 。(4)某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加的细胞成分是 白细胞 。(5)李大爷在体检时检测到[D]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其可能的原因是肾单位结构中的 肾小管 病变。【考点】B5: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C3: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CM:肺泡内的气体交换;D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D4:尿液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4:过程示意图;33:归纳推理;443:人体的泌尿系统专题.第152页(共152页) 【分析】图中,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皮肤、D肾脏,①表示吸收过程、②表示肺泡内氧气扩散进入血液、③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④表示血液中的废物进入皮肤、⑤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⑥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解答】解:(1)①表示吸收过程,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2)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B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3)⑥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C皮肤。(4)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某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白细胞。(5)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此“王大爷在体检时检测到[D]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其可能的原因是肾小管病变。故答案为:(1)小肠(2)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3)皮肤(汗腺)(4)白细胞(5)肾小管【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排泄途径、肺的结构、呼吸的意义、血细胞的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辨认图中的名称。 36.(5分)(2017•湘潭)“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第152页(共152页) (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2 ] 晶状体 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 复杂 反射。(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 4 ] 耳蜗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 舒张 状态。(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a→b→f→c→d 。【考点】EH: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E5: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EL:听觉的形成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热点问题;31:类比推理;444: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分析】图1中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视网膜,5视神经。图2中1鼓膜,2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图3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f神经中抠、c传出神经、d效应器五部分。【解答】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第152页(共152页) (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条件)反射。(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司机听到声音,是由于4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4)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5)。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a→b→f→c→d。故答案为:(1)2晶状体;(2)复杂(或条件);(3)4耳蜗;(4)舒张;(5)a→b→f→c→d。【点评】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37.(5分)(2017•湘潭)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据图回答问题。(1)桃可以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第152页(共152页) (2)若图丙中D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卵期,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D→A→B→C,像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完全变态发育 (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A 时期(填图中字母)。(3)丁图中胎儿通过 2和3 (填数字)从母体获得所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4)戊图中的⑤是 胚盘 ,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考点】J8:植物的扦插或嫁接;I6:胚胎的发育和营养;J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J4:鸟卵的结构;J6:植物的有性生殖.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2:结构示意图;33:归纳推理;461:生殖方式专题.【分析】观图可知:甲乙丙图中,a是接穗、b是砧木、c是花粉管、d是卵细胞;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D受精卵→A幼虫→C成虫;丁图中:1子宫、2胎盘,3脐带;戊图中①是卵壳、②是卵壳膜、③是气室、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是卵黄、⑦是系带、⑧是卵黄膜,解答即可。【解答】解:(1)桃可以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2)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若图丙中D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卵期,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D→A→B→C,像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3)丁图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4)戊图中的⑤是胚盘,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故答案为:(1)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2)完全变态发育;A;(3)2和3;(4)胚盘。【点评】正确识图、理清相关知识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第152页(共152页) 38.(5分)(2017•湘潭)水稻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的三组杂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水稻组别亲本组合子代性状一非糯性×糯性非糯性糯性二糯性×糯性无糯性三非糯性×非糯性非糯性糯性(1)水稻的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它们的花粉多而轻盈,柱头常有分叉和粘液,传粉时需要 风力 作为媒介。(2)从第 三 组结果可以推知为 糯性 隐性性状。(3)假设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R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r控制,则第三组的亲本中,非糯性的基因组成是 Rr 。(4)若将第一组子代中的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则后代为糯性的概率是 50% 。【考点】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类比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分析第一组合可分析得:亲本均为非糯性,子代有糯性出现,糯性为隐性性状,非糯性为显性性状。【解答】解:(1)水稻花属于风媒花,它们的花多而轻盈,且雌蕊的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适于借助风力传粉。第152页(共152页) (2)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不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由第三组合可分析得:亲本均为非糯性,子代有糯性出现,糯性为隐性性状,非糯性为显性性状。(3)假设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R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r控制,由于糯性为隐性性状,非糯性为显性性状,则子代基因为rr,其中一个r一定来自亲本非糯性,因此非糯性的基因组成一定是Rr。(4)根据(2)的解答可知:第一组子代中的非糯性水稻的基因一定是Rr,糯性水稻的基因一定是rr。若将第三组子代中的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则后代为糯性的概率是50%。故答案为:(1)风力(2)三;糯性(3)Rr(4)50%【点评】对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根据子代表现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的掌握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9.(5分)(2017•湘潭)幼儿园的老师想请你帮忙想个办法,让小朋友们知道手上有细菌和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能做到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1)提出问题: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吗?(2)做出假设: 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 。(3)制定计划并实施:第一步:配制两套培养基,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编号A、B,高温灭菌后冷却。第152页(共152页) 第二步: 洗手前在A培养基上接种,洗手后在B培养基上接种 。第三步:将A、B两套培养皿放在同一环境下恒温培养。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兴趣小组成员连续观察了七天,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七天中菌落数量的变化情况: 时间A培养基(洗手前)菌落的数量B培养基(洗手后)菌落的数量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4)得出结论: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培养基(洗手前)上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多于B,那么得出的结论是 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考点】WH: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76:实验探究压轴题;31:类比推理.【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探究实验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唯一变量和对照实验的设计。【解答】解:(2)根据提出的问题“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吗?”我们可以做出假设: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或吸收前细菌较洗手后多等合理的假设。(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为:首先,配制适合细菌、真菌生活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杀死培养皿、培养基内原有的细菌真菌;第二步,洗手前在A培养基上接种,洗手后在B培养基上接种;第三步,将A、B两套培养皿放在同一环境下恒温培养。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兴趣小组成员连续观察了七天,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七天中菌落数量的变化情况:时间A培养基(洗手前)菌落的数量B培养基(洗手后)菌落的数量第一天第二天第152页(共152页)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4)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培养基(洗手前)上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多于B,那么得出的结论是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故答案为:(2)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3)第二步:洗手前在A培养基上接种,洗手后在B培养基上接种。第四步:时间A培养基(洗手前)菌落的数量B培养基(洗手后)菌落的数量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152页(共152页) 第六天第七天(4)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作出假设。理解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细菌菌落的特点。 40.(5分)(2017•湘潭)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资料一:2017年3月1日湘潭市全面铺开春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采取的措施为抽检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地毯式开展清查活动。重点对学校餐具表面清洁度,食用油是否过氧化值酸价超标,蔬菜是否在农药残留,肉类食品是否含有瘦肉精等指标进行检测。资料二:炎炎夏日,游泳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健身活动。市教育局通过制定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来普及游泳时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全市中小学生安全顺利的度过暑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做法都可以有效的阻止传染病的传播。资料一中对学校餐具进行严格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2)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学们在购买袋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哪些内容: 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至少答出一点)(3)有的同学经常用面包加一盒牛奶做早餐,请你分析这种做法为什么不符合合理营养的观点? 营养不全面,缺乏维生素 。(4)“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心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体质,更有效的阻挡外界病原体入侵,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 。(填免疫类型)(5)当你夏天游泳时,有人溺水,救起时,发现他已经无呼吸和意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在急救车到达之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考点】R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B9:注意合理营养;BA:关注食品安全;RA: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U3:急救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第152页(共152页) 【专题】112:阅读理解类简答题;33:归纳推理;492: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4)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急救。【解答】解:(1)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资料一中对学校餐具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2)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学们在购买袋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以下内容: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3)有的同学经常用面包加一盒牛奶做早餐,面包主要提供糖类,牛奶主要提供蛋白质,这种饮食不健康,因为营养不全面,缺乏维生素。(4)“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心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体质,更有效的阻挡外界病原体入侵,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免疫,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5)当你夏天游泳时,有人溺水,救起时,发现他已经无呼吸和意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在急救车到达之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故答案为:(1)切断传播途径;(2)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3)营养不全面,缺乏维生素;(4)非特异性免疫;(5)120。【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第152页(共152页) 第152页(共152页) 考点卡片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知识点的认识】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为普遍光学显微镜.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一)机械部分1、镜座: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3、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并使目镜和物镜的配合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5、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6、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夹,为固实玻片之用,有的装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动.7、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二)光学部分1、反光镜: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能反光;一面为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第152页(共152页)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从形态上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3、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体实像进一步放大.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立而放大的虚像.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与安放安放显微镜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桌面要清洁、平稳,使用时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桌上,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拭擦镜身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不可随意用手指试擦镜头,以免影响观察效果.2、对光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第152页(共152页) 3、观察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弹簧夹或移光器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调焦时,旋转粗焦螺旋,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先慢慢降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与玻片标本相距5mm以上,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一面用左眼自目镜中观察,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切勿弄错旋转方向),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对光、调焦都是用的低倍物镜.观察时,还是先用低倍物镜,焦距调准后,移动玻片标本,全面的观察材料,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转换高倍镜后,只有轻轻扭转细准螺旋,就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注意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否则容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的透镜.一般凡是用低倍物镜能够观察清楚的标本,就不一定要换用高倍镜.【命题的方向】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各种题型都有,而且考查的内容覆盖面较广.例: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B.用手擦C.用纸巾擦D.用擦镜纸擦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解答:通过分析知道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能进行清洁,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故选:D.点评:记清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对显微镜进行保养.【解题思路点拔】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关于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题目时,除了识记以上“知识点的认识”内容外,在显微镜实际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是考查的难点,也是重点.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改变与视野的明暗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给一个字母或者文字,在显微镜上看到是什么样子,也是常见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最好把这个字母或者文字写到纸上,旋转180度,也就是倒过来看,就可以了.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上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上方移动.难度较大的题目就是结合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绘制目镜与物镜的图示,选择相关组合,判断视野中细胞大小、数目的关系.在前面“知识点的认识”中有关于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的知识,要记清楚,不要混淆.另外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如下表:镜头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目镜低倍大长亮小多高倍小短暗大少物镜低倍大短亮小多高倍小长暗大少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的认识】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几个部分(如图):第152页(共152页) 1、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  3、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细胞器线粒体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所以有人称线粒体为细胞的“发电站”或“动力工厂”.4、细胞核: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体.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在染色体上.第152页(共152页) 【命题的方向】除病毒外,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也是考查的重点内容.通常以识图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进行考查,也可结合其他生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对比考查.例: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体的所有细胞中都有大液泡B.有的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C.只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D.正在旺盛生长的植物体中所有细胞都在进行分裂分析: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通常是各种测试考查的重点,该题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以及细胞的分裂有关的知识.解答:A、植物体的细胞细胞中有大小不等的液泡,越成熟的植物细胞,液泡越大,数量越少,所以,只有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才有大液泡,故该说法错误;B、大多数生物体是有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RNA蛋白质构成,故该说法正确;C、具有细胞壁的生物不仅仅有植物细胞,细菌和真菌也具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各不相同,故该说法错误;D、旺盛生长的植物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较快,主要指的是一些分生组织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就不再分裂了,只有在离体且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以发挥,即具有分裂功能,故该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因为细胞壁是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之一,不少同学误认为C选项是正确的,所以一定要仔细审题,全面考虑.【解题思路点拔】关于解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记植物细胞结构图示,明确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第152页(共152页) 2、注意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3、植物细胞中带有辣味、甜味、色素的物质等,位于液泡中的细胞液中.4、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见光的部位的细胞就不含叶绿体. 3.生物的特征【知识点的认识】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生物之所以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它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例如:绿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金钱豹捕捉猎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种子的萌发母鸡生蛋等、母鸡生蛋等等。(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对生物特征的理解认识,通过实例进行判断哪些属于生物,哪些属于非生物,或者判断哪些属于生命现象,哪些不属于生命现象。例:“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本题“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初春小草的生长特点。因此,“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生物能够生长。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解题思路点拔】记忆生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进行比较记忆。例如:机器人为什么不属于生物?然后对照生物的基本特征逐一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机器人不能获取营养、不能呼吸、不能提出废物、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不能生长、生殖。当然如果有些特殊机器人具备其中某一项特征的话,但因为其它特征不符合,也不能说明其具有生命特征的。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可概括为如下图: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认识.常见题型为举个实际生活中现象来让我们判定是哪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并能进行简单地解析.第152页(共152页) 例: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中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方面来切入.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解题思路点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经常了一些结合地理条件,如南、北方的温度明显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温度差,导致某些生物在两地生长状况不同的试题.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等.另外要注意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进行区别记忆,有时还会出一些判断属于环境以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或适应的例子.如: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判断这一事例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个属于典型的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知识点的认识】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以下图示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第152页(共152页)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概念图来表示:【命题的方向】该考点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概念、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及运用.除了选择、填空等题型,还可以联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实际生活实践例子考查一些综合性的题目.生态学问题是热点问题,中考或会考时常用命题点,同学们要重点掌握.例: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据此答题.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故选:C点评:解此题从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入手.【解题思路点拔】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我们平时做题时会遇到这样题: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很显然该题忽略了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当然不属于生态系统了.再比如:给出个草原上的生物图示,图中有草、兔子、蛇、老鹰,问这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前面知识点里的概念图解,我们可以看出,图示中只画出了生产者:草,消费者:兔子、蛇、老鹰,没有画出消费者:细菌、真菌;另外也没有画出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等,所以该图示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话,还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 6.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知识点的认识】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它们表面上看似不相干,实际上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相互影响的;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靠这种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命题的方向】本部分内容重点考查一些基础性知识,题型较简单,主要考查生物圈中较几种大的生态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关系的理解.例: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第152页(共152页)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解答: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该选项符合题意.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解题思路点拔】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对教材中介绍的7种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特点、作用要熟记.例如:有“地球之肾”“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各是什么生态系统?这些问题都是此部分内容考试的热点.另外要理解每个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又都是相关联,彼此影响的. 7.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点的认识】第152页(共152页)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所以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生物正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命题的方向】这部分知识是命题的热点,题型的类型也较多.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的认识,及食物链、食物网的正确写法,以及在给出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生态系统图示中,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分析:解题时从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富集作用等方面切入.解答:A、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四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第152页(共152页) 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该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选项C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仅是生物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解题思路点拔】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食物链写法的正确认识是解题的关键.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食物网是由食物链交错形成的,对于食物网是由几条食物链组成的,是考查的热点.数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有中途停止.完整的一个食物网并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温度、水等),及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细菌、真菌). 8.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知识点的认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第152页(共152页)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命题的方向】本部分内容重点考查一些基础性知识,题型较简单,主要考查对各种生态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各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例: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解答: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小.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解题思路点拔】解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注意知识点的扩散,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9.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第152页(共152页) 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乱砍乱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得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2)乱捕滥杀受利益的驱使,许多人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等一系列生态危机.(3)植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2、人类破坏环境的污染物的来源:【命题的方向】该考点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认识,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第152页(共152页) 例: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发生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大气污染B.土壤污染C.火山爆发D.植被遭破坏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造成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重要原因.解答时可以从森林植被的作用方面来切入.解答:森林植被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盘根错节,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过渡放牧、开垦等造成植被减少是造成的沙化土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沙尘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植被减少.【解题思路点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0.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知识点的认识】一、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部分植物的种子还需完成后熟过程.二、种子萌发的条件:第152页(共152页)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部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些生物化学变化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多数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0℃~5℃,最高温度为35℃~40℃,最适温度为25℃~30℃.(2)一定的水分: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胚芽与胚根才能突破种皮,同时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转化,容易被胚吸收利用.但是,如果水分过多,会引起种子缺乏氧气,种子无法呼吸,导致种子腐烂.(3)充分的空气:种子萌发时吸入氧气,把细胞内储存的大量营养物质逐渐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应种子萌发时生理活动的需要.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种子具有完整的胚.(2)胚是有生命的.(3)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子叶大都出土,因此播种时要浅一些;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子叶不出土,可种的深一海,由于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来自种子自身,所以同样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士壤中和贫瘠的土壤中,只要外界条件具备,都一样能萌发.【命题的方向】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中考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直接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例:将颗粒完整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干旱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发芽B.乙先发芽C.同时发芽D.都不发芽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据此答题.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将甲乙两组种子在自身条件满足的基础上,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中,种子的萌发虽然与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但与土壤中的水分有关,故甲先萌发.故选:A点评:关键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解题思路点拔】本考点主要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实验题中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应注意把握. 1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知识点的认识】果实是由显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极核和卵核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得到母体的保护,并象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在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等都来自种子.第152页(共152页)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填空、解答的方式.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中考的热点,直接考查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认识.例: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②长有雌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⑤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点.解答: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②④⑤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解题思路点拔】牢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可结合图形帮助理解和记忆. 12.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知识点的认识】第152页(共152页) 根毛的数量很多,集中于根尖的一定区域,主要位于根尖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细胞的壁很薄,细胞质紧贴细胞壁,中央是大液泡,细胞核随根毛的生长而逐渐移到它的末端.根毛对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湿润的环境中,根毛的数目很多,每平方毫米的表皮上,玉米约有420条,豌豆约有230条.在淹水的情况下,根毛很少.在干旱的土壤中,根毛不能发育.根毛的寿命很短,仅能生活几天,一般不超过2~3周,即行枯萎脱落.随着伸长区细胞伸长,伸长区细胞的向后延伸,在新的部位,又生出新的根毛,因此,在根尖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根毛区.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从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来考查,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等.例: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土坨,其主要原因是(  )A.避免损伤根毛B.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C.可促进根毛的生长D.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分析:本题考查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根毛的数量很多,集生于根尖的一定区域,主要位于根尖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解答:幼苗移栽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且常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和降低其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选:A点评:明确根毛的分布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思路点拔】解答时可以从根毛的形成、功能和意义、导管的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熟练掌握成熟区的特点,内部出现导管,外面出现根毛. 13.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知识点的认识】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第152页(共152页) 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2、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植物体内导管的问题,题型综合性较强,大多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多侧重于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例: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幼茎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对其进行横切,观察到就红色的部分是(  )A.树皮B.韧皮部C.形成层D.木质部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功能、无机盐的利用方面来切入.解答: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此红墨水中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的.故观察到就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导管的位置和功能.【解题思路点拔】考查的知识点是导管的位置和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功能方面来切入.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关键是熟记导管的位置功能. 1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点的认识】1、概念: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第152页(共152页) 2、部位:成熟植物的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叶片蒸腾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作角质蒸腾;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叫作气孔蒸腾.气孔蒸腾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最主要的方式.3、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叶→气孔→大气.4、意义:①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a.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②对自然界的意义:a.提高空气湿度;b.降低空气温度;c.增加降水量.5、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6、知识总结: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它主要由叶片进行,气孔的张开、闭合控制着蒸腾作用,气孔的开闭又受环境的影响.蒸腾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有重大意义;对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重大作用.【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认识,知识点涉及广,综合性较强,常见题型为选择、解答.例: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分析:本题是考查的是植物体重量减少的原因,要同时考虑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植物放在阳光下,同时进行三种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重量变化不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重量变化也不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要: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所以此装置的重量减轻主要是蒸腾作用造成的.故选:A点评:要加强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理解,只是考试的一个重点.【解题思路点拔】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其它作用也要了解. 15.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知识点的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1、各组成部分的特性:(1)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第152页(共152页) (2)叶肉:为表皮内的同化薄壁组织,通常有下列两种.栅栏组织:细胞通常1至数层,长圆柱状,垂直于表皮细胞,并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海绵组织:细胞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位于栅栏组织下方,层次不清,排列疏松,状如海绵.(3)叶脉:为贯穿于叶肉间的维管束.2、特别提醒:(1)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深,这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比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2)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所以自然落下的树叶大都正面向下.(3)从气孔进出叶片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4)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5)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最大区别是: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一般直接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但也常结合叶片的结构图进行考查.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第152页(共152页) A.叶B.茎C.叶绿体D.根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解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组成根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因此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一种细胞器,不是器官.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器官的概念,根、茎、叶是器官,叶绿体是细胞器,不是器官.【解题思路点拔】主要考查的是叶片的结构,正确识图是做题的关键,平时要注意多观察课本插图.解决实验题时可从叶片的结构功能切入. 1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知识点的认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第152页(共152页) 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上看,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储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但两者并非简单的逆转.【命题的方向】主要考查了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重点知识,一般以选择、填空、解答为主,但常有实验探究题,涉及多个知识点.例:如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1)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①种子的呼吸作用(  )(填加强或减弱);②幼苗的光合作用(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第152页(共152页) (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分析:此题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有关内容的识图填空题,深刻理解其过程、关系、意义然后仔细作答.解答:(1)向A中加入水后,种子经过呼吸作用种子里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过玻璃管通入B中,B中的幼苗又把二氧化碳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而促进光合作用.(2)堵住漏斗使空气不能进入就使得种子缺少氧气抑制其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减弱放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减少,又堵住玻璃管,使得B中的幼苗因缺少原料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减弱.(3)空气中含氧丰富才清新,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就要想办法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让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当做原料利用,多植树造林可以让大量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更多的氧气,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我们的传统能源一般是燃煤、沼气等,它们燃烧的最终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蒸气,含硫的煤燃烧后还有二氧化硫放出,这样大大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使空气变的污浊,而风能、太阳能则无此弊端,它们属于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故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发展新型的环保能源(如风能、太阳能)②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③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故答案为:(1)加强;加强、种子呼吸作用加强后提供幼苗较多的二氧化碳;(2)减弱;缺氧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给幼苗的二氧化碳减少;(3)①发展新型的环保能源(如风能、太阳能);②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③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点评:做此题要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会把所掌握是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的题目.【解题思路点拔】第152页(共152页) 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实验探究题综合性强,需多个知识点结合解答,认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解题切入点. 17.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①深耕松土给农作物深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根部氧气供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②增加昼夜温差在温室中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农作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③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储藏农作物产品时,应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可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命题的方向】本考点直接考查植物的呼吸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的认识,综合性较强,是学习的难点和考试的重点,多为选择、填空及解答题.例:若把许多观赏植物安方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中将(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氧气含量增多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D.有毒气体增多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方面来切入.解答:花卉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A.第152页(共152页)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解题思路点拔】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中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浓度的影响.常常会结合实际生产进行考查,解答时可以从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来切入. 18.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的认识】胃和肠的结构特点1、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4层组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等.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2、肠(1)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2)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命题的方向】本考点直接考查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的理解认识.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需重点掌握,多结合结构图进行考查.第152页(共152页) 例: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胃的功能和结构特点是相适应的.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不符合题意;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不符合题意;C、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符合题意;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多肽(蛋白质的初步分解产物)、蛋白质、脂肪,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胃的功能可结合着胃的结构特点理解掌握,难度较小.【解题思路点拔】理解掌握胃主要功能是初步消化食物和暂时储存食物,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肠无消化能力,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可结合结构图进行分析解答. 19.注意合理营养【知识点的认识】注意合理营养1、合理营养: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第152页(共152页) 2、平衡膳食宝塔:为了做到台理膳食,我国营养学家将这5类食物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5类食物.【命题的方向】本考点命题形式比较简单,一般为选择、填空的方式,也会结合其他知识点出探究题.直接考查对人体所需营养合理性的认识.例:常食“五谷杂粮”有利于身体健康,是因为这些食物(  )A.含各种营养成分的量都相同B.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C.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D.人们非常喜欢食用这些食物分析: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据此解答.解答:A、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的量不同,如小麦、玉米等含丰富的淀粉,大豆、花生等含较多的脂肪、蛋白质等,不符合题意.B、所吃的这些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不容易吸收,需要消化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不符合题意.C、我们常吃“五谷杂粮’,主要以此为食,我们所吃的这些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较为全面,有利于身体健康.符合题意.D、常食“五谷杂粮”有利于身体健康,与喜欢不喜欢无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结合题意,灵活答题.【解题思路点拔】第152页(共152页) 主要考查的是合理膳食的知识,可结合平衡膳食宝塔来解答.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 20.关注食品安全【知识点的认识】1、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2、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应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5个字.①净:从市场买回的蔬菜,先要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去除蔬菜中一部分残留的农药.②透:食物的加热一定要到火候,也就是一定要把食物做熟了,不能盲目追求鲜、嫩.只要食物做熟了,食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就会死去.③分:做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切熟食时要用专用的刀和案板,使用前还要将刀和案板清洗一下,冰箱不是保险箱,熟食不能存放过久.病人和健康人的餐具应当分开放置,病人的餐具应严格消毒.家中的有毒物品如杀虫剂、灭鼠药等,标志一定要明显,并且不能与食品混饭在一起.④消:消就是消毒.开水煮沸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消毒方法,餐具经过清洗可以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如果煮沸几分钟效果会更好.⑤密:密就是密闭存放.由于一些家庭现在都有暖气和空调,即使冬天室温一般也在十几摄氏度以上,使细菌大量繁殖,暴露在外的剩饭、剩菜很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剩饭、剩菜一定要及时放到冰箱或冷凉的地方,并且不宜存放过久.【命题的方向】本考点命题形式比较简单,一般为选择、判断、填空的方式,也会结合其他知识点出探究题.直接考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例:关于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不正确的是(  )第152页(共152页) A.合理膳食,按时就餐B.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C.预防食物中毒D.饭后运动,帮助消化分析:合理膳食,按时就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预防食物中毒等符合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要求.解答:A、合理膳食,按时就餐,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故不符合题意;B、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故不符合题意;C、预防食物中毒,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故不符合题意;D、饭后运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能力.【解题思路点拔】正确地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是解题的关键. 2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知识点的认识】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如图).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第152页(共152页) 1、血浆:(1)成分: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另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2)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2、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比较:3、血液的功能:运输氧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起防御保护作用,调节体温.【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题型多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灵活解答.例:能使血液完成运输功能的组成成分有(  )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故选:C.点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该注意.【解题思路点拔】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应当充分了解血液的分层现象,熟练掌握血液的成分这一基础知识.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2.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知识点的认识】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1、血管分类: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2、三种血管的比较:血管类型概念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较大慢第152页(共152页)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3、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及止血方法:(1)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2)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3)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对伤口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4、血管的判断方法:判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方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动脉与静脉之间相连的最细小血管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流的方向,血液由大血管分散流向小血管.这样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小的血管汇集流往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为静脉.【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血管的分布、结构、功能和保健的认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识图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有一定的综合性,需灵活解答.例:如图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动脉的是(  )A.①,B.②,C.③,D.无法判断分析:根据动脉和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的功能和血液流动方向进行分析回答.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从图中箭头可以看出①血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第152页(共152页) 故选:A点评:此题不仅考查了血管的功能和学生的识图能力,是一道好题.【解题思路点拔】解题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种类、分布位置与各自功能特点,分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各自的特点,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图也要牢记在心,以此来作为切入点. 23.血液循环的途径【知识点的认识】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命题的方向】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两种途径,重点知识,题型多选择、填空、解答,常结合血液循环图出题.例:如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l、2、3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52页(共152页) A.1>2=3B.1=3>2C.2>1>3D.1>3>2分析: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观察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解答:动脉血管中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血管流行分支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血管里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血管流行主干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其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1>3>2.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解题思路点拔】牢记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理解掌握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及特点.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关键是要分清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不同之处. 24.输血与血型【知识点的认识】输血与血型1、ABO血型: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而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一种血型系统.它是在1900年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的.目前在医学上运用最为广泛.第152页(共152页)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2、ABO血型的对比:血型红细胞凝集原血清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无O型无抗A、抗B3、同型输血:输血时,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按照这个道理就可以推断出ABO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O型(抗A、抗B)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无)﹣﹣﹣﹣A型(A)+﹣+﹣B型(B)++﹣﹣AB型(A、B)+++﹣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从上表看来,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而O型血则可以输给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命题的方向】第152页(共152页) 本考点直接考查对输血与血型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题.例: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A.贫血B.血液凝固C.红细胞凝集D.发炎分析:本题考查人的血型的分类和输血的注意事项.解:A、人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量低于正常值,为贫血,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不符合题意.B、取新鲜的动物血液放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凝固,分成两部分,中间为血块,周围是血清,不符合题意.C、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所以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符合题意.D、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所以人体内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知道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解题思路点拔】熟记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必须明确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并会灵活运用.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 25.肺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的认识】第152页(共152页) 肺的结构1、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共五叶,左二右三,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变换的场所.2、肺的结构: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甚分支的结构与气管相似,但随其管径变小,管壁变薄,软骨环逐渐变小,平滑肌则相对地逐渐增加.分支到细支气管口(口径在1毫米以下的小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位向外突出,形成肺泡.因此,肺内含有大量的肺泡.3、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肺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重点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肺的结构图出题.例:人体中,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泵”是(  );生命活动的最高中枢是(  )第152页(共152页)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肺、心脏、大脑.可以从肺、心脏、大脑的功能方面来切入.解答: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的主要器官.心脏主要由心肌造组成,因而能够强有力的收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当心脏收缩时,血液由心脏压入动脉,由动脉流入全身,再由全身流到静脉,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再由静脉流回心脏.因此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泵”是心脏;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策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中枢等.因此大脑是生命活动的最高中枢.故答案为:肺;心脏;大脑.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心脏、大脑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和功能.【解题思路点拔】本考点考查对肺的结构的理解认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大量的肺泡.肺的结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等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也是难点,注意好好掌握.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 2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知识点的认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1、气体交换原理:第152页(共152页) 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浓度与压强有关,浓度高,压强就大;浓度低,压强就小.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到体外,进入血液的氧气随着血液循环不断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被利用.【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认识,重点知识点,题型多样,常结合肺结构图和呼吸系统图出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里的气体交换和(  )里的气体交换.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解答时可以从呼吸的全过程和顺序方面来切入.解答: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故答案为:肺泡;组织.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解题思路点拔】第152页(共152页) 熟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原因,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7.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的认识】肾脏的结构和功能(1)肾的位置和形态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肾形似菜豆,外侧隆起,内侧凹陷.(2)肾脏的内部结构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3)肾单位的结构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①第152页(共152页)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被肾小囊包围.②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膨大部位凹陷形成的双层球状囊,肾小囊内、外两层壁之间的狭窄空腔称为肾小囊腔.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③肾小管:细长而弯曲,周围缠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4)肾脏的血液供应肾脏的血液直接来自肾动脉.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毫升血液流过两肾,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命题的方向】直接考查了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认识,重点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尿的形成示意图及肾单位的结构图出题.例: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单位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分析:此题考查对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认识.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故选:A点评: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解题思路点拔】本考点考查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熟记肾单位的各结构和功能,会以图解的形式考查尿的形成,做此类题目,一是记住肾单位的组成,牢记各部分的功能,二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 第152页(共152页) 28.尿液的形成【知识点的认识】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3、综上所述,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特别提醒:第152页(共152页) ①尿的生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而且膀胱的储尿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一旦有了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如果膀胱积尿太多,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其功能.②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命题的方向】主要考查了对尿液的形成的理解认识,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题,常结合尿液的形成图出题,有一定综合性.例: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主要成分血浆中(克/100毫升)肾小囊中(克/100毫升)尿液中(克/100毫升)水909896蛋白质8.000.030.00葡萄糖0.100.100.00无机盐0.720.721.10尿素0.030.031.80①你认为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无机盐和(  )②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有(  )作用③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  )作用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尿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答案为:①水;尿素;②过滤;③重吸收.点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也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注意比较记忆.第152页(共152页) 【解题思路点拔】熟记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各结构和功能.尿的生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膀胱能暂时储存一定尿量,其中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回血液中.熟记尿的成分,尿的形成、排出对人体的重大意义. 29.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知识点的认识】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1、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1)脊髓的结构:从脊髓的横切面可以看出,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2)脊髓的功能: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2、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1)大脑: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大脑皮层表面具有许多深浅不同的裂或沟以及沟裂之间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第152页(共152页)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3)脑干: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认识,重点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结构图出题,综合性较强.例: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一)是指脊髓结构的(  )(2)在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3)假如此反射弧控制的是排尿反射,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  )的控制(4)若此图表示某人看到酸酶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  );此人“看到酸梅”这一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上的(  )看到酸酶分泌唾液的神经活动方式是(  )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反射、反射弧、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识图、分析、解答.解答:(1)脊髓主要由灰质和白质构成,如图一,脊髓的里面是蝴蝶状的灰质,外面的二是白质.(2)反射弧是由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即1感受器、2传入神经、4神经中枢、5传出神经、6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其中1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传入神经能传入神经冲动,4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产生新的冲动,5传出神经能传出神经冲动,6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3)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第152页(共152页) (4)眼球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相当于视觉感受器,即图中反射弧中的1感受器.“看到酸梅”这一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因此,看到酸酶分泌唾液的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该神经活动的方式是条件反射.故答案为:(1)灰质;(2)1感受器;(3)大脑;(4)视网膜;视觉中枢;条件反射.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解题思路点拔】考查了脊髓和脑的组成及功能.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关键.可结合与脊髓、脑有关的结构图来理解记忆.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30.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的认识】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反射弧:(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第152页(共152页)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认识,重点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题,结合反射弧的模式图出题.例:如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③处损伤,则导致(  )A.有感觉,不能缩手B.有感觉,能缩手C.无感觉,不能缩手D.无感觉,能缩手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解答: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内.因为上有②神经节④上没有神经节,因此②是传入神经(感觉神经),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若③神经中枢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传到传出神经,因此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但是能通过脊髓中的神经传到大脑感受痛觉的神经中枢,因此人能够感受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解题思路点拔】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第152页(共152页)  31.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知识点的认识】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分泌功能:调节人体生长发育2、分泌部位:垂体3、异常症:(1)幼年时分泌不足→侏儒症(2)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3)成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命题的方向】考查的是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需重点掌握知识点,常结合其他激素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例: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之后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  )A.胰岛素B.生长激素C.雄性激素D.雌性激素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生长激素激素的作用.解答: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故选:B点评:关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难度较小.第152页(共152页) 【解题思路点拔】熟记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3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知识点的认识】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分泌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分泌部位:甲状腺3、异常症:(1)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2)成年时分泌不足→黏液性水肿(3)改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4)分泌不足﹣引发呆小症【命题的方向】考查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需重点掌握知识点,常结合其他激素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例: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国广州进行,在亚运期间,进行尿检和血检,检测分析技术水平将比上届有所提高.你一定知道下列哪项物质最有可能是兴奋剂的成分(  )A.生长激素B.雌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解答:A、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与兴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B、雌激素是性激素的一种,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发育、促进第二性征出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故不符合题意.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相当于兴奋剂.故符合题意.D、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和兴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第152页(共152页) 故选:C点评:对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解题思路点拔】熟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33.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知识点的认识】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分泌功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2、分泌部位:胰腺内的胰岛3、异常症:分泌不足→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命题的方向】考查的是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需重点掌握知识点,常结合其他激素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例: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  )A.生长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糖尿病的治疗办法,据此解答.解答: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口服会被人体的消化道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药效,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故选:C点评: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解题思路点拔】第152页(共152页) 熟记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34.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知识点的认识】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分泌功能: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雄性激素有促进精子生成、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并维持其正常活动,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等作用.雌性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乳腺导管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性周期.2、分泌部位:性腺3、异常症:雄、雌性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性器官萎缩,第二性征减退,性周期不正常.【命题的方向】考查的是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需重点掌握知识点,常结合其他激素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例: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胰岛素的作用B.性激素的作用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D.生长激素的作用分析: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思考解答.解答: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故选:B.第152页(共152页)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注意理解和掌握,并结合题意,灵活答题.【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35.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知识点的认识】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1、眼球的基本结构: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2、眼的折光系统: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这就是眼的折光功能.第152页(共152页) 晶状体的调节:在眼的折光系统中,能够改变折光度的主要是晶状体,所以晶状体在眼的调节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瞳孔的调节: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这叫作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此外,看远处物体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看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最,使成像清晰.3、视觉的形成: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视觉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图:特别提醒:①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②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③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命题的方向】主要考查了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的理解认识,是考查重点,常结合眼球结构图和成像图出题,有一定综合性.例:人眼球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第152页(共152页) A.镜头、光圈和胶卷B.胶卷、镜头和光圈C.光圈、镜头和胶卷D.镜头、胶卷和光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功能,首先明确眼球有哪些结构.解答: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因此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故选:C点评:眼球的结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掌握.【解题思路点拔】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和成像示意图掌握.眼球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如图所示:如果把眼球比作照相机,则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底片;眼球的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 36.听觉的形成过程【知识点的认识】听觉的形成:第152页(共152页)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听觉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是考查的重点,题型多样,常结合耳的结构图出题.例:人体听觉形成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经过是(  )①外耳道②听小骨③鼓膜④听觉神经⑤大脑的一定区域⑥耳蜗.A.①③②⑥④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③④②⑥⑤分析:此题考查耳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解答:耳的结构如图: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选:A.点评: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明确耳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可结合耳的结构图来理解记忆,此考点综合性较强,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掌握听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把声波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的主要结构(听觉感受器)是耳蜗. 37.耳的保健第152页(共152页) 【知识点的认识】保护耳和听觉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命题的方向】直接考查了对耳的保健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题为主.例:当飞机升降时,乘务员要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  )内外气压的平衡.A.鼓膜B.鼓室C.半规管D.前庭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解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解题思路点拔】熟记耳的保健的重要性.解答时从保护听力的措施方面来切入. 38.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识点的认识】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第152页(共152页)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1)骨:骨是一种器官.骨质中有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因此骨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韧性.人体内有206块骨,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2)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内还有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3)骨骼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呈白色,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很坚韧.一般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没有收缩能力;肌腹呈红色,位于骨骼肌的中间,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柔软而富有弹性,在受到刺激时能够收缩.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接受的刺激来自于神经.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理解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中考中常出现的知识点,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题,常结合运动模式图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例: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  )和(  )组成的.分析: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骨和骨连接而成的.解答: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第152页(共152页) 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故答案为:骨;骨连接;骨骼肌点评: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解题思路点拔】主要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熟记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结合图进行掌握比较易懂. 39.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知识点的认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类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获得途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的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第152页(共152页) 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行为方式简单复杂形成过程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结果行为意义有一定的局限性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实例蜜蜂采蜜、蚂蚁筑巢等训练蚯蚓走出迷宫的实验、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考查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需重点掌握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应重点掌握.例: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这属于(  )行为.(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  )行为.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是大山雀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去偷饮牛奶是它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答案为:(1)先天性;(2)学习;(3)学习.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解题思路点拔】关键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概念.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结合实际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入手. 40.胚胎的发育和营养【知识点的认识】1、胚胎发育卵细胞受精以后即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先形成的细胞团为桑椹胚,然后形成囊胚,并植入子宫内膜中,吸收母体的营养,继续发育.胚胎经过两个月的发育,长度可达22毫米,从外形上看已初具人形,因此,到第8周左右的胚胎就叫作胎儿,此后的胚胎发育也可以叫作胎儿发育.2、胚胎的营养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特别提醒:第152页(共152页) ①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②胎盘呈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送行物质交换.【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胚胎发育过程和所需营养的理解认识,题型多样,有一定综合性,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注意熟练掌握.例: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A.脐动脉B.脐静脉C.母体血液D.胎盘分析:本题考查胚胎的发育和营养.胎盘是由胎儿的部分组织与子宫壁组成.解答: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如图:故选:D点评:关键:胎盘是胎儿在子宫中发育时获取营养的通道.营养物质是来自于母体.【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的形成.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后期是由母体提供的. 4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第152页(共152页) 【知识点的认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昆虫的生殖: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和成虫.2、昆虫的发育: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1)完全变态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下图为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2)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图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第152页(共152页) 特别提醒: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有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但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昆虫发育过程中要出现蜕皮现象.蝗虫的一生要经过5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幼虫经过5次蜕皮,逐渐长大.最后变成成虫.3、昆虫两种发育方式的比较:发育方式不同点相同点举例发育过程发育特点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家蚕、蚊、蝇、蜜蜂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蝗虫、蟋蟀、螳螂【命题的方向】第152页(共152页) 考查了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的知识,题型选择、填空和解答题为主,注意结合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来解答.例:以下是对如图所示某昆虫发育过程的解释.(1)该昆虫发育过程属(  )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有(  )(举一例).(2)b的名称是(  ),与蝗虫相比,该昆虫的发育过程多了[d](  )期.分析:本题是对昆虫的发育过程通过图示的情况进行考察,应首先熟悉它的每个过程.解答: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1)图示中的时期为:a为受精卵;b为幼虫;d为蛹;c为成虫,所以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蜜蜂、菜粉蝶、苍蝇、蚊子、蚕等等.(2)a是受精卵,b是由a发育而来的,所以b应为幼虫期;蝗虫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这个时期.故答案为:(1)完全;蚕(蜜蜂、菜粉蝶、蚊、蝇);(2)幼虫;蛹.点评:对于昆虫的发育过程的区分,可通过对比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进行掌握.【解题思路点拔】明确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昆虫的发育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种,熟记两种发育方式之间的异同点.可结合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来理解记忆. 42.鸟卵的结构【知识点的认识】第152页(共152页) 鸟卵的结构观察鸟蛋的结构:1、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2、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3、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4、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5、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6、卵黄膜:起保护作用.7、系带:起固定卵黄、减震的作用,利于孵化(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8、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特别提醒:鸟产下的整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的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的.【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鸟卵的结构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鸟卵的结构图出题.例:鸟卵的结构中相当于卵细胞的一组是(  )A.卵黄膜、卵黄、胚盘B.卵壳膜、卵白、卵黄C.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D.整个鸡卵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解答:鸟卵的结构如下图:第152页(共152页) 从图中可以看出,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和卵黄膜.故选:A点评:注意:“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的说法是错误的.【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熟记鸟卵的结构及其功能,可结合鸟卵的结构示意图来理解记忆,注意:“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的说法是错误的. 43.植物的有性生殖【知识点的认识】植物的有性生殖1、概念: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并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3、有性生殖的意义:第152页(共152页)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因此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理解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常结合植物的其他生殖方式出题,注意灵活解答.例: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分析: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解答: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故答案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点评:注意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别.【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植物的有性生殖的概念,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的是有性生殖. 44.植物的扦插或嫁接【知识点的认识】植物的扦插或嫁接1、扦插:①概念: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②图解:第152页(共152页) ③要求:a.插穗健壮、无病虫害;b.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防止反向;c.插穗可浸泡在促进生根的药剂里若干小时,然后扦插;d.苗床应先配好养分并消毒,扦插后要保温、保湿、在荫棚下通风生长发育.2、嫁接:①概念: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②图解:③要求:a.接穗是无病虫害的新生枝或芽,砧木健壮、无病虫害;b.接合时,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互相吻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包扎松紧适宜;c.枝接的新生枝条不宜保留过多的枝叶.【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多结合示意图出题.例:一位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他利用的方法是(  )第152页(共152页) A.嫁接B.压条C.扦插D.种子繁殖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嫁接技术的应用,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思考答题.解答: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株单色的野生菊上即可.可见A正确.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也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植物的扦插或嫁接的过程特点,及给植物所带来的优势.植物的扦插或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4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点的认识】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指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①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存在的.②在生物的配子(精子、卵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③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命题的方向】主要考查了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认识,考试热点知识,常结合多个知识点出题.第152页(共152页) 例: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在该处放上一块冰,结果长出黑毛,这说明(  )A.环境影响了基因型的改变B.环境对基因表达有影响C.显性基因被除去D.遗传对基因表达起作用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与表现型的关系.理解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解答:生物的表现型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型不同.因为正常的喜马拉雅兔体内没有能够表达黑毛的基因,是变异导致长黑毛,即变异影响了基因的传递.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因此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但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放置一块冰后,长出黑毛,说明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环境对遗传因子的表达有影响,但并不导致遗传因子组成的改变.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解题思路点拔】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46.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知识点的认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1、精子的传递: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染色体都只有2对染色体中的其中2条.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1)受精过程与染色体变化在受精过程中,精子(染色体数目为N)进入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形成了受精卵(染色体数目为N+第152页(共152页) N=2N).可见,受精卵的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数目,受精卵中既含有精子(父方)的一组染色体,又含有卵细胞(母方)的一组染色体,如图所示.(2)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生殖过程中的基因传递假设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只有一对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成对的基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如图所示.因此说,基因是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人类的遗传就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后代之间的传递实现的.【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常结合传递示意图出题,会有一定的综合性.例: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B.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性状的基因C.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第152页(共152页)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解答: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故选:B.点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遗传.【解题思路点拔】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的,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只有结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数才恢复为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47.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3、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4、基因型:第152页(共152页)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5、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6、规律总结:常考比例:分离定律比例:3:1;自由组合比例:9:3:3:1(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2×3=18种类型.(3)表现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2×2=8种表现型.(4)遗传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肤色基因(A)为隐性,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3/8、1/8.【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常结合遗传图出题.例: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A.100%B.75%C.50%D.25%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子女,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显性基因外,都携带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若用A表示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a表示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所生后代的基因组成的可能情况是:AA或Aa或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且患病几率较大;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解题思路点拔】考查的是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后代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可先从遗传图来切入解题. 48.动物的分类【知识点的认识】动物的分类1、动物分类的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2、动物分类:第152页(共152页) 3、动物的分类等级单位:以马、驴、麻雀三种动物为例说明动物的分类:由此可见,马与驴同科不同属,共同特征多;马与麻雀同门不同纲,共同特征少.【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动物分类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是考试的热点.题型多样,注意灵活解答.例: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有关这些动物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B的幼体既可用鳃呼吸又可用肺呼吸B.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柱C.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D.E与B、C的主要区别是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分类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A、B青蛙,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符合题意.第152页(共152页) B、A是蚯蚓,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B青蛙、C蜥蜴、D家鸽、E家兔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C、D家鸽属于鸟类,鸟类的生殖过程一般有: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这几个阶段,这几个过程家鸽都具备.不符合题意.D、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等.B是两栖动物,C是爬行动物,二者体外都无毛,体温不恒定,卵生等.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灵活的对其进行分类.【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分类依据,能灵活地对动物进行分类.可以从动物的分类依据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49.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第152页(共152页)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例如:①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②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③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④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从人体获得营养生活,它能够制造对人体有益处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我们生活中的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①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②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③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和原理:a.干蘑菇和脱水蔬菜﹣﹣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以上这四种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b.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汤﹣﹣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c.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第152页(共152页) d.肉类罐头和水果罐头﹣﹣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e.冷藏法、冷冻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f.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g.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气调保鲜法,控制储藏环境气体的组成,继而控制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①抗生素: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许多疾病.但是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②生产药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细菌生产药品,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4)细菌与环境保护①细菌可被用于净化污水的原因:在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②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a.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如甲烷菌)的发酵分解有机物;b.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题型多样,中考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例: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要用水密封,这是为了提供(  )A.安静的环境B.有氧的环境C.无氧的环境D.防止细菌逃跑分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状态下进行发酵产生乳酸,据此答题.解答:制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状态下经过发酵产生乳酸,乳酸细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质,能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腐败,使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平时注意掌握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知识,做这题的关键是理解泡菜的制作原理.第152页(共152页) 【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掌握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结构特点和与人类关系方面来切入.注意熟记真菌与细菌的特点与区别. 50.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例如:①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②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③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④第152页(共152页) 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从人体获得营养生活,它能够制造对人体有益处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我们生活中的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①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②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③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和原理:a.干蘑菇和脱水蔬菜﹣﹣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以上这四种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b.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汤﹣﹣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c.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d.肉类罐头和水果罐头﹣﹣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e.冷藏法、冷冻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f.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g.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气调保鲜法,控制储藏环境气体的组成,继而控制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①第152页(共152页) 抗生素: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许多疾病.但是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②生产药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细菌生产药品,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4)细菌与环境保护①细菌可被用于净化污水的原因:在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②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a.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如甲烷菌)的发酵分解有机物;b.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题型多样,中考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例: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A.分解无机物B.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C.生产有机物D.促进物质循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据此答题.解答: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关键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掌握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解答时可以从真菌的结构特点和与人类关系方面来切入.注意熟记真菌与细菌的特点与区别. 5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知识点的认识】第152页(共152页)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它类动物没有.【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考试热点,题型多样,有一定综合性.例: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和哺乳等B.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C.有些可以生活在水中D.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能适应任何环境分析: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和适应能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分析解答.解答: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体温恒定,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后代生存率高;但是不是能适应地球任何环境,如喜马拉雅山顶、马里亚纳海沟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没有哺乳动物;鲸、海豚是水生哺乳动物;白鳍豚是淡水哺乳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哺乳动物的特征以及哺乳动物的分布.【解题思路点拔】熟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动物类别,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52.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知识点的认识】第152页(共152页) 1、鸟类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有羽毛鸟的前肢覆盖着初级与次级飞羽和覆羽,从而变成飞翔的构造.这些羽毛质轻、结实、具有弹性,有助于提高飞行效率.鸟体的尾羽能在飞翔中起定向和平衡作用.(2)前肢特化为翼,后肢第五趾退化;有角质喙,没有牙齿;卵生.(3)鸟类的呼吸功能的增进,使之可以在高空缺氧的情况下活动自如.空气经过气囊,到毛细支气管网中交换气体,然后由前气囊排出.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气体都是单向流动(即双重呼吸).(4)鸟类是恒温动物,鸟类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2、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1)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2)体表除喙、足外,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两翼展开,面积很大,能够扇动空气而飞翔.鸟类的羽毛有正羽与绒羽之分,正羽覆盖在身体表面,最大的正羽生在两翼和尾部,在飞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绒羽密生在正羽的下面,有保温作用.(3)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翔生活.(4)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5)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以适应飞行时消耗大量能量的需要.同时,消化管的结构之一直肠极短,使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以减轻体重,适于飞翔生活.鸟类无膀胱,尿不能在体内储存,总是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这也可减轻体重,适于飞翔生活.第152页(共152页) (6)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鸟类飞翔时,气囊除了协助完成呼吸外,还有减轻身体密度,减少肌肉之间和内脏之间的摩擦,散发出飞翔时产生的大量热量的作用,这都有助于鸟类的飞翔生活.(7)鸟类的心脏与哺乳类的一样,具有完全分隔开的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有两条完善的血液循环路线,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血液运送氧的能力强,适于空中飞翔生活.【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一般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有关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B.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和气囊C.胸肌发达能有力地扇动两翼D.食量大,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鸽的主要特征,首先明确的是家鸽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和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解答:家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食量大,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故选:B点评:关键是掌握鸟适于飞行的特征,再结合题意答题.第152页(共152页) 【解题思路点拔】熟记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注意鸟类是恒温动物;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并不进行气体交换. 53.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知识点的认识】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1、节肢动物的特征: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蝗虫的主要特征: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①头部:是蝗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有一个咀嚼式口器、一对复眼、一对触角,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②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3对足、2对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翅,善于飞翔.③腹部: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是蝗虫的呼吸器官.④常见的昆虫的口器: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节肢动物及蝗虫的主要特征的认识,需熟记掌握,常考知识点,常结合动物外部形态图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第152页(共152页) 例: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有很多(  )构成;体表有(  );足和触角(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据此答题.解答: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故答案为:体节;外骨骼;分节点评:熟练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即可答题,为基础题目.【解题思路点拔】考查了节肢动物以及蝗虫的主要特征、区别.熟记节肢动物的种类特点,蝗虫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昆虫.注意识别节肢动物的外部形态图. 54.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知识点的认识】1、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1)过度繁殖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2)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4)适者生存第152页(共152页) 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2、怎么理解自然选择:自然界中,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的四点主要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2)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3)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4)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5)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遗传和变异是基础,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考试热点,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与解答形式,有一定综合性.例: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现在的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长,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可见长颈变异的产生和逐代积累是长颈形成的原因.如图所示:故选:D点评:达尔文认为:环境对生物随机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解题思路点拔】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55.食品的腐败原因【知识点的认识】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的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命题的方向】考查的是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难度不大,一般为选择、填空题较多,注意结合实际方法解答.例: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为光荣,同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第152页(共152页) 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②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防腐剂⑤没有菌种时可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作菌种在家制作酸奶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食品安全以及食品的保存等问题.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解答: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购买检疫合格的猪肉;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另外在家制作酸奶由于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作菌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只有:①③⑤.故选:D.点评: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公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特别关注.【解题思路点拔】掌握食品腐败的原因,了解微生物生活的条件是解题关键.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易错点:误认为添加防腐剂可防腐,所以可随意添加. 56.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知识点的认识】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命题的方向】直接考查了对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选择、填空题,解答题有一定的综合性.第152页(共152页) 例: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应采取的保存方法有(  )①高温②低温③保持干燥④保持湿润⑤暴露空气中⑥隔绝空气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⑥分析:题考查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解答: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食品保存方法有②低温、③保持干燥、⑥隔绝空气.而①高温、④保持湿润、⑤暴露空气中细菌真菌的繁殖会加快,加速食品变质.故选:D.点评:分清生活中具体实例微生物滋生的原因及贮存方法.【解题思路点拔】熟记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是解题关键,可以从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防腐的原理方面来切入,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57.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识点的认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1)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第152页(共152页) (2)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3)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认识,基础知识,需重点掌握,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例1:(2014•长泰县)汶川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解答: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目的是杀死空气中和病死的动植物遗体或其它附着物上的病原体,防止病菌通过环境中的生物或者空气媒介传播疾病,所以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点评:重点掌握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和方法,能够根据概念,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做出正确的判断.例2:(2011•南通)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请你结合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写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首先明确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第152页(共152页) 解答:①控制传染源,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少跟他人接触;②切断传播途径,如通风透气,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注意打喷嚏的方式),保持环境卫生;③保护易感人群,如积极锻炼身体,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加强个人防护(如吃板蓝根冲剂、戴口罩等).点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解题思路点拔】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 58.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知识点的认识】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兔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因素特点器官包括的防线举例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决定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皮肤、黏膜等第一、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出生以后才产生的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胸腺、淋巴结、脾脏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第152页(共152页)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特征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多以选择、解答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例1:(2014•淮北)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或胃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B.皮肤阻挡致病细菌侵入人体内C.特定的抗体抵抗特定的抗原D.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区别.解答:人体免疫依靠的是我们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如鼻毛、气管黏膜上纤毛等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根据以上内容可知:答案B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和D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答案C正确,抗体是由抗原入侵够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只针对该抗原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功能和作用.例2: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  )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称为(  )免疫.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152页(共152页)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解答:通过分析可知,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食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称为特异性免疫,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在患天花病.故答案为:非特异性;特异性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解题思路点拔】熟练掌握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人体三道防线的免疫特性.解题时特别注意区分哪些属于特异性免疫,哪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9.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知识点的认识】长期饮酒会留下永久性损伤,造成大脑萎缩,并导致在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发生障碍.许多酗酒者都会慢慢患上“韦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症”(Wernicke﹣Korsakoffsyndrome),这种病是由缺少硫胺素(一种维他命B)所引起的.之所以会缺少硫胺素,是因为酒精干扰了人体对维他命B的吸收.患有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症的人会陷入精神紊乱、协调性不足,还可能出现记忆和学习障碍.持续饮酒会使身体逐渐对酒精产生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会导致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发生长期衰变.为适应经常性饮酒,大脑会改变神经传递素的生成.但当酗酒者停止饮酒或大幅减少饮酒量时,大脑会尝试重新调整其化学物质,并在24到72小时内进入所谓的戒断状态.戒断症状包括定向障碍、幻觉、震颤性谵妄(deliriumtremens,简称DTs)、恶心、出汗和疾病突发.【命题的方向】考查了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认识,多以选择、材料题形式出题.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第152页(共152页) 醉酒驾车将面临空前严厉的处罚:从2010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处拘役,并处罚金.(1)酒精(乙醇)最先被消化道中的(  )(填“口腔”、“胃”、或“小肠”)吸收进入血液.(2)人体若摄入过量酒精后,会引起(  )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的毒性生理反应(即“醉酒”),导致人体定向功能和判断能力(  )(填“增强”或“下降”),从而严重影响驾驶员操作的准确性.(3)我国严厉处罚酒后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目的是防止(  )的发生.(4)请你为严禁酒后驾车写一条宣传标语:(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及酗酒对人体的危害.解答:吸收是指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酒精最先在胃中被吸收,最后在小肠被彻底吸收.酒精中毒据测定,饮下白酒约5分钟后,酒精就会进入血液,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人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短时间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中毒后首先影响大脑皮质,使神经有一个短暂的兴奋期,胡言乱语;继之大脑皮质处于麻醉状态,言行失常,昏昏沉沉不省人事.若进一步发展,生命中枢麻痹,则心跳呼吸停止以致死亡.(1)酒精(乙醇)最先被消化道中的胃吸收进入血液.(2)人体若摄入过量酒精(乙醇)后,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的毒性生理反应(即“醉酒”),导致人体定向功能和判断能力下降,而严重影响驾驶员操作的准确性.(3)我国严厉处罚酒后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4)酒后和醉酒驾驶机动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可以这样写宣传标语: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禁止酒后驾车;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严禁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就是无视生命;酒后驾车藏隐患,害了自己害他人;无节制喝酒还逞强,存侥幸驾车尝苦果故答案为:(1)胃;(2)中枢神经;下降;(3)交通事故.(4)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禁止酒后驾车;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严禁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就是无视生命;酒后驾车藏隐患,害了自己害他人;无节制喝酒还逞强,存侥幸驾车尝苦果(合理即可).第152页(共152页) 点评: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内容是中考必考的.【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熟记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60.急救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1、足踝扭伤急救法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2、触电急救法①迅速切断电源.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3、动脉出血急救法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血.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血.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4、骨折急救法救护骨折者的方法:①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血.②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③固定:以旧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④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第152页(共152页) 【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急救方法的认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材料题形式出题,注意结合实际解答.例:如图,表示的是日常生活中发生危急和意外伤害时所使用的急救方法,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A图表示某人溺水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该急救技术是人工呼吸和(  ),在进行急救前,应先使(  )畅通.进行人工呼吸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  )(2)某人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该病人损伤的血管类型是(  ),B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由此判断伤口在(  )(a或b).分析:此题考查人体遇到意外伤害时的急救方法.解答:(1)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2)平时说的外伤出血是指体动脉和体静脉出血.体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而体静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体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而体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较缓.题中外伤出血,血色鲜红,从伤口喷出,可以判断是动脉出血,因而应该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故答案为:(1)胸外心脏按压;呼吸道;16~18次;(2)动脉;b.第152页(共152页) 点评:判断动脉或静脉出血可根据血流速度和血流颜色来判断.【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掌握人体遇到意外伤害时的急救方法即是解题关键. 6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知识点的认识】教学用具:1.多媒体:用多媒体适时地向全体学生展示实验的准备过程,使学生真切地感受科学精神的培养就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之中.2.培养皿和培养基若干.3.冰箱:贮备已经高压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由教师提前准备好)4.恒温箱:保存和培养已经接种过的培养基.5.探究实验指导与报告.教学过程,注意事项:1.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要严格高压灭菌;且在无菌环境条件下分装.(这是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2.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珍惜实验机会.3.提示学生为什么要选取两套培养皿,目的是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4.强调此探究实验是属于单因素.除了采样地点是变量外,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如温度等,要保持一致.5.做好标记,设计好实验方案之后,方可打开培养皿.6.以表格的形式来展示这一实验的过程.两个星期以后,进行成果展示,并让学生交流这次探究实验的心得,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册.【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探究实验题形式出题.例:(2005•宜昌)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第152页(共152页) 实验步骤中,B是 接种 过程,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 温度 下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实验步骤包括配置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结果.解答: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称为固态的物质.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培养基.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先进行高温灭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然后再将少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所以B过程为接种过程.接种后就可以在培养皿中培养了,由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在培养细菌时应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过一段时间观察结果,看一下培养皿中细菌的数量.故答案为:接种;温度点评: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熟记掌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该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度较大,解答时可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方面切入. 第152页(共15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