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ID:38966058

大小:753.0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22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_第1页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_第2页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_第3页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_第4页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的奉献——学习议论文中的记述“爱的奉献”话题探讨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面对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同一物种内部必须互助,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的爱,就是在长期群体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感情。在现代社会,有些人被金钱腐蚀,丧失了爱心,这是很危险的。爱与善良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包含着善良的因素。拥有爱

2、心的人,对人对事的情感往往是善良的、温和的。这种善良、温和的爱心拒绝残暴,维护美好,它能化干戈为玉帛,使邪恶的人受到感化。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数次描绘过这种爱的力量。拥有爱心的人,虽然渴望美好,渴望与自然、人和所有生命处于和谐的状态,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容忍欺压、不平和邪恶。追求美好的事物、鞭挞丑恶的东西,是拥有真正爱心的人所应有的人生态度。爱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异性之爱等。不同类型的爱,性质和表现虽然有所差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纯真的感情去祝愿所爱的人幸福,并且自己也参与这创造幸福的过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颗爱心

3、,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哪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

4、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议论中的记叙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记叙的不同,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写作记叙文的目的是为了感染读者,所以要尽量写得形象生动,而写作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服读者,所以议论中的记叙,常常写得相当概括,重在把证明论点的部分叙述清楚,其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从略。议论文强调以理服人,这一特定目的决定了议论成为议论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但记叙也是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之一。议论文要“有感而发”、

5、“持之有据”,这就要求议论文写作必须立足于社会、人生的具体现象、事实、问题,因而,记叙便成了议论文中的必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记叙这一表达方式时应做到以下三点:1.把握文体明差异;2.紧扣论点叙关键;3.情叙事例展风采。把握文体明差异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着很大的区别。记叙文强调形象性,要求记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而议论文的记叙则是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服务,强调语言的概括性,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显事实中与论点相联的规律、本质。返回紧扣论点叙关键议论文中运用的事例在生活中都是完整、充实,充满细节的,可是

6、在写作过程中,却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必须根据中心论点对事例进行恰如其分的剪裁,提炼事例中与论点相联的本质、规律加以叙述,为论证论点服务;而不能以详尽的叙述代替议论,喧宾夺主。如课本中写作借鉴中所列举的几个例子,都很好得体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揣摩。返回情叙事例展风采同学们在叙述事实论据时,常常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面无表情地客观叙述,显得呆板生硬,而我们倡导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与事实论据应是一种对话关系,要融入自己的爱憎分明之情,好恶之意,喜怒之色。事实论据的生动性一在于事实本身的感人动情,二在于作者饱含深情地引述。在饱含深情的

7、引述中,尽展写作的文学才华,在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的同时,一股浓浓的情韵也扑面而来。《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是1400多字的故事。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同方向的转述。先看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为了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茅盾这样定向转述:“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

8、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为了论证“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的观点,也援引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