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

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

ID:38949272

大小:3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22

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_第1页
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_第2页
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_第3页
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_第4页
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2011年第2期(总第126期)贵州民旅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llee)水族墓群石刻艺初探口宋先世(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4)NO.2Apr.201l摘要:在水族聚居区,分布着一种仿房屋建筑结构式样,用石料构筑的古代墓葬,上面多有内容各异的石刻雕塑.笔者在大量田W-z-作的基础上,对其作一初步介绍,以供各界参考.关键词:水族;石刻艺术;

2、古墓葬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11)02—0059—04水书,马尾绣,端节,卯节,水族民居干栏式建筑等水族文化的核心元素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从事相关水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不乏其人,其间所获亦硕果累累,不胜枚举.然而,同样在水族传统文化中占有很大之地的水族古墓群,作为一个民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载体,不仅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与人为因素的毁损,加之这种古老的葬俗葬式如今已完全被现代的埋葬方式所取代,生活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中的绝大多数水家儿女,也早

3、已不识这是他们本民族所独具的一笔珍贵文化遗产,以至于还有人将这些水族古代墓葬称为"苗坟","苗罐坟"等等不一而足.①早在近半个世纪前的1963年2月,当时在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工作的惠世如同志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区采集到一批共8个来自墓葬的长方体构件,系身着民族服饰,形象为少数民族人物的石刻雕像,于是便将其送交贵州省博物馆收藏,这应该是第一次有人开始关注这种奇异的水族古墓葬.②1982年3月,素有"南汪北宋"之称的宋兆麟先生与严汝娴先生一同赴贵州黔南地区进行民族学调查,在三都,荔波一带,发现用石料构筑,上

4、面装饰有石刻内容,形制别具一格的一种独特的古代民族墓葬,因其分布于水族地区,墓上多有石刻装饰内容,遂将其称之为"水族画像石墓",并将此行调查的情况以三都荣耀村为例发表于《贵州民族研究》.同年,贵州省博物馆席克定先生亦前往黔南荔波,三都进行考古学调查,也发现大量此类古墓葬,并将有关的材料在其专着《灵魂安息的地方——贵州民族墓葬文化》中作了具体的介绍.鉴于这种古代民族墓葬形式的独特性,艺术性,珍贵性,在20世纪8O年代初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基础上,贵州省人民政府遂于1982年2月将三都引朗和荔波水甫

5、两处较为集中,保护较好的水族古墓群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③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进入2l世纪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进一步加剧了水族古墓群这一浸染了浓烈民族文化意识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状态,原先成群成片分布在水族地区的古墓正逐渐消失,数量从当初的成千上万座锐减到现在的不足百座,就连宋兆麟先生当年报道过的荣耀村几座墓葬,笔者2006年再行探访时也已荡然元存.此种情形若再继续发展下去,不及时加以抢收稿日期:2011—0l一09作者简介:宋先世(1957一),男,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

6、员.201J年苇2戴(忌第126期)黄民媛学f哲学々土会科学版JOIIrnalof(izhou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救保护,这笔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就有可能在我们还未曾完全撩开其神秘面纱之前就毁于一旦了.鉴于此,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把调查,抢救,保护水族古墓群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成立了专门的科研课题小组,并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荔波水甫水族古代墓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科学发掘和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在整个水

7、族聚居区的水族古墓葬实施了系统科学的田野考古凋查,记录,测绘,定位,摄影,拓片等,取得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初步发掘成果一经披露,即引起社会关注和有关部门的好评,被遴选进京汇报并参加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④通过调查与发掘解剖,我们了解到这些水族古墓最大的特点:一是它的仿建筑结构式样的墓葬地面建筑,如仿干栏式和仿汉式房屋建筑的外形;再就是它雕刻于墓葬四壁及墓顶的丰富石刻艺术.前者我们将在专着报告中细致描述,在此谨对所见的石刻内容与艺术形式作一初步介绍,以飨关注水族历史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一,水族

8、古墓群的分布水族古墓群的分布,与水族村落在聚落形态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共存关系,基本上是临寨选择墓地,与寨子相距通常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距离,有的则直接坐落在村寨当中,如三都引朗墓群和九阡水懂大寨等.并且在早期均是作为统一集中安葬水族先民的公共墓地使用.从整体分布的情况来看,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以三都水族自治县南部与荔波县交界的九阡,周覃一带为密集,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围扩散,涉及相邻的独山,从江,榕江等地.二,水族古墓葬的结构水族古墓葬与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