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民航服务心理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航服务心理学主讲:黄艳丽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普通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等基本知识,能够学会运用服务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和研究旅客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乘务工作中的能力,同时,为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教学要求通过讲授民航服务心理学,要求学生掌握服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等基本知识,在讲授服务心理学
2、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的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实验依据,理解心理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基本实验程序.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又具备良好的心理试验能力。课程导入思考:心理学是什么?它是关于人的心的学科吗?Psychology(心理学)Psychelogos(灵魂)(阐述)一、心理学的发展史心理学是一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是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学科。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艾宾浩斯(一)古代哲学心理学1、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
3、是寓于西方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是作为独立形态的心理学前身,也是传统的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思想来源。理念论心理学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取向。其学说发展了万物有灵论的原始神话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倾向,用超自然物解释灵魂的本质,把灵魂看作是先验的永恒观念,表现了一种典型的先验论。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是古希腊心理学思想的总汇和最高成果。它的主要贡献(1)首次提出心理是生命体活动的形式和功能(2)坚持身心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和心理活动的整体性(3)提出发生学观点
4、,进化的思想和比较心理学的研究方式(4)提出心理结构的知意二分法(5)发现联想的三定律(6)发现亚里士多德错觉(7)触及到视觉后像,感觉阈限,感觉相互作用和适应,对比等;(8)对记忆,梦和欲动等心理现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西方中世纪经院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是欧洲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想。它以神化的官能心理学思想和返教会的感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对立为其主要内容。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学思想的基本线索,是从对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的争论开始的。主要围绕灵魂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灵魂的可灭
5、性与不可灭问题展开的。人本主义是中世纪末期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的主要社会思潮,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学思想的核心和基本精神。2、中国古代心理学萌芽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历代的思想家有过不少涉及心理问题的论述。这些论述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典籍之中。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开始得较迟,迄今尚未得到充分和系统的发掘。就现在的研究来看,人贵论、形神论、天人论、性习论、知行论、情二端论和主客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几个主要范畴和
6、重要特色。人贵论认为世界万物之中以人最为可贵、作用最大的一种观点。战国时期的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汉代董仲舒认为人“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春秋繁露·天地阴阳》)。春秋时思想家老子也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所谓“四大”指的是道、天、地和人。他肯定人与天地同为一“大”,在天地间有优越的位置。形神论关于心身关系的学说。春秋战国时期,精神和形体的关系的问题受到诸子百家的注意。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形神论思想家虽然大多数都认为心理
7、是由心脏(甚至五脏)产生的,但也有少数人指出了心理与人脑的依存关系。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已初步觉察到脑对人的病理、心理变化的作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作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清初的回族学者刘智在《天方性理》一书中,肯定人脑有统摄各种感知和脏腑器官的功能;同时还提出了人脑功能定位的猜想,嗣后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提出了“脑髓说”,进一步作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纠正了长达千余年的“灵机发于心”的错误观点。天人论关于人和天的关系的学说。
8、人和天的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所关心并论述过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看法有对立的两种。一种看法是唯心论的天人论,把天看作人化的天,认为它也像人一样有意志,有思想感情,能祸福人,能主宰人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这种思想可以用作愚民的工具,封建帝王所御用的学者就宣扬这种非科学思想。唯心论的天人论和科学的心理学思想完全无关,与心理学思想有关的是唯物论的天人论。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是唯物论的天人论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