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

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

ID:38934580

大小:26.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_第1页
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_第2页
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_第3页
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_第4页
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演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打造艺术精品  演艺产业的发展是繁荣文化产业的重要推动力,代表着文化艺术发展的水平。近年来,演艺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演艺产业日益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一、演艺产业发展现状  (一)演出数量攀升,演艺市场繁荣  据统计,目前全市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8个,从业人员3000余人,艺术表演场馆6个,观众坐席数过万;从演出规模来看,全年商业演出约76场次,观众达30万人次,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

2、全年惠民演出600余场,观众约50万人次;演出类型涵盖话剧、歌剧、音乐剧、儿童剧、舞剧、交响乐、流行音乐等各个门类我市演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演艺活动日渐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演艺产业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释放出来。  (二)文艺院团完成转制改革  2014年我市被列为全区艺术院团改制的试点城市,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市属文艺院团通过体制改革,优化体制机制,按照“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走向市场,增强了演艺院团的内部活力,推出了更多优秀演艺产品,培育了更多骨干演艺企业。2016年5月,

3、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的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市民族演艺集团被评为全区文化体制改革最规范、彻底、到位的文化企业。  (三)演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市各类文艺院团积极创新,创作出一批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艺术精品。二人台《花落花开》先后捧得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银奖、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剧目、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第四届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展演奖。舞剧《马可·波罗传奇》获得第三届少数民族戏剧汇演金奖、自治区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文化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荣获“中国最佳旅游演艺项目奖”等

4、诸多殊荣。晋剧《满都海》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奖,《巡城记》、《一钱太守》等大型原创剧目多次获得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四)文化演出“走出去”步伐加快,演艺文化交流频繁  文化演出“走出去”工程稳步前进,开始由交流演出走向商业演出。大型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先后赴美国、匈牙利、意大利、加拿大等国演出598场,成为国内原创大型剧目欧美定点演出场次最多的品牌之一,每年各院团借助与国家旅游局、自治区旅游局合作的机会,多次赴港澳台地区及韩国、东南亚地区进行文化旅游交流宣传,进一步推动了演艺产业“走出去

5、”的步伐。  (五)民间演艺团体方兴未艾  民营企业的进入给我市的演出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土左旗旺旺艺校是一家由个人投资400余万元组建的民营艺术院校(中专),目前是蒙、晋、陕、冀四省规模最大的二人台艺术学校,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二人台教育基地。他们扎根基层,用小舞台演大戏,以经典的优秀剧目抢占文化市场。每年平均演出80多场,累计观众达20多万人次。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该校积极参与到了深入农村、社区的文艺惠民演出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二、演艺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演艺产业市场化进程中,仍面临

6、着来自市场和体制方面的诸多困扰。  (一)演艺市场制度建设不到位,市场要素发展不成熟  一是演艺团体过度依赖政府,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院团内部机制不活,管理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经济效益欠佳。院团资源、剧院资源、演出经纪资源和票务资源等各种市场资源没有形成联动效应,得不到合理配置。演出市场缺乏整体的营销策略,加之演艺公司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资源分散,不能与其他演出团体、演出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演出公司、演艺团体与媒体之间缺乏深度合作,演出人才中介机构、演出宣传策划机构、演出投资融资机构等不完备、营销队伍

7、不够健全,使得精心推出的精品佳作得不到进一步的包装、开发,形不成演艺产业链,制约了演艺产业的发展。  二是全市演艺产业发展正处于双轨期。一方面,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配套政策不完善,院团的事业属性与企业属性不明晰,陷入“转企改制”的过渡期与走“市场化”道路适应期的两难中,演艺企业缺乏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与市场营运活力,生存、发展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文艺演出团体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然沿袭评奖生存的模式,虽然每年演艺产品不乏大制作,但真正让观众认可、创造可观票房收入的却寥寥无几。  (二)缺乏演艺精品、硬件设施不足  近年来,虽然

8、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演出活动,其中不乏像《寻城记》、《万家灯火》、《昭君》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演艺项目,但是还没有一个能够与《印象·刘三姐》、《丽水金沙》、《宋城千古情》等相比的演艺精品。无论是演出场次、上座率,还是影响力、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