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ID:38900957

大小:183.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1 T 674-2007 凉山光叶紫花苕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备案号:20534-2007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674—2007凉山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ulesforseedproductionofViciavillosaRothvar.glabrescenscv.Liangshan2007-03-17发布2007-05-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674-2007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术语和定义.................................................................13品种选择...................................................................14生产技术要点............................................

3、...................15田间管理...................................................................26收获、包装及贮藏...........................................................2IDB51/T674-2007前言凉山光叶紫花苕因产草量高,草质好,适应性强,已成为凉山州及攀西地区冬春青饲料生产的当家草种。但由于该品种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选育登记的地方品种,长期以来农民自繁自种,种

4、子繁育手段落后,机械混杂和生物混杂严重,导致品种退化严重。为了推动凉山光叶紫花苕种子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其品种特性,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种子,推进凉山州及攀西地区种草养畜的大力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0《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草原工作站负责起草;凉山州畜科所、凉山州草原工作站参与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苟文龙、张新跃、何光武、陈国祥、

5、何萍、黄海、李元华、张瑞珍、姚明久、付平、甲沙热布IIDB51/T674-2007凉山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凉山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的范围、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要点、田间管理、收获、包装及贮藏等技术的各项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凉山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6、标准。GB/T2930.1~2930.11—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DB51/388—2001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GB6141—1985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原原种原原种是由育种者育成新品种时的核心种子,其长成的植株代表着该品种的典型性状和固有特征特性。3.2原种原种是用原原种繁殖而来的纯良种子,几乎完全保持该品种特定的遗传一致性和纯度。3.3商品种子商品种子是由原种生产的种子,是销售到农牧民手中进行生产用的种子。4生产技术要

7、点4.1区域选择凉山光叶紫花苕在凉山州及攀西地区能开花结籽。为了提高土地生产效益,种子生产区域一般选择在不影响当年大春作物生长的地区。4.2地块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开阔平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层深厚,肥力适中,土壤pH在5.8~7.8之间,相对集中成片的地块。4.3隔离为了提高种子生产质量,防止混杂,在无天然屏障隔离的地方,周围1000m内无相似种子生产。4.4播前准备4.4.1种子选择所用种子要符合世代要求,种子质量要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颗粒饱满。4.4.2种子处理播前宜晒种1天,初次种植的土壤应按规定使用适宜的根

8、瘤菌进行拌种。1DB51/T674-20074.4.3地块准备一般情况下,对地面进行除杂后翻耕,深度15cm~25cm,每公顷施厩肥18000kg~22500kg、过磷酸钙10kg作底肥,均匀撒在表面,打碎土块,耙平地面;当与玉米等大春作物套种时,在大春作物成熟前15天~30天,对土壤进行中耕除杂,适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