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ID:38900747

大小:181.3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6T 213-2011 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6备案号:30686-2011DB46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213—2011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11-05-12发布2011-06-12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T213—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范鸿雁、何凡、华敏、谢艺贤、王祥和、陶挺燕、胡福初。IDB46/T213—2011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介绍和规定了

2、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综合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等。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的综合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病原菌及发生为害情况3.1病原菌、危害部位及发病症状参见附录A。3.2侵染循环、传播途径、侵入方式及发病规律参见附录B。4综合防治4.1防治

3、原则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为防治对象,综合考虑影响病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使用化学防治等措施对病害进行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控制。4.2农业防治4.2.1选种产量性状较优、较抗(耐)病且适应当地气候的优良品种或品系。4.2.2加强田间巡查监测,掌握病害发生动态,根据经验防治指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4.2.3增施腐熟有机肥;追肥时增施磷、钾肥,不宜偏施氮肥;修通畦沟。合理修剪,冬季清园,有效控梢。4.3化学防治1DB46/T213—20114.3.1用药原则本标准

4、推荐的杀菌剂是经我国农药管理部门登记允许在荔枝或其它果树上使用的种类。不得使用国家严格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和未登记的农药。当新的有效农药出现或者新的管理规定出台时,以最新的规定为准。应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种类;严格按使用浓度施药,施药力求均匀周到。防治时要充分考虑各种防治措施对病原菌的影响,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杀虫、杀菌剂,防止或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用药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执行。4.3.2荔枝霜疫霉病化学防治及采后处理措施参见附录C。4.3.3荔枝炭疽病化学防治及采后处理措施参见附录

5、D。2DB46/T213—2011AA附录A(规范性附录)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病原菌、危害部位及发病症状病害名称病原菌危害部位发病症状荔枝霜疫霉菌果实受害,初在果皮表面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主要为害近Peronophythoralitchi蔓延后病斑呈黑褐色,果肉腐烂,有酒酸气味,流Chenetal.成熟的果实、花褐色汁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着生白色霜状霉;花穗受害,花朵花梗初期见少量花朵或花梗呈淡黄色,穗和嫩梢。荔枝霜疫霉病后扩展到整个花穗变成褐色,干枯死亡,似火烧状,但花朵不脱落;嫩梢受害,初生褐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不规

6、则病斑。该病常引起大量落果、烂果,严重影响荔枝的商品价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胶孢炭疽菌花穗受害,小花及穗柄变褐色干枯,花蕊或花主要为害花Colletotrichum朵脱落,开花坐果受阻;果实受害,病斑褐色,圆gloeosporioidesPenz.穗、果实、嫩梢形,边缘棕褐色,分界不清晰,中央产生橙色孢子堆,内部果肉变质腐烂,采后贮运期间受害易造成和叶片。荔枝炭疽病较大损失;嫩梢受害,病部褐色,局部致死,上端叶片干枯;叶片受害,病斑多始自叶尖和叶缘,半圆形、近圆形或不定形,初呈褐色,后转为灰褐色大型病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

7、明显。通风透光不良,树势衰弱的果园,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3DB46/T213—2011BB附录B(规范性附录)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的的侵染循环、传播途径、侵入方式及发病规律病害名称侵染循环、传播途径及侵入方式发病规律①初侵染源:①影响病害发病的气候条件是温度和湿病叶、病果及土壤。度,但高湿是引起荔枝霜疫霉病发生和流②再侵染源:行的最重要因素。连续的降雨、适宜的气卵孢子萌发的游动孢子囊及游动孢子。温、空气潮湿闷热都为病原菌繁殖、侵染、③传播途径:流行为害提供适宜条件,致使病害症状表卵孢子、孢子囊,随风雨传播。现迅速,发

8、生严重。荔枝霜疫霉病④侵入方式:②地势低洼荫蔽、排水不良、土质粘重且孢子囊产生的游动孢子直接侵入寄主叶片和果实湿润肥沃、冬春多施氮肥、密植的果园或为害。树势壮旺、枝叶繁茂、结果多、果实大的大树老树,发病较多较重。③生长在树冠下部和荫蔽处的果实发病早且严重。①初侵染源:①最适温度发病为22℃~29℃,在高温病株和病残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