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

ID:38897943

大小:201.7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1

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461-2004 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61—2004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2004-09-10发布2004-09-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地环境的选择………………………………………25种植技术………………………………………………26主要病虫害防治………………………………………37采收与初加工…………………………………………6前言为控制无公害板蓝根中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残留,确保其质量安全,保障

2、用药人的身体健康,规范板蓝根无公害化生产,从实际出发,并吸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先进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泾县农业环保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建、章志扬、汤天明、李金生、赵颍南本标准2004年9月10日发布无公害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板蓝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板蓝根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3、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DB34/T208-200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菘蓝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3.2板兰根菘蓝的干燥根入药为板蓝根。3.3无害化处理本标准称无害化处理是指将农家肥料(人畜禽粪尿、秸秆、杂草、泥炭等)制作堆肥,经过物理或生物方法如高温发酵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

4、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的目的,使之不对农产品生产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4产地环境的选择无公害板蓝根产地环境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DB34/208-2000)之要求。5种植技术5.1选地整地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于秋季深翻2土壤40cm以上,越深越好。结合整地每667m施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腐熟堆肥或厩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30kg、尿素2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作成宽1.3m的高畦,四周开好深的排水沟,以防积水。5.2播种用种子繁殖,分春播和夏播,春播在3-4月,夏播在5-6月,为使出苗齐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用4

5、0℃的温水2浸种24小时,捞出,晾干表层,即可播种。每667m用种量1.5-2kg。按20-25cm行距,开2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cm,稍加镇压,干旱地区适当浇水。播后7-10天出苗。5.3田间管理5.3.1间苗、定苗当苗高7-10cm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当苗高12cm时,按株距7-10cm定苗,留壮苗1株。5.3.2中耕除草齐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后每隔半个月除草1次,保持田间无杂草。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5.3.3追肥间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次经无害化处理人畜粪水,每2667m用1500-2000kg。每次采大青叶后,追施1次经无害化处2理人畜粪水,每667m2

6、000kg,加硫酸铵5-7kg(或尿素5kg),也可追施40-50kg腐熟饼肥,以促多发新叶。若不采大青叶,可少追肥。必须掌握最后一次追肥在收获前不少于30天进行。5.3.4排灌夏季播后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灌溉用水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DB34/T208-2000)要求。6主要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大力提倡运用“综合防治”方法,在防治工作中,以物理、生物、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力求少用化学农药,在必须施用时,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食用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并严格掌握用药量、用药时期,并严格控制最后一次施药距离采收间隔天数不得少

7、于20天(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安全间隔期),以尽量减少农药残毒影响。6.1霜霉病3-4月始发,尤其在梅雨季节发病严重,主要危害叶柄及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黄白色病斑,叶背面出现似浓霜的病斑。随着病程的发展,叶片变黄、最后呈褐色干枯,使植株死亡。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2)合理轮作,即与禾本科作物等进行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3)药剂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