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93302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镇关于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的情况汇报XX镇人民政府(2010年6月8日)我镇2009年度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在县农委、县财局政的精心指导下,经过项目区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好,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2009年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位于我镇新桥村境内,面积10000亩,项目区总人口0.45万人。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40万元,镇财政自筹60万元。目前省补资金已经支出2338729元,
2、镇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根据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计划建设项目或工程量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后共新建、修建各类水利配套建筑物39座,其中计划新建排灌站2座、修建排灌站1座,实际完成新建1座,投入资金242022.26元;计划新建农桥10座,在项目实施前,该工程由财政局、开发局实施完成;计划新建涵洞10座,实际完成36座,投入资金204877.74元(原计划新建30座防渗渠农桥,后改建涵洞);计划建设防渗渠6公里,实际完成7.4公里—5—,投入资金684500元;农业项目计划完成铺设机耕路10公里,实际完
3、成12.13公里,投入资金1202329元。二、项目效益经过2009年度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生产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改善了生产条件,夯实了现代农业基础。通过开发,我镇2009年度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显著的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项目实施后,新增灌溉面积0.0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3万亩,年新增节水量1.6万立方,新增农机总动力50万千瓦。项目
4、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改善。通过工程建设和综合治理,使原本高低不平、道路不通、沟渠不畅的农田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二是节约了农业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优质稻米项目,疏浚了沟渠,配套了水利工程建筑物,特别是修建了排灌站和防渗渠,全镇年节约用水3万立方米,项目区农民预计水费由过去的每亩23元降到每亩仅18元,每亩比过去节约5元。三是推动了科技进步,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在项目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科技投入,着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在项目区
5、引进水稻等—5—新品种,预计亩均增产60公斤以上,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0.18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5万元。三、主要做法(一)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营造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各项目乡镇在专题会议后,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和各种形式的群众代表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宣传项目实施的相关政策,通过算帐对比来加深对实施农业开发的认识,宣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必要性,引导农民支持农业开发工作,积极参与筹资投劳和土方工程建设。在2009年度项目建设期间,我镇共印发宣传资料3千余份,悬挂横幅14条,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 12 块。通过多种途
6、径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支持项目实施的浓烈氛围。(二)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过硬一是建立督查机制,跟踪督查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我镇从宣传发动到土方工程,从建筑物施工到配套设施安装,从物资采购到资金管理全程跟踪,安排各工作组一包到底。工作中我们重点严把四关,一是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自控关。施工单位能按施工规定制订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项目部成立项目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即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行政控制网络,与技术负责人为主的技术责任控制网络,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控制。项目经理实行三级质量体系,做到每道工序都得到监
7、理的验收和批准。—5—二是严把材料设备进场关。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材料都必须经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安装,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一律不准进场使用,已进场的坚决清退出场,对需要有质量保证证明资料不可靠的,需要重新检验的一律重新检验。三是严把工序质量关。对一般的工序,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好工序质量验收申请表,由监理复检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重要的工序监理人员实行旁监。四是严把隐蔽工程检验关。隐蔽工程结束回填前,必须报经监理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准回填,对擅自回填的一律重新开挖检验。镇
8、主要领导也经常到项目乡镇了解工程进度,督查工程质量。二是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督查。我们先后组织了镇人大代表视察优质稻米项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项目区还成立了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村民监督组,加强对开发项目的跟踪督查,新桥村老党员、老干部经常到每个建筑工程点上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镇工程监督组,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三是认真组织镇级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