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法血压计原理

示波法血压计原理

ID:38867786

大小:1.07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示波法血压计原理_第1页
示波法血压计原理_第2页
示波法血压计原理_第3页
示波法血压计原理_第4页
示波法血压计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示波法血压计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有的电子血压计只实现了简单的血压判定方法:幅度系数法、波形特征法、变幅度系数法、拐点法和幅度系数法相结合的血压判定方法、系数差分比值法等(1)示波法:通过检测血液流动时碰撞血管壁产生的振动来判定血压,查找源于血管壁的搏动包迹,并根据包迹与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得到血压值。示波法通常分为幅度系数法和波形特征法:幅度系数法是通过识别与确定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压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判定血压值;波形特征法是通过识别压力振荡波波形在收缩压和舒张压处的波形变化特征来判定血压值。1)波形特征点法,确定包络线特征点时,由于采用算法的不同会导致特征点位置的不同;另外,由于叠加在袖

2、套压力曲线上的振荡波幅值非常小,并可能混入干扰信号,这也使得压力波包络线特征点的确定困难。2)幅度系数法的系数因人而异,它受到袖套弹性、振荡波幅度、平均动脉压、动脉管壁的刚性、心率、血管壁粘滞度等因素的影响(2)示波法改进方法a)变幅度系数法:首先通过平均压调节幅度系数,再根据幅度系数法和经平均压调节后的幅度系数求得血压值。b)拐点法和幅度系数法相结合判定血压的方法:首先根据提取的振荡波峰值序列拟合振荡波包络线,找出幅度最大值点,该点所对应的袖套压力即为平均压MAP,然后在幅度系数法所规定的系数范围内,寻找到振荡波包络线峰值左右的两个拐点s、d,拐点所对应的

3、袖套压力Ps和Pd,即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c)系数差分比值法:结合幅度系数法和差分比值法判定血压值。d)结合多种方法判定血压的方法:在拐点法的基础上,结合最大上升斜率法和比值法以及振荡波之间的幅度差值和它们的相对比值(即幅度差值与它们之中前一个振荡波幅度的比值),考虑优先级别,采用逐级判断,最终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2.3示波法改进方法2.3.1变幅度系数法变幅度系数法判定血压的原理是:首先通过平均压调节幅度系数,再根据幅度系数法和经平均压调节后的幅度系数求得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处压力波幅值的归一化系数随着平均压的变化而变化。该方法首先采用高斯曲线

4、拟合振荡波峰值序列的包络线,然后根据平均压调节的幅度系数求得血压值。收缩压处归一化系数K1的方法如下:当120mmHg50mmHg而MAP≤60mmHg时,K2=0.60;当MAP≤50mmHg时,

5、K2=0.50。2.3.2拐点法和幅度系数法相结合拐点法和幅度系数法相结合判定血压的原理是:首先根据提取的震荡波峰值序列拟合振荡波包络线,查找包络线峰值点,该点所对应的袖套压力即为MAP,然后在幅度系数法所规定的系数范围内,查找振荡波包络线峰值点左右的两个拐点s、d,拐点所对应的袖套压力Ps和Pd,即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拐点法:认为振荡波包络线拐点对应血压值。最大上升斜率法:认为振荡包包络线斜率最大处对应血压值。2.3.3系数差分比值法系数差分比值法判定血压的原理是:结合幅度系数法和差分比值法判定血压值。差分比值法:计算出相邻振荡波序列的幅度差值d

6、和它们的相对比值rd(即幅度差值与它们之中前一个振荡波幅度的比值。(1)查找最大幅度差值dmax1,次大幅度差值dmax2,最大比值rdmax1,次大比值rdmax2;(2)若存在d≥dmax1、rd≥rdmax1,则d、rd对应的振荡波序列对应的袖套压力值即为血压值,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3)若存在d≥dmax1、rd≥rdmax2,则d、rd对应的振荡波序列对应的袖套压力值即为血压值,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4)若存在d≥dmax2、rd≥rdmax1,则d、rd对应的振荡波序列对应的袖套压力值即为血压值,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5)若存在d≥dmax

7、2、rd≥rdmax2,则d、rd对应的振荡波序列对应的袖套压力值即为血压值。差分比值法不会将平均压附近的点误判为突变点,但单纯采用差分比值法,判定得到的收缩压比实际值要高,而舒张压比实际舒张压要低,可能原因是:收缩压之前和舒张压之后的振荡波幅值较小,而相邻振荡波幅度差值比较大。幅度系数法指出,收缩压处振荡波幅度与振荡波幅度最大值的比值在0.4~0.7范围内,舒张压处振荡波幅度与振荡波幅度最大值的比值在0.4~0.8综合差分比值法和幅度系数法,提出系统差分比值法,即在一定的幅度范围内依据差分比值法判定血压的方法。图2.4系数差分比值法血压判定流程图图注:设p

8、eak(i)表示第i个波峰所对应的峰值;d=pea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