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ID:38830972

大小:2.28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0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1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2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3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4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学习目标:1.掌握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特点和评价2.了解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就3.明确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的关系4.归纳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结合教材P6归纳:小农经济何时形成的?形成原因有哪些?有哪些特点?地位如何?有何作用?有哪些弱点?小农经济的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结构生产目的地位一、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地位)

2、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形成⑴时间:⑵原因(条件):2、性质:3、特征: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③自给自足,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④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⑤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4、弱点: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5、小农经济的评价: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

3、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⑴积极方面:⑵消极方面: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②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精耕细作的含义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进行精细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成就精耕细作的表现与成就1.扩大耕地面积:2.提高土地利用率:3.提高土地生产率4.选育良种:5.科学掌握农时:垦殖平原,开垦丘陵山区、湖边低地和滨海滩涂实行间作、轮作和复种耕作方面:排灌方面:施肥

4、方面:农具的改革和创新:西汉发明耧犁,唐代发明曲辕犁,宋元时期将犁辕缩短、弯曲耕作技术日益提高兴修水利工程,发明翻车、筒车商周时期使用粪肥和绿肥,明清时,肥料达到130多种;注意合理用肥穗选法、株选法;扦插、嫁接技术创造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节气来安排生产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原始农业商、周春秋战国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石刀、石斧耒耜、青铜刀耕火种南稻北粟排水、沤肥等五谷等铁农具、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耕耙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思考: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从这些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推动我国古代农

5、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种子箱排种管开沟器机架牵引输种管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耩子”。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犁壁犁评犁箭犁铲唐朝的曲辕犁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都江堰造福

6、千秋◆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李冰父子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高转筒车筒车翻车模型明清的风力水车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1)农业起源:(2)产业结构:(3)耕作方式:(4)耕作技术:(5)经营模式:(6)土地制度: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