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毒》PPT课件

《常见病毒》PPT课件

ID:38825912

大小:4.23 MB

页数:159页

时间:2019-06-19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1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2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3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4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5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6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7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8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9页
《常见病毒》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常见病毒》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常见病毒第一节呼吸道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于流感一、流行性感冒病毒生物学性状球形或者椭圆形,80—120nm,单链RNA病毒,有包膜结构:内层——核心:RNA,核蛋白中层——基质蛋白,维持形态,调控酶活性外层——脂质双层,镶嵌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的主要功能凝聚红细胞吸附宿主细胞主要中和抗原HA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血凝素(HA)能水解红细胞表面的神经氨分子。功能参与病毒释放促进病毒扩散神经氨酸酶(NA)根据核蛋白和M蛋白的不同,分为三型:甲型:HA、NA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根据HA、

2、NA的不同分为若干亚型。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分型与变异抗原漂移抗原转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引起小范围流行。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形成新亚型。常引起大范围流行。抵抗力较弱,耐冷不耐热,56℃30min即可使其灭活。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增殖,不引起病毒血症,症状中和抗体对同性病毒有免疫力。并发症多见于婴幼

3、儿、老人、慢性病患者。(三)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灭活疫苗,病毒亚单位疫苗无特效药物,对症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症二、麻疹病毒麻疹的病原体。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并发症常见60年代使用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20-250nm,单链RNA病毒包膜有糖蛋白突起病毒抗原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抵抗力弱,一般消毒方法即可灭活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出疹前6天和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玩具传播临床表现呼吸道并发症气管炎、咳嗽,支气管肺炎,最常见(4%)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免疫性中和保护作用好发于

4、6个月到5岁儿童6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终生免疫防治以预防为主隔离患者人工自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被动免疫三、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呈多形性,单链RNA病毒核衣壳呈螺旋状。包膜表面有多形性花瓣状刺突,形如花冠而得名该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流行期为冬春两季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或胃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SARS冠状病毒 生物学性状包膜表面有明显突起感染灵长类动物,出现典型的SARS症状耐冷不耐热、不耐酸。SARS症状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2~12天,通常4~5天呈明显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病毒分离RT-PCR免

5、疫荧光、ELISA实验室要求严格生物安全资格(P3)病原学诊断尚不成熟预防SARSCoV比普通CoV抵抗力强,室温下痰、粪便、尿中可稳定存活1~2天对温度敏感,37oC存活4天,56oC存活90分钟,75oC30分钟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及UV均敏感,WHO推荐中效以上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单链RNA病毒,球形,有包膜飞沫传播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只有一个血清型,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可用减毒活疫苗或三联疫苗四、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五、风疹病毒单链RNA病毒,球形,有包膜只有一个血清型,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儿童是主要易感者呼吸道传播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或三联疫苗第二

6、节肠道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科人类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球形,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核酸类型为单链RNA;耐乙醚和酸,pH3时稳定;不耐热增殖时是在宿主细胞质内复制,以破胞形式释放;粪-口途径传播多为隐性感染肠道病毒共同特点一、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但多数儿童感染后为隐性感染。开展活疫苗预防以来,已基本消灭了此病。致病性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感染;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易感者:儿童病程:病毒口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繁殖少量血(第一次病毒血症)全身淋巴组织

7、增殖血(第二次病毒血症)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心脏)病变轻微暂时性肢体麻痹病变严重迟缓性麻痹极少数延髓麻痹呼衰、心衰、死亡抵抗力较强。在粪便及污水中可存活数周,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对胃酸及胆汁抵抗力较强。但对热、干燥、紫外线等均敏感。56℃经30min可灭活。各种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漂白粉等可用于消毒。防治最佳措施:人工自动免疫口服减毒活疫苗:可在肠道细胞内增殖但不致病,不发生病毒血症。接种者不仅在血中产生大量IgG、IgM中和抗体,还可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