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1459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摘要:本文试图从《论语》中,所映衬出来的孔子诸多的教育思想入手,对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等予以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以期可以指出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对当今教育实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关键词:《论语》孔子中庸之道自古官学少大师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序言《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
2、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此,我们避之其它不谈,单述孔子的教育原则及教育思想。虽然,《论语》不能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全部的反映,但也基本上可以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予以简单的概括了。在对《论语》中,孔子的相关思想予以概括与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本身进行梳理和概述。一、《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政治上,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
3、坏;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并且,在这种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沾染之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的两重性的特点。二、《论语》及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一方面,以它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其中不乏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的言论;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人物神情语态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而作为《论语》描述的中心的孔
4、子,书中自然有着大量关于他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及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如《文心雕龙征圣》中的“夫子风采,溢于格言”等。《论语》主要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其与弟子们的谈话来展现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六个方面,分别如下:第一,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与国家、教育与政治、教育与个人等多个方面关系的分析,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一个方针对他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第三,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在这一教育理念当
5、中,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教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当是“学而优则仕”。孔子对“学而优则仕”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的主要目的。第四,要以“六艺”作为教学的内容。而在这当中,“六艺”只是所谓的载体,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内核。第五,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适时总结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如,“学而时习之”,强调的就是复习、练习的重要性。第六,孔子主张自觉修养德行。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而孔子主张以“礼”为
6、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自觉修养的主要内容。三、由《论语》及孔子的教育思想所引起的有关于中国当代教育实践的思考虽然,《论语》及孔子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甚至可以概括为整个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但如同历史上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想、理论一样,它也有着自身难以自圆其说的限制。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等予以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的途径,以期可以达到
7、“指出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对当今教育实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一目的。(1)、“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在对“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之前,我们手首先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含义。“中庸”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一种折中与谦和。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第二,分析“中庸之道”存在合理性的基本前提。在对“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理性分析之前,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只有把它放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教育当中去,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会具有意义。
8、1、“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之处“中庸之道”的存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极其难能可贵的。首先,它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精神向导,有助于当代教育于改革之中归于淳朴与淡然。其次,它自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将它植入于当今的教育,有助于抑制青年学生们日益浮躁的心态。2、“中庸之道”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庸之道”贵在谦和,这作为一种修身养德的标准本无可厚非,但若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存在必定会违背教育自身的规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