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控复习内容

水控复习内容

ID:38812381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水控复习内容_第1页
水控复习内容_第2页
水控复习内容_第3页
水控复习内容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控复习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排水系统组成有三部分,分别是、和。2、混凝土管口连接通常三种方式,分别是、和。3、管渠水力设计指根据水力学原理确定灌渠的、和。4、检查井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和。5、在水力学算图中,竖的线代表;横的线代表;从左向右下倾的线代表;从右向左下倾的线代。图中两条虚线,分别代表和,其数值及其单位分别是和,图中n表示含义是。6、雨水口包括、和三部分。7、管段的衔接方式主要有、、。8、污水管段的设计流量可能由三部分组成:、、。9、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灌渠内排除的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三种。10、排水灌渠水力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管段的,选定防止淤积

2、且不会引起冲刷的,确定排水灌渠的和,并使管段的敷设。11、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或,渠道有和之分。城市和工厂中的渠管主要是。12、管渠水力计算要满足下列要求:、、、。13、污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m/s,非金属管的最大设计流速为m/s。14、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称为,其值小于。15、某一排水面积的设计降雨历时等于。16、因设计流量很小而采用最小管径的设计管段称为,例如污水管的最小管径为mm,其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混凝土管)。17、管段的衔接方式主要有、、。一般情况下,异管径管段首先考虑采用,如设计管段上端水面高程高于上游管段下端水面高程,则因改为。18、污

3、水管段的设计流量可能由三部分组成:、、。19、排水泵站按其提升废水的性质,分为、、和。20、非开挖施工法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法施工。其中主要负责挖掘管节前土壤的设备叫。1、对于不满流圆形管道,当D=350mm,n=0.014时,其最大允许充满度和最小允许流速分别为()A、0.65、0.65m/sB、0.65、0.6m/sC、0.55、0.6m/sD、0.95、0.4m/s2、已知设计管段长度L为200m,下端管底高程40.00m,管径D=500mm,设计充满度0.4,坡度i=0.0025,则设计管段上端水面高程为()A、40.20mB、40.25mC、40.05m

4、D、40.50m3、已知设计管段长度为100m,上端管底高程为30.00m,管径D=400mm,设计充满度为0.5,管底坡度i=0.0025,则设计管段下端管底高程为()A、29.95mB、29.75mC、29.0mD、29.25m4、已知上游管段管径D=400mm,其下端水面高程44.5m,管底高程为44.25m设计管段管径D=300mm,设计充满度为0.65,则管段衔接方式应为()A、水面平接B、管顶平接C、管底平接D、设跌水井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流指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与水混合在同一套灌渠内排除的系统。B、合流制排水系统环保效益好,是

5、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排水体制。C、合流制排水系统不是将污水与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D、分流制管道系统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6、低水位采用螺旋泵类型为()A、大流量低扬程B、小流量高扬程C、小流量小扬程A、大流量大扬程7、高进水位采用螺旋泵类型为()A、大流量低扬程B、小流量高扬程C、小流量小扬程A、大流量大扬程8、对每一个设计管段,有六个水力要素,下列哪个符号代表的意义不属于水力要素()A、DB、nC、QD、高程1、检查井底部为什么要做流槽?流槽中心线弯曲半径应按照什么参数来确定?2、写出对于管渠水力计算的均匀流两个基本公式有,并说出

6、公式中包含的每个参数的意义?3、污水管渠水力计算需要满足哪四个原则?P504、管道水力设计主要参数有哪些?P505、排水管渠的维护主要有哪三点?6、为什么离心泵要闭闸启动,而轴流泵要开闸启动?7、选定管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为了防止管段淤塞,设计时可采用哪些措施?9、设计污水管道系统有哪些步骤?10、为什么在管渠改变方向、坡度、高程和断面处以及管渠交汇处,都必须设置检查井?为什么在直线管渠上的一定距离处,也必须设置检查井?11、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养护和维修的目的是什么?1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注意事项?1、已知排水灌渠n=0.014,D=300mm,i=

7、0.003,Q=26L/s,求v和h/D。2、运用水力计算图,对排水管段进行水力计算:已知:设计管段长L=150m,地面坡度I=0.0036,设计流量Q=30L/s,上游管段口径为300mm,充满度h/D=0.55,管底高程为44.65m,地面高程为46.60m。求口径和管底高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