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生产论文

种苗生产论文

ID:38807233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种苗生产论文_第1页
种苗生产论文_第2页
种苗生产论文_第3页
种苗生产论文_第4页
种苗生产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苗生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园艺种苗生产》课程论文芦笋的育苗技术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专业:学号:中国·大庆2013年12月摘要:正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属百合科天门冬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以人工培植后采收的嫩茎为食。种植1次可连续收获10~15年,在管理好的基础上,寿命可达20年。近年来,芦笋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都十分紧俏、供不应求,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我国芦笋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特种蔬菜。关键词:芦笋育苗移栽石刁柏天门冬属发展前景龙须菜草本植物人工培植百合科特种蔬菜芦笋质地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蔬菜

2、,由于芦笋肉质洁白细嫩,口味香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无脂肪,清鲜爽口,因而盛行世界各国。经常食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心率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芦笋对心血管病、血管硬化、肾炎、胆结石、肝功能障碍和肥胖均有益。目前市场上的绿芦笋售价基本上在每市斤8元以上,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一、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要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前作是林地或葱蒜等,与芦笋同科作物的地块不宜作育苗地。同时,还要具备水浇条件和便于排水。二、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肥水条件好,透气性强的土壤

3、或沙壤土,翻地25公分,整畦,育苗,每亩芦笋需育苗地:种植白芦笋20平方米,种植绿芦笋30平方米,施复合肥3--4斤,施腐熟有机肥,土肥比为8:2。  三、育苗时间与方法根据气候条件不同,胶东地区以3月25号--4月1号左右进行弓棚育苗,如果晚上用草帘覆盖,可提前10天育苗,育苗期间应确保晚间温度 不低于5摄氏度。-4-四、育苗方法将地深翻25厘米左右,每亩施基肥3-5方,然后整平地面做畦,畦长10-15米,宽1.2米,畦垄高0.2米,耙平地面准备播种。种植1亩地白芦笋需种50g,育苗地20平方米,种植绿芦笋需种子75g,育苗地30平方米。五、选

4、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如优塔,163F1,斯大林等系列品种。六、浸种、催芽 芦笋种子皮厚坚硬,播前必须先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种子先用清水漂选,漂去秕种和虫蛀种,再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2小时,消毒后将种子用30-35℃,温水浸泡48小时,浸泡期间每天换1-2次,然后置于25-28℃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并每天用清水

5、淘洗2次,当种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七、播种  播种前营养钵育苗畦或露地苗床浇透水,水渗后撤一层薄土,露地苗床按10厘米株行距划线,或用刀切深10厘米见方的土方,取发芽的种子一粒播种在方格的中央或营养钵中央,覆药土2—3厘米,播后覆膜,露地也可撤播或开沟条播。  八、苗床管理  1、温度:芦笋发芽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最低温度不低于8℃,最高不超过30℃,-4-超过30℃及时放风。并逐渐加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自然环境。当幼苗地上茎3条以上时,即可定植。  2、水肥:出苗前苗床土要保

6、持湿润,否则应及时浇水,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及时浇水。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可随水浇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如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沼液,也可随水施入尿素及氯化钾等,苗期追肥2—3次,使苗在生长后期能充分积累同化养分培育壮苗。  3、中耕锄草:出苗后,立即将地膜揭除。撒播的齐苗后要疏苗,保持苗距7—10厘米。育苗期间要勤锄草,及时中耕松土。适当培土,使鳞芽发育粗壮,防止苗株倒伏。当幼苗达到定植苗标准时即可定植。定植标准是:苗高0.3米左右,有3根以上的地上茎及地下贮藏根5条以上。七、 防治害虫若畦内发现有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时,用0.5千克的乐

7、果拌细土7.5kg,调匀后撒在畦面上,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幼苗期有蚜虫危害时,可喷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当芦笋幼苗出齐后,应及时消除杂草。苗期可适当追施复合肥或尿素每10平方米施0.5千克,撒匀后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效,当幼苗达到定植苗标准时即可定植。八、定植定植标准是:苗高0.3米左右,有3根以上的地上茎及地下贮藏根5条以上。1.定植期。定植时间一般是5月下旬-6月上旬。2.定植密度。开沟定植,行距1.2~1.5米,株距25~30厘米,密度1500~2200株/亩。-4-3.定植方法。按株距25~30厘米将苗定植在沟中间,根茎盘距

8、地面10厘米。地下茎与沟的方向一致,当天起苗当天栽植,定植后马上浇水。4.定植后管理。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定植1个月后结合浇水,追施提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