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石与大禹精神

弹子石与大禹精神

ID:38806646

大小:18.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弹子石与大禹精神_第1页
弹子石与大禹精神_第2页
弹子石与大禹精神_第3页
资源描述:

《弹子石与大禹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弹子石与大禹精神千百年来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传颂,在权威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关于大禹治水有这么一段文字: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姒(sì)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一说名文命。鲧之子。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据后人记载,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不入。以后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见《辞海》1979年版第200页)。相传大禹治水时一年四季在外奔波,大腿掉了肉,脚上脱了毛,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住室简陋低矮,

2、穿着单薄,吃得粗糙。大禹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在中华大地上奋斗不息。(见《中华史画卷》2000年重印本第一卷第25页)。具体到重庆,相传大禹承父志受命继续治水,治水中,在重庆,与涂山女相识并相爱后,结为连理。但禹治水心切,新婚数日,即告别新婚妻子,到南方去治理九河,一去就十三年未归。 他调查山川地势,疏理百川,开凿河道,导大江之水入大海,导小河之水入长江,破三峡,引水出川。 而涂山女,一个人只能孤零零地站在江边盼夫归来,涂山女思夫心切,每天都到山下长江

3、与嘉陵汇流处一块巨大的礁石上盼望夫君归来。天天,月月,年年,日久年深中巨礁就与涂山女化为一体,涂山女竟化身为一块横卧满心的巨石。后世之人遂将涂山女所化之石叫作“呼归石”,也叫望夫石,或夫归石。   盘点一下重庆的大禹文化,本就是一个大禹遗迹颇多的地方,因禹“生于蜀,娶于巴”,而重庆人正是娶于巴之地,从而扬名天下。  还有与呼归石相联系的诞子石:  大禹治水功成以后,归家,却只见到的身化而为石的爱妻。在他痛切的呼唤下,巨石诞下儿子启,因石裂之生,故而名启。那块能产子的石头,就是诞子石。南岸至今有地

4、名弹(诞)子石,即启母石。可惜的是而今那块巨石,却不见了。只空留一个弹(诞)子石的地名,而且还讹传为弹子石,与大禹也好像脱离了血缘关系。  还有涂山女挥泪送禹治水的“三块石”现在仍然屹立在南岸涂山。 还有虎乳溪。启降生后,由于母亲是石人,也就没有母乳喂养。启因没有奶吃大哭,大禹把启放在一块石头上去为启找吃的。启哇哇大哭引来神虎为启哺乳。虎乳流成泉,泉流成溪,后人便称这溪为虎乳溪,把那岩石叫虎乳岩。在重庆的南岸区涂山,位于涂山寺山半处,今有地名虎乳溪。但溪水于近年间断了流。大禹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

5、一部辉煌的历史,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大禹精神。大禹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大公无私,忠诚勇敢,为民造福”的精神。   在禹之前,禹的父亲鲧曾用“湮”、“障”之法治理洪水,但历时九年无功而还,不仅没有治平水患,反而导致溃堤决坝的残局,造成更大的灾难,舜将鲧处死。在这种情况下,“于是舜举鲧之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当时,年仅十五岁的禹在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被处死的情况下,明知任务艰难,治水风险巨大,但仍然以为民造福为己任,勇敢挑起了治水的重担,勇敢面对洪水猛兽,开始了漫漫十三年艰

6、难备至的治水历程,支撑他的就是那份对人民对治水事业的忠诚。禹挑起治理洪水的重担后,矢志不渝,废寝忘食,努力工作,终获成功。史载“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结婚才四日就毅然回到治水工地,并且在治水十三年的漫长过程中,能够做到“三过家门而不入”直到治平水患,人民安居,没有“大公无私,忠诚勇敢,为民造福”精神是难以达到的 重庆南岸弹子石地区与大禹有着深厚的渊源,今天在重庆市南岸弹子石人民为大禹精神注入了的新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