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95902
大小:52.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老师给家长的建议(初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孩子的成才等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良性的学校培养加上孩子自身的努力。l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是在维护孩子自尊的前提下,以关切的心情和冷静的态度,运用适时恰当的方法给孩子指出“过失”的危害性及改正的方法,使孩子认识到父母是值得信赖的,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显现。l教育,可分为两部分,教和育。学校的工作是教,家庭的工作是育。哪一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孩子都很难优秀。这其中,又以家庭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为关键。l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不管孩子有没有遇到好老师,我们都必须先做个好父母l促进孩子学业,帮孩子一把——不懂数学、语文没关系,我们可以介绍他一些使用的学习方法。l初中阶段,和老师沟通有
2、窍门——如何把话说到点子上,如何引发老师对孩子的关注,都是有技巧可言的。l学校、老师顾及不到的地方,家长更得多操心——学校和老师不是万能的,父母的作用就是补其“不能”。l与孩子相处和沟通,需要讲究技巧——如何让孩子愿意听你说,真正的听你话,都是有窍门的。l对孩子的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更重要——学校教育更偏重于智商教育,家庭教育就应更偏重于情商教育。l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单靠学校一方,或者单靠家长一方都不能将这个任务做的完满,只有双方合作,互通消息,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才能对孩子在每一阶段的状况有一个精准的把控,保证孩子在求学过程中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l初中的孩子必须
3、管,但要管得有技巧。初中的孩子,管多管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管的有效。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正确的,孩子就没有教育不好的!l要孩子成才,他自身的因素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内部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外界因素: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培养。孩子的成才=良好的家庭教育+良性的学校培养+孩子自身的努力。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所处的学习阶段了解学校的长项和短项:理科、文科、外语、体育……了解学校每年的重点升学率:重点升学率,孩子的排名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了解学校的软件,老师的素质,优秀老师数量,老师的口碑。问:你了解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吗?你有他们的电话吗?你了解
4、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吗?如果家长对老师没有一定的了解,往往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一些偏见,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了解老师可以促进家校沟通,也是一个提醒老师注意孩子的巧妙方式。老师的教育观念:一,唯分数论:二,唯能力论只有了解老师的教育观念,我们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孩子更全面的教育。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做到互补。老师的教育方法:课本派,课外派。根据不同的派别引导孩子运用适合的方法跟上老师的步伐。课本派,课后自主了解课外知识。课外派,做好预复习工作,课上跟上老师的思路。了解老师对孩子的评价6家长的类型:1.科学明主型:对孩子精心培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信任尊重
5、,明主平等,循序善诱,启发开导,以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孩子有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孩子,有对孩子事事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有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其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让孩子直言不讳,敢于发表意见,又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循循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从孩子身心特点出发,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坚持正面教育,以身作则,并随时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不断自我完善。2.放任自流型:“只生不教,做名义父母”“树大自然直”方法:每天拿出点时间来想想孩子的事。想着想着就会不由自主的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和孩子交流,去和他一
6、起解决困难。3.你爱放纵型:对孩子的爱没有原则;对孩子一味忍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方法:少考虑些眼前,多着眼孩子的未来。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能力,有理想的人。4.眼里粗暴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铁不成钢”严字当头。方法:离开事件现场;事先提醒;深呼吸平静自己;理解孩子。你了解孩子吗?你知道孩子的优点是什么吗?他又有哪些缺点?孩子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她是很自信还是较为软弱,你是否非常清楚呢?孩子的习惯如何,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又有哪些不良的习惯?孩子的心理世界是怎样的,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初一阶段:只是奠定期,塑造崭新自我的开始。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
7、的时候缺少心理准备的人容易站不稳摔倒。需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学习,迈好第一步是当务之急。初二阶段:承上启下的一年,初中的分水岭。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决定危急存。难度加大,课程加重。初三阶段:冲刺阶段,必须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和谐型:小事放手,大事掌控对抗型:寻找外援、改变自己的方式,共同努力。误会型:“与孩子无共同语言,拒绝沟通”根据孩子的爱好找话题;改用写信、短信等其他沟通方式。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每个孩子的优秀都离不开家长的用心,家长的付出与孩子的优秀是成正比的。倘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毫不关心,却希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