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

《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

ID:38771751

大小:4.22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6-19

《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_第1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_第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_第3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_第4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中型沼气工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中型沼气工程设计和建造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范围和内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沼气民用:集中供气--炊事沼气供热:锅炉沼气发电:2(1)总固体(totalsolid,TS):又称干物质,是指原料中除去水分以后剩下的物质。(2)挥发性固体(volatilesolid,VS):原料中总固体中除去灰分以后剩下的物质。(3)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指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强酸溶液中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化的氧量,用CODCr以一般写成COD,其单位为mg/L。(4)生物需氧量(bioc

2、hemicaloxygendemand,BOD):指在有充足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其单位为mg/L。COD和BOD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用来表示水中有机物浓度的指标。BOD/COD的值称为可被生化指标,用来衡量废弃物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化学法进行处理。比值越大,表示越容易被生化处理,一般认为BOD/COD>0.3的废弃物才适用于采用生化处理。基本概念——(1)常用反映原料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厌氧处理方法的很多,按消化器的类型分,可分为常规型、污泥滞留型和附着膜型。常规型消化器包括常规消化器(也称常规沼气池)、完全混

3、合式消化器(也称高效消化器)和塞流式消化器(也称推流式消化器)。污泥滞留型消化器包括厌氧接触工艺、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折流式反应器等。附着膜型反应器包括厌氧滤器(AF)、流化床(FBR)和膨胀床(EBR)等。常规型消化器一般适宜于料液浓度较大、悬浮物固体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污泥滞留型和附着膜型消化器主要适用于料液浓度低、悬浮物固体含量少的有机废水。基本概念——(2)厌氧消化器的分类:厌氧处理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国内在养殖场应用最多的还是完全混合式消化器和UASB工艺两种:完全混合工艺可使畜禽粪水全部进行

4、厌氧处理,优点是处理量大,浓度高,产沼气量多,便于管理,易起动,运行费用低;缺点是需消化器容积大,投资多,后处理麻烦。一般适宜于以产沼气为主,有使用水肥习惯的地区。UASB工艺是先将粪水进行分离,只处理有机废水,优点是需消化器容积小,投资少,处理效果好;缺点是产沼气量相对较少,起动漫,管理复杂,运行费用稍高,一般适宜于以废水达标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的地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有反应区、沉淀区和集气室三部分组成。废水从污泥床底部进入,与污泥床中的污泥进行混合接触,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较强烈的搅动,在污泥床上部形成悬浮污泥层。气

5、、水、泥的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内,沼气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气室而被有效地分离排出;污泥和水则经孔道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在重力作用下,水和泥分离,上清液从沉淀区上部排出,沉淀区下部的污泥沿着斜壁返回到反应区内。在一定的水力负荷下,绝大部分污泥颗粒能保留在反应区内,是反应区具有足够的污泥量。UASB设计主要考虑的几个参数:(1)废水水质厌氧污泥的颗粒化:COD含量;总固体浓度TSS高蛋白,高脂肪含量的废水:消泡设施和装置(2)反应器容积负荷废水浓度、不溶性COD比率、出水TSS浓度确定能否采用UASB。表7-5,7-6UASB容

6、积负荷推荐值P176(3)水流上升速度主要取决于反应器的进水流量和反应器的水平截面积。允许出现短时间6m/h和2m/h的高峰值。(4)反应器容积和其他尺寸Vn=QS0/LorgVn:反应器液体部分的有效容积,m3Q:进液流量,m3/hS0:进水COD浓度,kgCOD/m3Lorg:反应器有机负荷率,kgCOD/(m3.d)VL=Vn/EVL反应器液体部分总容积;E:有效系数,在0.8~0.9之间选取。HL=VL/AHL:反应器液体部分高度:HT=HL=HGHT:反应器总高度,m;HG:反应器集气部分高度,m。(5)布水器保证污水和污泥之间充分接

7、触,一般采用多点进水方式。布水点数量的设计:表7-8UASB反应器布水点数量的计算依据。进水方式设计:分为连续进水和脉冲进水(6)三相分离器功能:1.收集从分离器下的反应区产生的沼气;2.使在分离器之上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目前所采用三相分离器多为专利产品。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优点:(1)除三项分离器外消化器结构简单,没搅拌装置及填料;(2)长的SRT及MRT使其实现了很高负荷率;(3)颗粒污泥的形成使微生物天然固定化,增加了工艺的稳定性;(4)出水SS含量低。缺点:(1)需要安装三项分离器;(2)需要有效的布水器,使进料能均匀布于消化器底部;(3

8、)进水要求低SS含量;(4)在高水力负荷或高SS负荷时易流失固体和微生物,运行技术要求较高。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1986年由荷兰派克公司研究成功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