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

ID:38766840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5杜甫诗三首主备:孙老师审核:文老师使用时间:2015-9-22一、教学目的: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4.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三、教法与建议1、用3课时完成教学。 2、反复诵读,然后引导学生步感知诗意,赏析名

2、句,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及作用,感悟诗歌思想感情。四、学法与要求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散读等。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意,最终实现美读课文。五、教学过程:《望岳》【活动1】检查预习1.给加粗字注音。(1)岱宗夫如何 岱()  (2)决眦入归鸟 眦()(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 钟:(2)阴阳割昏晓 阴:     阳:(3)会当凌绝顶 会当:    凌:(4)浑欲不胜簪 浑:(5)荡胸生曾云      曾:【活动2】阅读赏析《望

3、岳》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

4、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秀美(),山势之高峻()。(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①唐朝盛世。 ②

5、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③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3、学生齐背《望岳》。《春望》一、导入以本诗的写作背景导入写作背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6、二、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读顺(1)老师朗诵《春望》,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请注音:溅()抵()搔()簪()(2)全体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请写出你觉得难写的字:(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4)教师再次范读,学生循声低和,划出全诗的节奏2.理解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写在以下空白处3.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把握物境。(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字词想像单个形象,根据句节想像群体形象,根据全篇想像整体形象。)(1)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

7、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2)提问: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言之成理即可)(3)学生想像

8、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4)引导学生把握全篇,想象整体形象。4.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提示语: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情感。提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