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

ID:38765311

大小:39.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多角度描写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2.学会多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写作练习中。【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多角度观察的方法,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观察下列两幅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角度(或按什么顺序)去观察的?图一图二小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处景物,我们往往能够更充分地发现景物的一些不同特点,捕捉到景物一些与众不同的美。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二、品味经典,借

2、鉴写法多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很多,如定点观察、多维描写;移步换景、有序描写;调动感官、细腻描写;正侧结合,烘托映衬;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前面三种方法。1.定点观察、多维描写。①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微视频,感受一下江西庐山风光。视频中引用了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想一想:苏轼的观察点在哪里?他是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庐山的?学生讨论、交流。观察点:庐山中;观察的角度有:正面观察(横看成岭)、侧面观察(侧成峰)

3、、远望、近观、仰视、俯视(远近高低各不同)。②再来读一个片段,请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展开观察,并作细致描写的?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交接处迎面挡着一道屏风似的山影。——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点出来的。(柯灵:《桐庐行》)③教师小结:像苏轼、柯灵这样,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作细致描写。这种观察方法就叫做:定点观察。2.移步换景、有序描写。

4、阅读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选段: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①作者的观察点是怎样变化的?从什么词语可以看出来?作者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的?②学生讨论、交流。观察点:洞口→洞里(走进去);观察角度:洞口(仰视、平视);洞里(先中间,再周围,最后观察头上方)。③教师小结:像叶圣陶这样,随着脚步移动,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

5、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或者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这种观察方法就是移步换景。写游记散文经常用到这种方法,比如说写《爬云阳山》、《游茶祖公园》等,都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依次描写各主要景点。3.调动感官,细腻描写。阅读朱自清《春》选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

6、星星,还眨呀眨的。①这段文字调动了哪些感官,来描写春花的美丽?②语段中写实景的句子有哪些?写想象之景的语句是什么?③这段文字在多角度观察、描写景物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小结归纳: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甚至可以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一、片段写作,牛刀小试。现在正是吃枇杷的季节,请试着写一段话描写枇杷。1.请同学说说你看到的枇杷是什么样子的?用手触摸时感觉怎样?用鼻子闻时有什么气味?味道怎么样?2.调动各种感官,写一段话描写枇杷。3.练

7、习讲评。二、课后写作,巩固提升。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你的家乡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不少于600字。【写作提示】1.先确定所写之景,是秋天的全景,还是某一处局部景物;再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的不同侧面,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2.观察之后想一想:对景物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写?3.写完之后想一想: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写?角度是否可以更加多样?感受是否可以丰富一些?再作一些修改。附录:家乡的

8、秋天图片10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