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基本技法

烙画基本技法

ID:38760922

大小:37.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烙画基本技法_第1页
烙画基本技法_第2页
烙画基本技法_第3页
烙画基本技法_第4页
烙画基本技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烙画基本技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烙画基本技法 构图  烙画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在构图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之”字是左推右让、“甲”字是上重下轻、“由”字是上轻下重、“则”字是左实右虚、“须”字是左虚右实。种种法则,使我们在研究、学习烙画构图时有了较为明晰的思考方向。布势  烙画是很讲究布势,即所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质”。有的画虽然技术上很精到,但看上去却杂乱无章,这正是对“势”的把握不够所致。如吴昌硕的《错落珊瑚枝》,主要的枝干和树叶构成大势,单独下垂的小枝构成小势。画中的局部形象越多,势的把握也就越复杂,越难以控制

2、,同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势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横势、竖势、曲势、斜势、团势、放射势。主宾  画面的构成要有主有宾,更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营造—个构图中心,从而达到最充分地表现主体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主体居前、主体居中、主体居大等。取舍  形象素材过多会使画面繁杂哕唆,画蛇添足,削弱主题;过少则又不足以说明主题。取舍是相对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么、舍什么,要根据绘画风格和画家的个性追求具体分析,没有硬性的规定。下面结合具体图例来说明,梁楷的《太白行吟图》。此作构图中除了主体人物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衬托物象的呼应或说明,强化了李白胸怀天下又傲视

3、权贵的人格品质及飘然欲仙的浪漫主义情怀。这时加什么似乎都多余,用抽象的虚化处理和“行吟”二字点题,足以将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疏密  密就是凝聚,是画面物象和线条的集中处;疏则反之。一幅画的构图,所画各种物象及线条的安排应该有疏有密。从而产生有节奏、有弹性的艺术效果。“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清人邓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画面中“疏”与“密”的关系。如徐悲鸿的《泰戈尔》人物衣纹线条疏松,谓之“疏”;而背景则以较密集的枝叶加以衬托处理,谓之“密”。“疏”得不当,会使画面凌乱、松弛、没有精神;“密”得不当,会使画面板结、沉闷、滞重无光。要么以

4、点为密,以面为疏;要么以面为密,以点为疏。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关键的是要敢于和善于“疏”和“密”。“疏”有赖于“密”的安排,“密”有赖于“疏”的衬托,应该强调两者的差距,形成疏密的强烈对比,这样画面才会有生气。虚实  太虚则画面会感觉太空,稀软无力,轻飘而无所归依,必须以实补之定神;太实则又会造成画面凝重阻塞,难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虚来调节缓冲。应以淡者为虚,浓者为实。疏者为虚,密者为实。动者为虚,静者为实。轻者为虚,重者为实。次者为虚,主者为实。白者为虚,黑者为实。潘天寿说:“吾国绘画,向以黑白二色为主色,有画处,黑也,无画处,白也。

5、白即虚也,黑即实也。虚实之关联,即以空白显实有也。”远者为虚,近者为实。少者为虚,多者为实。开合  一幅画的章法常以“开合”作为构图布局。所谓开合,也叫“分合”。“开”即是开始,“合”即是结尾的意思。开与合在画面上是—对矛盾的统—体,犹如用笔,起笔为开,收笔为合;一幅画中没有开、合也不行。如齐白石的《松鼠葡萄》,自上而下展开的葡萄决定了画面的起笔和走势。这个起笔之处即为开;葡萄藤至下方微微上仰,有收的感觉,一只松鼠更像—个结尾的句号,收住画面的走势,称之为合。—幅画中有贯穿全局的大开合,同时还有若干小开合。小开合要服从大开合的指向,并

6、起到丰富画面构成的作用。有开势就要有收势,只有开合处理得好,画面才具有完整性。空白  空白在这里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同形体、线条、色彩—样,构成画面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所谓“笔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传统葫芦烙画差不多都留有空白。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如钱杜的《人物山水图》册页中,小船周围的空白代表水。图中的“空白”只能被联想为“水”,而不可能引起水以外的任何其他的形象联想。葫芦烙画对空白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般有如下几种存在方式:表示天、地的地方。如唐寅的《秋风纨扇图》。

7、有云雾和水流的地方,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于繁密的地方。如原济的《游华阳山图》,松石丛林茂密之处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使画面虚实相生、透气灵动。主体周围。如郎世宁的《松鹤图》,作为画面主体的白鹤以及上部的松针的周围留出空白,以突出主体。不画背景.如《太白行吟图》。形式美的需要。如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作者有意识地用空白挤出线状形体,构成竖构图中的横向趋势,层层推开,形成苍秀雅逸的高远意境。对比  画面上几乎所有构成因素都和对比有关,都要注意它们的大小、长短、远近、高低、刚柔、动静、明暗、曲直的变化。对比在构图中的表现:疏密对比,如任

8、熊的《花卉图册》,大片花叶居于左上角,镇住画面,一枝“牵出”小鸟,疏密安排有致。虚实对比,如樊晖的《溪山远眺图》。聚散对比,如齐白石的《丝瓜青蛙》,画面上方的丝瓜、藤、叶聚在一起,下面的青蛙散处开来,使画面构成丰富而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