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59507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中国就业基本状况及解决青年就业的几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就业基本状况及解决青年就业的几类措施頼香萍07国贸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一、人口与劳动力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2.92亿(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16岁以上人口为 99889万人,其中城镇42375万人,农村57514万人;经济活动人口7607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6.2%。16岁以
2、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技术工人中,初级占61.5%,中级占35%,高级占3.5%。二、就业总量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4432万人(见图1),其中城镇25639万人,占34.4%(见图2),乡村48793万人,占65.6%。1990-2003年,共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5万人。三、就业结构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90-200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8.5%提高到29.3%,从业人员达到2180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
3、稳定在21.6%,从业人员达到1607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60.1%下降到49.1%,从业人员为36546万人(见图3)。从城乡就业结构看,1990-2003年,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73.7%下降到65.6%。从不同经济成分就业结构看,1990-2003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减少3470万人,为6876万人;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增加3596万人,为4267万人,占同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46.5%;各种外商投资和多种形式经济,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钟点工、弹性工作等各种就业形式迅速兴起
4、,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四、失业率近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003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2004年,中国政府确定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五、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1990-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0元增长到8472元,增长4.6倍,实际增长1.6倍;农村居民人均
5、纯收入由686元增长到2622元,增长2.8倍,实际增长77%中国促进青年就业的主要措施中国的青年劳动力参与率较高,15-19岁年龄组为65%,20-24岁年龄组为91%,25-29岁年龄组为94%,30-34岁年龄组为95%。同时,青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虽比其他年龄组较高,但绝对水平仍很低。近年来,青年失业人员开始增加。目前,16至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69.7%,其中,16至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6%,25至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4.1%,青年求职者已经占到主体。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有明显的区别
6、。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成为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5.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占了总求职者的27.5%;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为27.1%。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2002年12月底,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约为116万人,就业率约为80%。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目前为70%。另外,在就业市场化、就业方向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也表现出更加灵活多样的特点,出现了自我创业、择机就业、自由就业、灵活就业、弹性就业等就业方式。中国促进青年就业的主要政策包括:积极推进劳动预
7、备制度,加快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劳动制度。这项制度把加强对新生劳动力的培训同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调节结合起来,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同促进他们实现就业较好地衔接起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所有新生劳动力普遍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未经必要的培训不得就业。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
8、业生。劳动预备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职业培训资源,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开展对劳动预备制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2)实行就业准入控制,劳动预备制人员培训或学习期满,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就业。(3)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参加劳动预备制人员培训所需经费,原则上由个人和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