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53182
大小:392.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18
《2014《高考总复习》第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点精析考点一社会发展的规律►基础梳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___,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___,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风俗习惯等。物质方面精神方面(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________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存在的
2、发展。③社会意识具有__________,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辩证统一相对独立性对点练习1.“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小悦悦遭遇路人冷漠对待之后,北大副校长这段微博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突然火爆网络。“校长撑腰体”的火爆说明()A.先进的思想意识只能出现在先进的社会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C.社会意识的变化毫无规律可循D.各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解析:“校长撑腰体”突然火爆网络,体现了人们需要传统美德,是对目前社会上道德缺失现实的反映,故D项符合题意。A项
3、违背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B项错误,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应该是先进的社会意识;C项“毫无规律可循”错误。答案:D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______;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应该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________的变革和更替。基础社会形态(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①生产方式中,______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
4、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最终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生产力对点练习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说明的哲理是()A.生产工具决定社会的性质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解析: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马克思的话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C、D三项与题意不相符,故排除。答案:B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
5、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________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和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________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阶级社会的发展可以采取革命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改良的方式。至于到底采用什么方式,要看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程度,看阶级之间利益冲突的激烈程度,还要看具体的历史环境。(3)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它们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采取______的方式加以解决。经济基础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改革对点练习3.“
6、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启迪我们()A.生产关系总是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C.只要解放思想,就能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解析:材料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故B项符合题意。A项“总是”错误;C项“就能”说法绝对化;D项“就能促进”说法绝对化。答案:B►深化拓展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7、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2)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经济潮流引导者的顺德,也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向标——1992年成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县”,将5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8个;20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