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51221
大小:121.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18
《中国建筑史要点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建筑史讲义郭江泳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基本内容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一、重要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代表,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时期)--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方式郑州大河村F1-4遗址(仰韶时期)--木骨泥墙的典型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出现白灰抹面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址—”吕”字形平面,前堂后室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最早的神庙遗址二、小结1。建筑类型:A。住宅、祭祀建筑(神庙、祭坛)、墓葬、窑址、城市2。建筑结构:A。木骨泥墙建筑B。干阑式建筑3。建筑材料:A。土
2、木为主B。白灰抹面:白色含石灰的面层C。土坯砖,夯土墙4.平面布局:A。单体建筑复合平面:龙山文化“吕”字形,前堂后室B。女神庙的多重空间沿轴线组织C。建筑已经有了“群”的概念 大青山祭坛遗址第二节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前771)一、重要建筑实例: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庭院商,郑州商城,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商,偃师商城,三重城,最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商,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遗址,最重要的晚商遗址周,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周,湖北圻春干栏式建筑,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二、小结1.建筑类型:宫殿、宗庙
3、、住宅、城市2.建筑结构:土木混合结构体系3.建筑技术:瓦,陶水管,斗拱,4.空间观念:等级,中央与四方5.空间组织方式:庭院、中轴线、夯土台基第三节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20)一、春秋战国至秦1.城市建设高潮2.高台建筑兴盛:秦咸阳宫3.大型工程多:秦始皇陵与长城4.技术进步:A.筒瓦和板瓦广泛使用,B.砖的出现C.铁制工具的使用D.金属构件的使用5。《考工记》二、汉1。木架建筑渐趋成熟2。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很大发展:四川雅安高颐墓阙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1. 新建筑类型:佛寺佛塔石窟A.北魏洛阳永宁寺B.现
4、存最早的佛塔: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密檐式C.最早的石窟: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其次,敦煌莫高窟由西往东,由北往南:太原天龙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南京栖霞山千佛岩2. 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有重大发展3. 高坐具对建筑空间的影响第五节隋唐五代(581~960)以唐代的发展为代表。1.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隋大兴-唐长安2.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唐长安大明宫,唐乾陵3.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大明宫麟德殿4. 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 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6.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第六节宋辽金(960-1271)1.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根本变化:北宋东京2. 木架建筑
5、采用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3. 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正定隆兴寺4. 建筑装修和色彩有很大发展5. 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第七节元明清(1271-1911)一.元(1271-1368)1. 宗教建筑兴盛2. 大木技术突变:山西洪洞广胜下寺正殿 二.明(1368-1644)1.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2. 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3. 木结构形成新的定性的木构架4. 建筑群布置更为成熟:明孝陵和明十三陵5.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三.清(1636-1911)基本因袭明代。1. 园林达到极盛期2.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承
6、德外八庙3.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4. 简化单体设计5. 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相关概念1。木骨泥墙:墙体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2。干阑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特点是底层架空。3。《考工记》:齐国官书,记载西周之事。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我国现知最早述及建筑的专门文献。第二章城市建设■基本内容第一节概况一、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二、各时期的城市形态也随这三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2.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3.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
7、唐。4.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三、中国古代城市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对于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往往派遣亲信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2.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着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3。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4。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5。我国古代对都城绿化很重视6。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提高,城市防火问题也突出起来7。城市排水处理历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