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

《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

ID:38745830

大小:341.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18

《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_第1页
《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_第2页
《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_第3页
《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_第4页
《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像的调整与校正》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图像的调整与校正图像一般应从层次、颜色、清晰度三个方面进行调节。一幅图像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较好的话,则从印刷复制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幅符合质量要求的图像。层次调节就是处理好图像的高调、中间调和暗调,使图像层次分明,各层次保持完好,并显现清楚。颜色调节就是把图像中的偏色纠正过来,使颜色符合原稿或审美要求。清晰度强调是要把细节表现出来,使图像看起来清晰。第一节图像层次复制与校正1.基本色、相反色①基本色和相反色指的是一系列颜色,并不是指某一个颜色②黑色或灰色是彩色的相反色。③具体来说:Y色系列:基本色Y色,相反色C,M;M色系列:基本色M色,相反色C,Y;C色系列:基

2、本色C色,相反色Y,M;R色系列:基本色Y,M色,相反色C;G色系列:基本色Y,C色,相反色M;B色系列:基本色C,M色,相反色Y。K色是Y、M、C、R、G、B六类颜色的相反色。色相环﹡①提高基本色,降低相反色在调节图像颜色时,总是想把颜色调节得鲜艳些,即提高饱和度。或把相反色降低,其灰分也随之降低,饱和度就提高了。﹡②调节图像时一般情况不要使用选择区因为选择区可能会使调节结果出现明显的界限,破坏了图像的均匀过渡。选择区作调整后所出现的一个硬边,图像显得极为不自然。2.颜色宽容度人眼感觉不出的色彩差别范围叫做颜色宽容度。﹡实际上人眼对各种颜色的宽容度是不同的,根据

3、人眼对颜色宽容度大小的差别,针对图像中不同的颜色要区别对待。二、图像层次的校正工具1.可编辑的曲线调整工具①允许对任何原始图像数据作任何方式的映射处理②曲线段平均斜率大的区域层次拉开,平均斜率小的区域层次压缩。③控制方式:自由曲线方式和Gamma曲线方式。Gamma曲线方式使用曲线上的控制点来控制按指数规律变化的曲线,符合对图像印刷出版物的一般处理要求,并能够较方便地对印刷适性进行补偿操作,在印前处理中一般都是使用后者。④Curves曲线调整各类图像层次的应用注意:层次调整应在混合通道中2.直方图工具与色阶工具①由图像阶调组成的柱状图表,从白到黑的所有阶调通过沿着

4、直方图底部的阶调灰级轴依次显示,在哪一阶调上的条柱越高,图像中该阶调的像素就越多。②利用直方图来分析图像的层次分布和明暗关系是非常直观有效的。③调整图像明暗极点和中间调的调整按钮(小三角形)。利用它可以直接改变极点位置,而通过对中间调按扭的调整实际上是改变了图像的Gamma值。3.滴管工具当作极点和中点的设置工具使用。以曲线工具中的滴管工具为例,其调整原理如图所示,它调整曲线中映射曲线的黑白场的极点位置,而极点之间的映射关系按极点之间连线形成的线性关系进行调整。①首先对明暗滴管本身定义颜色值,再用定义颜色后的滴管点击图像中重新选定的极点的像素区域。这时被选像素原来

5、的颜色值就会被滴管颜色值所取代,而图像中其他颜色值作为按上述的调整原理进行整体的线性变换。②确定定标数据时,应该根据原稿的阶调层次状况、印刷复制的特点。4.亮度∕对比度(1)亮度主要是改变图像整体的明暗层次。①当输入值是负数时,则图像整体变暗,如同在整个图像上蒙上一层灰;当输入值是正数时,则图像整体变亮,相当于将图像整体减薄了一层。②若对话框中输入值过大或过小,图中很暗或很亮的地方会出现层次并级的现象;③一般用于原稿曝光不足或过度的调整。(2)对比度主要改变图像色彩灰度的反差。①当输入值是正值时,则图像亮调部分网点百分比减小,而暗调部分的网点百分比增加,使得图像的

6、对比更加强烈;当输入值为负值时,则图像亮调部分网点百分比增加,而暗调部分的网点百分比减小,使得图像的对比减弱。②对比度的调节将损失图像的亮调部分和暗调部分较多的细节层次,一般用于细节要求不高,而只求高反差特殊效果的图片。三、层次校正1.图像的层次层次的两个方面:一是亮度层次,也就是在中性灰色的成分上来表现。它反映了一个图像的明暗细节,构成了图像的结构骨架,是层次的基础。在这个明暗结构的基础上添加颜色就形成了饱和度不同的各种彩色,从而产生了更加丰富的细节结构,也就是鲜艳程度。二是要求图像的层次有一个较合理的分布,以最大限度地表现图像中最重要的细节。2.与印刷过程有关

7、的层次校正①黑白场定标点:印刷类与非印刷类﹡层次压缩的过程或层次拉崭的过程②网点增大的补偿校正③优化视觉效果的层次校正﹡层次是针对灰色成分而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