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

ID:38724740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_第1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_第2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_第3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_第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策略【摘要】本文阐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导、结合问题教学法的精髓,提出以问题式任务驱动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关键词】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信息素养及基本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任务的完

2、成来构建认知、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和内化伦理。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达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结合自身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笔者尝试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的策略。一、以问题教学法和任务驱动的结合为前提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I)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

3、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和协作,在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获取信息,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并以作品展示等方式对问题解决和学习成果进行表达。问题教学法以获取知识方法为前提,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解决问题的准确、快速和有效把握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

4、动的主体;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其中的任务既蕴涵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涵了学生应该获得的能力训练。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任务驱动与问题教学法有交叉关系。这个交叉点,就是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法。6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取问题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两者之长,构建一个“创设情景、激

5、发问题,导入任务——指导探究、实践任务,解决问题——延伸拓展、提出新问题,升华任务。”全新模式。运用这种问题探究和任务驱动的螺旋式上升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问题式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二、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策略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不是简单地把任务等同于问题。是让学生用问题引出任务,用任务解决问题,最后用新的问题升华任务的过程。两者是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问题式任务驱动就需要建立如下的策略:(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是有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弹性,宽松的教学管理,积极质疑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6、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学的指导者,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提出不当或错误问题时,需要对学生尊重、鼓励,引导其正确认识。对胆怯的学生要积极鼓励,在关键处点拨,为其树立信心、勇气,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一堂课才能达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要求。例如在省编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让介绍不再平凡》一课中。课程内容是PowerPoint的首次接触,我提出的任务是让学生制作一个有关自己个人爱好介绍的幻灯片。在课堂导入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爱好。发现学生自己对爱好的思维定义仅仅局限于一些相关学科,说的是关于

7、电脑、英语、科学、花卉等,不但没有很好地发散学生自己的思维,而且课堂的气氛也有点沉闷。我就自己举例子说:我的爱好有睡觉、吃东西、看星星等等。学生一下子呆住了,认为这些也可以算是爱好啊。于是,学生就很踊跃地讲起自己的爱好,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活跃,学生的思维被开放出来了。之后,我与学生的各种交流也很流畅的进行,任务的提出和完成效果非常得好。假如没有我举例子贴近学生的思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有打击,之后的课堂教学就不容易开展,教学质量就会打折扣。只有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其间的交互交流才能够激发起学生本身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分调动起课堂的积

8、极性,逐步树立起学好信息技术的自信。这是实施问题式任务驱动的基本前提。(二)具备完善的问题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