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

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

ID:38714820

大小:2.34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18

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_第1页
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_第2页
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_第3页
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_第4页
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怀矿隐蔽治灾普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怀远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根据2016版煤矿《煤矿安全规程》第三十二规定及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安全矿长为副组长,以生产矿长、机电矿长以及地质、测量、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6年11月28日至11月29日,在我矿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矿井概况怀远煤矿位于高县文江镇桂花村境内,距文江镇约1.3km,为五证齐全的生产矿井,井田面积1.2409平方公里,由八个拐点坐标圈闭而成,开采深

2、度+500m~+200m。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三个进风井口,两个回风井口。即+350m主平硐、+347m副平硐、+400m安全平硐为进风平硐,+413m东风井、+394m西风井为回风井。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小组组成组长:何模云副组长:华天洪李西元成员:杨天宝吴宣兵易帮富何雪双杨朝春杨朝友何均海王仕江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

3、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成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三、地质构造、地层产状以及煤层赋存条件普查情况181、矿区地层矿区及附近主要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为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和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各地层岩性特征由新到老分述如下(见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8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沟谷,坡地,为基岩氧化残坡积物,厚度一般0-20m,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飞仙关组(T1f):岩性由暗紫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细粒岩屑砂岩、

4、粉砂岩组成。根据其中的灰绿色泥岩薄层及岩石组合特征分为四个岩性段:第四段(T1f4):平均厚154m,以灰色、黄色薄层、中厚层状灰岩组成,夹灰岩、泥岩和粉砂岩,由于抗风化能力弱,常被侵蚀成残丘。顶部与嘉陵江灰岩接触处有一层全区发育厚约1m的紫红色泥岩。第三段(T1f3):平均厚168m,以紫红色薄~中层状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紫灰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底部灰绿色、灰紫色泥岩、粉砂岩互层,含钙质结核及条带。第二段(T1f2):平均厚271m,为紫色、紫红色薄层~中厚层粉砂质泥岩,间夹生物碎屑灰岩及薄层泥灰岩,中上部分三层厚约10~30m的灰深色粉砂岩。第一段(T

5、1f1):平均厚88.7m,以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砂质泥岩、泥为主,夹同色粉砂岩,底部含大量网状方解石脉,为全区普遍发育的标志层。宣威组(P2x):为一套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全组含煤层4~10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B2+3+4、C5煤层,其余煤层为不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全组厚约130.98~162.91m,平均厚约128m。根据煤系的含煤情况及沉积旋回,煤系由下至上可分为三段,分别对应三个煤组,现分述如下:第三段(C煤组,P2x3):灰色、黑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灰色细砂岩互层,夹粘土岩,炭质泥岩及煤层。含C1、C2、

6、C5三层煤,C5煤层为可采煤层。岩段厚一般为33m。第二段(B煤组,P2x2):灰色厚层状细至中粒岩屑砂岩、泥岩、粘土岩、高岭石粘土岩,夹B1、B2、B3、B4煤层,含肾状菱铁矿结核,底部为K6砂岩,岩段一般夹B2、B3+4三层可采煤层,厚一般40m。第一段(A煤组,P2x1):以浅灰色、深灰色粘土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中厚层状细粒岩屑砂岩和多层菱铁矿,不含可采煤层,厚度一般为55m。2、地层产状⑴褶皱18矿山位于珙长背斜西北缘的次级褶皱腾龙背斜西侧倾伏端南北两翼。地层走向38~100°。宣威组地层因腾龙背斜向西倾伏而大部分已被飞仙关组地层覆盖于地表之下。腾龙

7、背斜为一北翼倾角45~65°,南翼倾角45~60°,轴向40~50°,向西倾伏的不对称背斜,倾伏角10°,全长15km,西部倾伏于高县南广河西侧附近。⑵断裂区内背斜轴附近断裂较发育,且受褶皱控制,在褶皱转弯处或起伏较急剧处断裂较为发育,在岩层倾角变化较大的地段隐伏断层发育。在矿井范围内地表共发现断层8条,其中正断层4处,逆断层3条,平移断层1条,其中F2、F6两条断层对煤层破坏较大,尤以F2断层纵贯全区,使煤层造成重复,给该矿井增添了较多的上山储量,其余断层因断距较小,对煤层储量影响不大。矿井内隐伏小断层较多,给开采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但对矿山储量影响不大。①F

8、2断层:为走向逆断层,由东至西纵贯全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