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04488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17
《洪水传说与夏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洪水傳說與夏禹、共工關係之新蠡測洪水傳說與夏禹、共工關係之新蠡測胡仲權嶺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壹、緒 論研究中國的古傳說,本身有其不易釐清的困難,因為這些傳統作品往往與古史的記錄錯雜在一起,卻不是古史的原貌,欲藉神話以了解古史的真相,與欲藉古史了解傳說的內質一般,都是荊棘重重,披斬不易,更有甚者乃是古人對於這些古傳說的處理方式此處之古人指古傳說產生並記錄以後看見這些記錄之人,所謂處理,則是指這些人對於這些古傳說的修改後再次的創作與傳播而言。,致使同一類的古傳說出現了不同觀念系統的子傳說此指古傳說的分化現象而言,即以一傳說為母傳說,而視由此母傳說衍生的其他
2、傳說為子傳說,由於子傳說可能只是藉用母傳說的某一部份做材料而已,其本身自有其結構的方式,因此,有可能與母傳說來自不同的觀念系統。,而產生了種種混淆錯亂的情形,此情形也同時使古傳說的研究陷入了另一層迷思之中。站在民間文學的立場,母傳說經過點竄再造的現象,乃是其必然衍生的過程,但是,站在研究民間文學的實際工作上來看,卻也的確是造成研究者極端困擾的主因之一,除此之外,近世某些學者的研究意圖與方法,也是造成此類問題愈趨複雜化而產生困擾的新原因有些學者或出於個人宗教的信仰,或出於心理上強烈的意圖,硬將些模糊的概念與形似質異的不同材料加以媒合,其結果自然更加混淆錯亂。。誠
3、然,古傳說的研究有如此多的疑難與困惑,卻並不表示此類的研究工作窒礙難行,近世出土的各種地下資料,對於古傳說的研究有了莫大的幫助,事實上,藉助這些資料而產生的各類研究也的確成果斐然,而如何在這些成果之上,對尚未釐清的疑點加以論斷明白,則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本文所欲探討的,是古傳說中有關洪水傳說的問題;所謂關係,乃指有關共工和夏禹於洪水問題中彼此的相生問題與族群體系。在研究方法上,將首先針對洪水的性質與起200嶺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洪水傳說與夏禹、共工關係之新蠡測因做一探討,繼而就共工和夏禹在洪水問題中彼此的關係,及其與洪水的關係,做一番釐清並加以蠡測,最後再將
4、釐清與蠡測的結果加以總結。在文獻資料運用上,將以古籍所載為基本文獻資料,近人研究成果和考古出土的地下文物為輔助資料,二者互相參酌使用,以為論斷之依據。壹、洪水的自然性與人為性歷來有關洪水傳說的研究,多將其與初民生活環境中洪水氾濫的相關情況做比較,大抵皆認為洪水傳說是初民對自然事實的記錄。據此,學者幾乎一致性的肯定了洪水傳說的自然性,聞一多先生甚至說: 遠在那渺茫的神話時期,想來不會有如後來智伯梁武所用的水戰的戰術見聞一多先生著《神話與詩》中〈伏羲考〉一文三〈戰爭與洪水〉的部份,頁五○。。此說根本上已否定了上古時期的人類,會以水為戰爭工具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在
5、洪水的問題上已排除了其中的人為因素,而只承認其自然的因素。誠然,洪水的自然性乃是地球上曾經發生的事實,各民族洪水傳說裏也不乏這樣的事實。在基督出生以前的猶太教正典《舊約聖經》中,記載著天降大雨,一連四十日夜,以致洪水淹沒了全世界,所有的東西及生物都滅絕殆盡,只有正人君子的諾亞,由於事先得到神的指示,得以帶著家人及一些生物進入方舟逃過此劫的故事見《舊約聖經》中〈創世紀〉六~九。滿族的神話中也有太古之時,天地未分,天連水,水連天的傳說見王師孝廉著《中國的神話世界》一書上冊第二章〈通古斯族群及其創世神話〉中〈滿族的神話〉部份有關〈天神創世〉神話,頁四六~四七。。
6、我們在西南各民族的神話傳說中,更可發現大量有關天降大雨,洪水氾濫的記載同註④,文後所列之表可看出大概之情形,頁六二~二九。200嶺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洪水傳說與夏禹、共工關係之新蠡測。這此神話傳說都足以說明古代自然界洪水氾濫的事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自然界洪水氾濫的事實,卻並不足以證明人為性洪水氾濫不曾發生,也是顯而易見的事。然而,儘管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在理論上是可以成立的,若無發生的事實加以佐證,也只是停留於理論推斷的層面而已,由於神話傳與正史事實記錄之間的曖昧性,使得我們也只能就曾有的神話傳說記錄中,加以可能性的蠡測與推斷。 在有關共工之記載
7、的神話傳說中,我們發現了以下兩類的有趣現象:第一類是有洪水記載的共工傳說,如:⑴然則無天、昏、札、瘥之憂,而無飢、寒、乏、匱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古之聖王唯此之慎。昔共工棄此道也,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雍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于羽山。《國語•卷三•〈周語〉下》⑵當其末平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鍊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地,不改舊物
8、。《史記•三皇本紀(司馬貞補闕)》⑶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