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

ID:38698838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_第1页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_第2页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_第3页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_第4页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调查与分析龙井市(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李顺德龙井市教师进修学校张玉霞【摘要】“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归纳答案”是目前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然而,这种“问题式”的阅读教学因违背了阅读教学规律,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然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达不到《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笔者由阅读教学效果低下引发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关注,并用现行的文本解读试题对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脱离一切参考资源的前提下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与学生相差不多。于是提出了提高教师阅读素养的策略,即“熟读——深读——广读”。关键词:教师文

2、本解读思路阅读素养综观语文类(朝文、汉语)阅读教学,大都是以“分析”为“理解”的前提,以“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归纳答案”为基本程式,主要探究文章的“结构特点、表达效果、描写特点”等问题。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探究“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习《低温世界的奇迹》,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第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么?”;学习《诱惑》,探究“文中运用了许多比喻,说说它们的作用;第②③两段在论证过程过程中的顺序能否互换?”等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经学生的热烈讨论之

3、后常常以“教师宣读答案”为告终;在各种检测中以“丢分最严重”为宣告阅读教学的效果低下。这种现象引起笔者的深思,总觉得有必要审视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理清阅读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源,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文本解读途径和方法。于是设计了一次面向全市语文教师(包括汉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检测,阅读选文为课内的《背影》(朱自清)和课外的《我们为什么活着》(卫平),要求教师脱离一切参考资源,利用40分钟时间完成12个解读试题。《背影》一文的解读题选自公开出版的各种教辅材料中;《我们为什么活着》一文的解读题选自200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二)的原题。检测结

4、果显示,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很不理想。现将部分试题的得分率统计如下:第5页共5页教师文本解读能力调查统计文本试题内容参考答案得分率课内:《背影》体会“父亲”的话语中潜在的情感①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安慰20.8%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担心照顾不周29.2%③我买几个橘子去,……不要走动担心渴、累29.2%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关注安危8.3%父亲的形象?慈祥62.5%刚强8.3%本文的主题?描述车站送行,表现亲情41.7%四次背影出现,有虚写也有实写,虚与实关系?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对实深化和升华16.7%课外:《我们为什

5、么活着》文章结尾段的排比句有哪些作用?总结全文10.3%增强气势65.5%深化文化中心0具体说说文章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66.7%谈活着的意义转入对生活态度论述0%教师体验了一次学生阅读。检测数据说明,在脱离一切可参考资源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差异不大。而且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分率低下的原因。客观上:一是时间比较仓促,教师没有足够的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时间。在40分钟内阅读两篇文章并完成12个解读试题是有一定困难的。由此,教师应该切身体会到解读文本需要时间和过程,其起点应是“阅读”,而不是盲目的分析。二是试题难度过高

6、,如:选文《我们为什么活着》的解读题中“文章结尾段的排比句有哪些作用?具体说说④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等问题不仅超越了学生认知水平,同时也超越了教师解读水平。三是“问题”和“参考答案”设计不够科学。如选文《背影》的解读题中“四次背影出现,有虚写也有实写,虚与实关系?(参考答案: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对实深化和升华)”。但这类偏难、偏怪的解读题自始自终伴随着阅读教学,学生经常接触却始终是盲点。由此教师应深深体会到,阅读理解思考题,要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第5页共5页   主观上:教师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教参。如《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文章

7、的主题”等,教参中分析得很详细很到位,但都没有很好地把握。由此教师应该认真反省自己的备课行为。总之,教师已有的阅读素养与现行的解读目标差异悬殊和教师急功近利的解读行为是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源。迅速提高教师阅读素养势在必行,因为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决定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熟读文本。目前教师浅读文本的行为十分严重,教师的备读仅仅停留在正确和流利,以便给学生范读。而且,面对刚刚接触课文的学生,还没来得及正确朗读就开始实施理解。浅则研究文章的“线索、主题”之类的问题;深则探究文章的“论证过程、结构特点”之类的问题。这种抛开文

8、本讲文本的解读行为,违背了文本解读规律,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滋长学生的厌读习性。其实,文本解读是一种通过语言媒介来理解文本、接受信息、体验感悟和获得美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