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95564
大小:405.8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17
《课外文言文复习简单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策略(一)篇幅较短(二)突出教育性一、课外文言文选文特征06年为177个字,07年《阮裕焚车》48个字,08年《刘宣苦读成才》98个字。(一)篇幅较短1、求学2、做人3、做官(二)突出教育性1、求学杭州、舟山卷: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湖州卷:写作之道“勤读书而多为之”金华卷:苦读成才嘉兴卷:笃志好学台州卷:勤学好问2、做人衢州卷讲了一个宽容、善良的老翁的故事;绍兴卷通过一则故事告诉人们做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一味依赖外在力量温州卷通过东坡食汤饼这个故事表现了他的乐观、豁达;宁波卷写兰的高洁、实际是写人的高尚品德。3、为官义乌卷一个
2、县令关心爱护百姓的故事金华卷卫使爱惜人才、刘铉慧眼识才。丽水卷“郑龙谏勿伤百姓”。选取短小精悍、有教育性、有相对完整情节的文章寓言故事人物故事成语故事求学做人为官题量少,为三个小题,近三年考点未发生变化。①词语解释②句子的翻译③课文内容的理解二命题特点三、解题步骤、技巧的指导(一)分析标题(二)结合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三)紧扣问题,仔细答题(一)分析标题2008年金华卷《刘宣苦读成才》,标题是一个主谓短语,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内容理解这个考点上,有一问是“用一短语或一句话评析刘宣”,如能扣住标题答题既省时又准确。(参考答案为“苦读成才”)
3、。如08年温州中考卷《东坡食汤饼》中的内容理解题“从苏东坡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的人。”如果学生注意了注释③(南迁:贬谪到南方),这一交待事情发生背景的词语,就不难看出身处逆境中的苏东坡的乐观、豁达,而不是诸如不拘小节之类的答案了(二)结合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东坡食汤饼》陆游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
4、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恶不可食▲(2)徐谓黄门曰▲(3)秦少游闻之▲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
5、你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答案:19.(1)吃(2)告诉、对……说(3)听说、听见20.A21.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22.豁达(乐观、洒脱)(三)紧扣题目,仔细答题词语解释内容理解句子翻译刘宣苦读成才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
6、】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C)A.以语使(告诉)B.讶其文(感到惊奇)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1、词语解释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
7、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③何……为:干什么。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意欲借而不敢言⑵借者无不皆给⑶阮后闻之⑷遂焚之07年金华卷“一个字都不能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口决,供大家参考。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2、句子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3、内容理解评析文章人物及思想内容08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卷中,衢州、金华、温州、杭州、义乌、宁波、台州、嘉兴卷都是对人物
8、特点、品质的分析。第一,引用原文(或原文的翻译)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