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94808
大小:25.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7
《挫折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 浅谈“挫折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适时渗透” 伍文荣【摘要】:实施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学生常常在学习、人际、情感、意志方面遭遇挫折,所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而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与思想政治等学科一起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任,因此尝试着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挫折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挫折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耐挫折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在无充分准备的
2、状态下进行的。学习环境的变迁、家庭的变故、好友的背叛、学习或事业的失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来到的。只有经受得住诸如此类的挫折,才能说成功地经历了挫折教育,因此,挫折教育更多地应由师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要“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而进行挫折教育,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语文关注人生、服务生活,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下面是我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后总结出的点滴体会。一、挖掘教材中的挫折教育因素,寓挫折教育于课堂教学之
3、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这样解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作为本课程的特点之一,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学作品的教学。文学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和感情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文学作品中凝聚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它是人文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常用常新的武库和土壤。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把学生的认知生活体验和日常生活体验上升到审美生活体验,可以净化、升华学生的心灵,传承人类智慧和时代精神,为学生打开另一扇门,建构第一
4、自我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心灵的自由和生命价值的提升。1、运用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坎坷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纵览古今中外,许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者往往都是那些经历过巨大挫折和失败的人,而非生活上一帆风顺的人。中国文学史上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所列举的“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作也”。而司马迁本人也是典范之例,他遭受作为男人奇耻大辱的宫刑而愤作《
5、史记》,为中国文学留下了辉煌篇章;还有我们熟悉的清代作家蒲松龄、曹雪芹,无一不是历经坎坷和磨难。蒲松龄8次科举8次不中,曹雪芹家道破落、贫困潦倒,但他们在遭遇挫折之后,不是颓废消沉,而是在郁愤中书写人生,分别写出了《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影响世界的文学巨著。在外国文学史上,此类人物也是举不胜举。如塞万提斯在早年不幸的基础上,写出了..《唐·吉诃德》;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贝多芬等等,他们也都是在生活的磨难中彰显人性的光辉。2、积累名句名篇激励学生。不管是中外
6、的,抑或是古今的,有关于挫折的篇章语句俯拾皆是。例如我在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首先用贝多芬自己的一句话“要在挫折面前扼住命运的喉咙,挫折会使你自信起来”作为引子导入,然后讲述贝多芬耳聋而坚持音乐创作的故事,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情况下,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文的学习中。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又不时地穿插讲述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文语句,如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
7、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等。在关于挫折的主题作文教学中广泛的发动学生搜集写作素材,像红军长征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成长经历等,都很好的给学生以启发。另外,在课外时间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功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写作,自己动手搜集材料,以“挫折”为主题连办几期黑板报,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也充分的发挥了..榜样的无穷力量。名人的成功的事例,名人经
8、过自己实践总结的经验教训总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他们是帮助学生应对挫折的支点,使学生有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胆量。3、充分运用作品蕴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渗透。运用作品中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丑小鸭》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故乡》的结尾处的“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傅雷家书》中的“人一辈子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