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

ID:38693908

大小:3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_第1页
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_第2页
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_第3页
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资源的再利用、资源环境的安全指标作为分析变量,运用系统聚类方法(hierarchical cluster)对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将全国30个省直辖市(由于西藏某些数据缺少,所以作为缺省值处理)按3、4、5类进行划分,主要针对4类的情况分析。此次聚类采用指标数据作为自变量,区域为因变量,计算区域之间的距离采用欧氏距离的平方,用最长距离法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聚类结果如下。   在表2中,考察的

2、是参与分析的各个单变量的原始数据用Z—Scores法标准化处理后(对万元 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废气排放量、单位 GDP耗电量、用水增量与GDP增量比、用电增量与 GDP增量比等负向指标进行了相应处理,以使其与正向指标具有一致性意义),全国30个省直辖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资源的再利用、资源环境的安全五个控制层指标均值的统计分析。    表3是聚类过程的输出表格—凝聚状态表。它显示聚类过程中每一步合并的类或观察值;被合并的类或观察值之间的距离以及观测量加入到一类的类水平。因此可以根据此表跟踪聚类的合并过程。因为最接近的两类先聚为一类

3、,因此可通过聚类过程仔细查看哪些观察量更接近一些。其中:Stage—聚类步骤顺序号;Cluster—指该步被合并的两类中的观测量号;Coefficients—距离测度值,表明不相似性的系数。数值越大,两个区域越不相似。从表中可以看出数值较小的两项(两个观测量、一个观测量与一类或两类)比数值较大的两项先合并。如第一步就是第10个观测量与第 11个观测量合并,第二步是第18个观测量和第 22个观测量合并,以此类推。Stage Cluster Pint Appears—合并的两项第一次出现的聚类步序号。 Clusterl和Cluster2都是0的是两个观测量合并;其中一个为

4、0的是观测量和类合并;两个值都为非 0值的是两个类合并。比如,第1步是第10个观测量与第11个观测量合并,第9步就是第3个观测量与第15观测量合并,而第3个观测量已经在第3步就和第16个观测量合并为一类了。因此,该项的3代表与第3步形成的类归并在一类。选择不同的类之间的算法和对距离的测度方法,聚类过程是不一样的,因此聚类的结果也会有所区别。NextStage—此步合并结果在下一步合并时的步序号。   表4是聚类结果,表明各观测量分别分到哪一类。在选择聚类的类数时,选择了分为3类、4类和5类三种,以便于对聚类结果的比较。在分为4类的时候,可以看出:第一类包括1个区域—北

5、京市;第二类包括10个区域,分别是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河南和海南,说明这10个省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第四类只有6个区域—内蒙古,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说明这6个省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其余的13个区域都属于第三类,包括山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江西。说明这些区域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类似。     按照厉以宁经济发达程度的分类,即经济发达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3个城市,经济较发达区域包括广东、福建、江苏、辽宁、浙江、山东等6个省市,经济欠发达区域包括河北、广西、吉林、

6、海南、四川、重庆、湖北、黑龙江、湖南、山西、河南、江西、安徽13个省(区、市),经济落后区域包括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9个省区的划分。   总体上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北京作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单独作为第一类,其经济发达,原始数据Z—Scores标准化处理后的各控制层均值(见表2)大幅领先。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归在一类,同时其经济也发达。结合原始数据Z—Scores标准化处理后的各控制层均值(见表2)来看,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表现

7、突出,其各控制层总均值与重庆、陕西、青海、贵州等相差极大。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海区域改革开放领先于全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   但可以看出聚类的结果也有差异:如辽宁与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中西部区域被归为一类。此处聚类归在了经济落后区域一类,这是与其经济发达程度不匹配的。从表2的计算中可以看出:辽宁的资源减量利用排名第19位,污染物的减量排放排名第14位,资源的再利用排名第29位,这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未能协调发展,在经济增长下面临巨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聚类过程及结果分析(参考)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资源的再利用、资源环境的安全指标作为分析变量,运用系统聚类方法(hierarchical cluster)对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将全国30个省直辖市(由于西藏某些数据缺少,所以作为缺省值处理)按3、4、5类进行划分,主要针对4类的情况分析。此次聚类采用指标数据作为自变量,区域为因变量,计算区域之间的距离采用欧氏距离的平方,用最长距离法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聚类结果如下。   在表2中,考察的

2、是参与分析的各个单变量的原始数据用Z—Scores法标准化处理后(对万元 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废气排放量、单位 GDP耗电量、用水增量与GDP增量比、用电增量与 GDP增量比等负向指标进行了相应处理,以使其与正向指标具有一致性意义),全国30个省直辖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资源的再利用、资源环境的安全五个控制层指标均值的统计分析。    表3是聚类过程的输出表格—凝聚状态表。它显示聚类过程中每一步合并的类或观察值;被合并的类或观察值之间的距离以及观测量加入到一类的类水平。因此可以根据此表跟踪聚类的合并过程。因为最接近的两类先聚为一类

3、,因此可通过聚类过程仔细查看哪些观察量更接近一些。其中:Stage—聚类步骤顺序号;Cluster—指该步被合并的两类中的观测量号;Coefficients—距离测度值,表明不相似性的系数。数值越大,两个区域越不相似。从表中可以看出数值较小的两项(两个观测量、一个观测量与一类或两类)比数值较大的两项先合并。如第一步就是第10个观测量与第 11个观测量合并,第二步是第18个观测量和第 22个观测量合并,以此类推。Stage Cluster Pint Appears—合并的两项第一次出现的聚类步序号。 Clusterl和Cluster2都是0的是两个观测量合并;其中一个为

4、0的是观测量和类合并;两个值都为非 0值的是两个类合并。比如,第1步是第10个观测量与第11个观测量合并,第9步就是第3个观测量与第15观测量合并,而第3个观测量已经在第3步就和第16个观测量合并为一类了。因此,该项的3代表与第3步形成的类归并在一类。选择不同的类之间的算法和对距离的测度方法,聚类过程是不一样的,因此聚类的结果也会有所区别。NextStage—此步合并结果在下一步合并时的步序号。   表4是聚类结果,表明各观测量分别分到哪一类。在选择聚类的类数时,选择了分为3类、4类和5类三种,以便于对聚类结果的比较。在分为4类的时候,可以看出:第一类包括1个区域—北

5、京市;第二类包括10个区域,分别是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河南和海南,说明这10个省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第四类只有6个区域—内蒙古,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说明这6个省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其余的13个区域都属于第三类,包括山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江西。说明这些区域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类似。     按照厉以宁经济发达程度的分类,即经济发达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3个城市,经济较发达区域包括广东、福建、江苏、辽宁、浙江、山东等6个省市,经济欠发达区域包括河北、广西、吉林、

6、海南、四川、重庆、湖北、黑龙江、湖南、山西、河南、江西、安徽13个省(区、市),经济落后区域包括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9个省区的划分。   总体上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北京作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单独作为第一类,其经济发达,原始数据Z—Scores标准化处理后的各控制层均值(见表2)大幅领先。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归在一类,同时其经济也发达。结合原始数据Z—Scores标准化处理后的各控制层均值(见表2)来看,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表现

7、突出,其各控制层总均值与重庆、陕西、青海、贵州等相差极大。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海区域改革开放领先于全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   但可以看出聚类的结果也有差异:如辽宁与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中西部区域被归为一类。此处聚类归在了经济落后区域一类,这是与其经济发达程度不匹配的。从表2的计算中可以看出:辽宁的资源减量利用排名第19位,污染物的减量排放排名第14位,资源的再利用排名第29位,这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未能协调发展,在经济增长下面临巨大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