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山隧道设计

大宝山隧道设计

ID:38677207

大小:512.5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7

大宝山隧道设计_第1页
大宝山隧道设计_第2页
大宝山隧道设计_第3页
大宝山隧道设计_第4页
大宝山隧道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宝山隧道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大宝山隧道设计殷瑞华(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l摘要l大宝山隧道是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上的长大隧道,为双洞,6车道按单线计总延长,,3150m该隧道是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全境最早开工的施工标段也是目前我国已建成的长度最长的大跨度隧道,隧道内营运管理设施极其完善,因而对隧道的施工、防排水要求较高,从而增加了设计的难度。,、新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复杂性对该隧道的设计概况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对以后的设计可提供有益的探索。关键词京珠高速公路隧道设计1前言2工程概况“”京珠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两纵两横主2.1自然条件干道之一,是

2、连接首都北京和珠海的国家公路大宝山隧道位于广东省曲江县和翁源县的,主动脉。粤境高速公路作为京珠高速公路的重分界岭—狗耳岭凹其北京端洞口位于大宝要组成部分,由于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急山铁矿索道筛分厂南约0.5km。该地段为低山需和内地保持顺畅通达的交通联络,因而在全陡峭山坡及冲沟地貌,地形起伏大,最高标高线先期设计、施工。粤境高速公路全长近30km,约57Om,最低标高约290m,隧道两端地形陡它北起于广东省和湖南省交界的坪石镇,南接峭,中段较为平缓。隧道正上方有一已建成的广花高速公路。全1座,长度超过隧道通过,和设计中的隧道标高相差约8

3、0m。线共有隧道本,,,,1km的隧道共6座1km以下的有5座全部为路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温较高单向双洞行车隧道。韶关市以南的隧道全部按6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主要风向为南风。,。车道设计以北的隧道按4车道设计2.2技术标准为了打通广东省北部工业重镇韶关市和南隧道设计采用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部发达地区快速联系通道,大宝山隧道和靠椅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隧道设计规,,山隧道作为整个路段的重中之重先期设计施范》的规定路线为上下行分离式路基采用标。,:工大宝山隧道已经贯通靠椅山隧道也正在准如下,,,:Zx.75+0.5+0.

4、5x..紧张施工由于两隧道长度长跨度大地质条隧道净宽(0+3375+05件复杂,营运管理设施完善,因而设计内容包+0.5)m;,括了公路隧道设计的全部内容是一个复杂的隧道净高:5.om;,.:1km;系统工程其设计内容详见图1设计行车速度0/h公路]卯8年第10期一23一土建工程机电工程}.路基断面开挖设计中心控制系统洞口位置确定洞口设计供电系统洞口边仰坡防护洞口设计照明系统净空尺寸的拟定环境监测系统衬砌设计衬砌结构设计通风控制系统防排水系统交通监测系统排水系统一交通控制系统检修道及手孔井一电缆沟及消防沟消防系统附属设施一消防设备风机洞室

5、闭路电视系统·照明监控配电洞室机电工程预埋管专用电话系统一行人横洞有线广播系统一行车横洞一无践广播系统控制室(洞外)供电及控制变电所(洞外)监控及量测设计路面洞内装修图1大宝山隧道设计内容设计交通量:83116辆/d;路面基本照明亮度:6.0cd八n2;,路面设计荷载: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CO允:1ppm;许浓度50一一·24公路1夕粥年第10期.烟雾允许浓度:0一’。o75m上卫}习一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大宝山隧道进口端较长地段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及上泥盆统天子岭组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岩层层性差岩体结构完整中部地段为下侏罗

6、统薄板状,薄层状泥质粉砂岩,此段地层,易风化出口段分布有下泥盆统大塘阶石澄子段泥质灰岩夹劣煤层,此段岩层受挤压弯曲现象明显,岩层是不明显的软弱结构面。隧址区地下水以裂隙水为主,局部有溶蚀,,,现象施工:cm)地表降雨丰富大部分从地表排泄图2大宝山隧道净空(单位期间应注意进口地段的溶蚀现象。地下水对混砌。考虑到隧道的长度长、跨度大,地质条件较凝土无侵蚀性。差的特点,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新奥法的精髓,2.4隧道概况围岩的变形和监控量测来指导隧道的设大宝山隧道进出口ZK1+9一—。复合式衬砌的支护参数根据围岩类桩号为3920计和施工,、、Z人141

7、+505和y尺139+940一y人141+505左别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及埋置深右线长度分别为1585m和1565m。受地形条度、结构的跨度和拟采用的施工方法等因素,件限,、,用平面有限元综合程序制左右线北京端均有部分圆曲线和缓按工程类比方法拟定,“”和曲线伸人隧道内缓直点分别为ZK140+按荷载结构体模式进行结构内力计..,475093和yK140,—+214887圆曲线半径均为算然后利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施工过程进行,。20m其余均位于直线段隧道内路面的全方位的模拟分析,定性掌握围岩及结构的应超高方式按3次抛物线变化。路线的纵坡左

8、线力分布情况及变形破坏过程,进一步调整支护.十15%和。,为一2.483%(变坡点桩号ZK141十参数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按设计进行监控量测;十1.5%和、,500)右线为一2.35%(变坡点桩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