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74568
大小:447.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6-17
《2012届高考语文写作技法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 选 材内容是文章价值的决定因素,材料是内容的基本载体。在积累了较丰富的素材的基础上,要写好考场作文,还必须在选择材料上独具慧眼,学会带露折花的本领,用精美的材料打造光彩照人的文章。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素材选用技法:1.取材当代,引领新潮有些同学写起作文来,喜欢罗列“光荣榜”“古典榜”,举例太过陈腐,这样的文章往往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其实,现实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比如要求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来写作。有位考生写自己对都市生活的亲身感受,表达现代儿童对生活环境问题的一种
2、思考,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想借一双造物的灵巧手,把少年宫的平顶捏成四角飞檐;想在街心花园的小坛里种上灿灿的杨梅树;想把小区的高墙统统推倒,换成蜂飞蝶戏的花栅栏……城东的石桥,留住,留住,让它静候流水的安谧;道旁古树,莫砍,莫砍,让它尽散甜蜜的芬芳,都市可以有七彩霓虹,也请留住这不一样的灵秀。”这段话,尽管采用诗化的语言写就,但作者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更为可贵,作者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环境中发现了现实问题,从孩子的眼光来看,也确实很新颖,提出的梦想是值得思考的。2.一材多用,多维推论大多数同学在写议论文时总是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
3、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善于一材多用,多维推论。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角度不同,立意的角度便会有所不同,因此,往往可以从同一则材料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就可以多角度切入: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烛之武就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了几十年。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军,救国家于危难之中。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③顾
4、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怀有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军,挽救了国家。④责己恕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日益重要,不善辞令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的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
5、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一则材料就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再如,关于当前的金融危机这个素材,我们就可进行以下多个角度的分析:①危机与机遇共存。②面对危机人们有不同心态,不同心态必将决定不同的命运,人如此,国家亦如此。③合作共赢。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要想渡过危机,只有依靠各国的共同努力,团结合作。此外,还可以有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不同的立意。3.组合排比,横向铺陈素材应用中的“组合排比”不是指一般的修辞手法,而是
6、一种运用素材的方法,也可以称做“多料合用”。这里所说的“多料合用”不是指一般的连续使用甚至堆砌同类材料,而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其好处是使文章材料充实,说理充分,可以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4.故事新编,意趣横生话题作文允许编故事,利用古典名著等进行“故事新编”近年来比较受欢迎。从严格意义上讲,“故事新编”是对一个材料的另类的使用方法。它并不是一种新的文体,属于小说范畴。其写法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取人物、情节进行改造,形成新的故事情节,但人物形象则改变不大,大致保持原作风貌,由于新元素的注入,可使故事增加许多趣味性,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5.谨慎
7、选材,力避“危险”“危险”性题材的文章,至少包括三类:思想“禁区”类。比如《语文学习》曾登载过湖北中学生李煜晖的《逮老鼠》,该文描写的是自己用两只鼠夹捕捉老鼠的事。当两只小老鼠在厨房偷嘴时,被夹住了,叫声引来了老老鼠,它拼命撕咬鼠夹上的铁丝,但被另一只鼠夹夹住了。听着老鼠“吱——吱——”的“诉说”声,“我”不由产生了恻隐之心。对丑陋的东西有了同情的倾向,这似乎是立场问题,但几十位教授、作家、名师却异口同声予以赞扬,认为文章既“写出了人对一切生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