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

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

ID:38673821

大小:26.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_第1页
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_第2页
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_第3页
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外家功夫1--表面应力痕(之前有大概讲了下内应力的形成,这次就会讲讲实际产品的应力的危害以及解决对策,只有了解了应力的内因,才会更好理解解决方案的理由!由于我从事的大多都是外观性产品,所以对于应力开裂经验反而不多,所以着重点会放在外观应力痕上   我们在塑胶产品上,尤其是原料是ABS、PP、PC,经常会看到产品表面会有发亮的应力痕,顶针应力痕、入子应力痕、肉厚差应力痕,过段时间会减轻一些,在很多论坛里,经常会看到有人发帖求救,呵呵....   我们知道,这些表观发亮、发白的痕迹,就是内应力的结果,而内应力不外乎取向应力和冷却收缩应力。浇口附近不规则应力痕是典型的取向应

2、力造成,而肉厚差则是取向和收缩应力的共同结果,而顶针、斜销应力痕形成的因素则更为多一些,后续会单独详解   一般情况下,随着保压压力和时间的增加,最先开始的是肉厚差应力痕、顶针斜销应力痕、然后是肉厚差应力痕,最后是浇口附近不规则的应力痕(侧看会发白发亮),这当然也要看产品的具体结构以及进浇位置来看。所以,当出现了这些应力痕的时候,降低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是最重要的,而理解了这个,则就从这里入手,来修改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则比成型调整来的更为有效   产品设计上:1.整体肉厚过薄或流动末端肉厚较厚导致充填压力和保压压力过大,需要加胶或流动末端偷肉                         也就

3、是说保压降低时,看缩水处能否偷肉改善,不能的话则要大面加胶了               2.尽量避免肉厚差,如有则需要做大分化               3.公模的rib避免做的过大导致母模有rib应力痕    模具设计上:1.浇口太小或数量太少、分布不均               2.活动件配模较松或水路配置不合理导致模温较高   成型条件上:1.合理设置保压压力和时间(降低)               2.模温升高或降低(升高可改善充填降低保压压力;降低则是让咬花面发亮,表面和应力痕                           接近,一般而言,降低模温是多数选择)     

4、          3.提高速度有利降低残留取向应力(对薄壁产品变形有稍许好处,对应力痕基本没有效果)               4.提高料温、背压、螺杆转速,基本对应力痕影响很小,但不能说没有,只是实际意义不大塑胶产品应力之研讨----外家功夫2--顶针应力痕上文讲了应力痕的一些原因以及对策,由于顶针应力痕在日常生产中最为繁多且不易解决,故把此项特别拿出来单独讨论,限于本人经验有限,只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文讲得那些对策对于顶针应力痕都有效果,尤其在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中让压力能够降低是最佳方案,但是限于产品和模具cost的压力,有时客户也不愿意修改,那么本文则着重讨论另外一些实际经验中的

5、模具、成型方法来改善   有时整个产品除了顶针应力痕其它外观都OK,那上文讲得那些取向应力、收缩应力似乎都不能完全放在这里来解释,因为压力大了之后只有顶针有应力痕,顶针旁边都没有。  有经验的工程人员都知道,出现顶针应力痕的时候,降低模温和降低保压压力都可以适当改善。然而真正导致顶针应力痕的原因是什么?是顶针温度过高,显然不是;是压力过大,显然不全是  我们想一想,注射压力大了之后,对模具有没有影响?会不会导致模具变形?那么当压力撤除之后产品收缩,模具是否要恢复原样?对了,问题就在这里了   所以保证注塑过程中,保证模板、顶针、顶针板强度足够,应可避免应力痕的存在,至少也可降低很多  故顶针应

6、力痕的改善必须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合理的解决它1.降低模温--降低模温后咬花会变亮,在外观上和顶针应力痕趋向一致,造成视觉效果变改善            避免产品未到顶出温度就顶出造成应力痕2.保压压力过大--如上文一样从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来改善(产品未顶出就有应力痕)              或直接降低压力和时间,避免产品对模具抱紧力过大,顶针位置局部应力集中(产品顶出才有)3.顶针分布不合理和脱模斜度不够导致的顶针应力痕,则需要对应加强改善4.根据实际经验,确保顶出板、模板厚度足够(各行各业不一样,不敢妄自菲薄乱定义)5.顶出板和顶针尾部装配后需高度一直,不能有间隙,这点有时也很重要6.

7、顶针上加咬花--减少压力挣扎的影响可轻微改善应力痕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在产品肉厚突变的地方,成型制品在背面通常会有一种叫应力痕的缺陷,而且挺让人头痛的。我们目前还没有能用什么软件分析可以预测,主要靠经验判断:1.如果外观面处恰好是弧面,则没关系.外观面是平面,则必须做一段斜面过渡。对于1.2mm厚度及以下的,如果从薄处向厚处充填,斜面长度比厚度变化值要做到5倍。斜面与平面交接处最好以圆角过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