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71102
大小:946.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_论语_研究_唐明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3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Mar.2005第2期JournalofAncientBooksCollationandStudies№2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唐明贵(聊城大学哲学研究所,山东聊城252059)摘要:本文就“论语”一名之来历及含义、《论语》的编纂者、历代注本、历史影响、时代价值、出土文献、海外传播等七个方面,对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关键词:中国学者;《论语》;概述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5)02-0016-06《论语》学是研究《论语》的专门学问,其内容包括对《
2、论语》名称的由来及含义的研究,对《论语》的编纂者、结集年代、文本变迁、篇章结构、海内外注本、海外传播、社会地位及影响的研究以及《论语》名物考释、文字训诂、篇章真伪、学派风气和《论语》学发展阶段的研究等。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关于《论语》的研究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研究概况从1950年到1980年,其研究重心主要在港台,这期间共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289篇。反观大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论语》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三十年间共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7篇,而且大都集中在1950年到1961年间。1980年以后,大陆的《论语》学研究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逐渐
3、成为研究的中心。在20多年的时间里,大陆学者和台港学者一起,共同开创了《论语》学研究的新局面,共出版专著数十部,发表论文数百篇。这五十多年间出版的专著中,关于《论语》注译的著作占相当大的比例,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方骥龄的《论语新诠》、毛子水的《论语今注今译》、陈冠学的《论语新疏》等。其中杨氏之《论语译注》,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论语》译本。其他方面有影响的专著有赵纪彬的《论语新探》、钱穆的《孔子与论语》、许世瑛的《论语二十篇句法研究》、王素的《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单承彬的《论语源流考述》等。其中赵氏之书是现代较有影响的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和批判孔子思想的学术著作;王氏之作代表
4、了对敦煌出土的唐写本《论语郑氏注》研究的最高成就;单氏之书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专门探讨《论语》源流问题的学术专著。发表的论文中,除继续研讨老问题外,也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在:其一,对海[1]外《论语》的播传、研究情况进行了研究。如梁容若的《谈〈论语〉的海外流传》、《千七百年中[2]日本传习〈论语〉的综合研究》,对《论语》及其注释书在海外尤其是在日本的流传及研究情况[3]作了介绍。其二,对《论语》与其它经典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如糜文开的《〈论语〉与〈诗经〉》、[4]陶希圣的《〈论语〉与〈春秋〉三传之渊源——试作社会史的分析》、易苏民的《〈论语〉与〈易[5]经〉的关系》等。其三,对
5、《论语》的时代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万先法的《〈论语〉中仁的观念与[6][7]现代社会思想》、江举谦的《〈论语〉对“读书”“处事”“为人”的启示》、胡子宗的《〈论语〉[8]辩证法与现代文明》等。收稿日期:2004-02-27基金项目:孔子文化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3BZS028)。作者简介:唐明贵(1971—),男,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师,南开大学古籍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经学史。·16·二、观点撮要由于该时期的《论语》学研究涉及面较广,故下分几个专题作具体分析:1、关于“论语”一名之来历1.1弟子所题周予同认为“《论语》的名称始见于《礼记
6、·坊记》及《孔子家语·弟子解》。《孔子家语》为王肃伪造,不足凭信;《坊记》,沈约以为出于《子思子》,当具有史料价值。则《论语》之称为‘论语’,[9]已始于弟子撰集的时候。”1.2“论语”之名起于孔子门人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论语》书成于曾子弟子之手,“‘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10]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1.3书名至迟出现在秦汉之间[11]朋星认为“书名是由后儒取定的,最迟在秦汉之间已被称号使用。”1.4书名确定在汉代韩仲民认为,“‘论语’这个书名到汉代才有,先秦诸子书中征引时只称‘孔子曰’,从来没有用过‘论语’名称。先秦子书都是以人命名,以义命名的也没有先例。汉代
7、人引用这书中子夏、子贡、[12]有若、曾子等人的话时,也称之为‘孔子曰’,可见这里所谓‘孔子’,应该是书名。”1.5“论语”一名定于景帝末或武帝初赵贞信指出,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对策中有“臣闻‘论语’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句,明称“论语”二字。而董仲舒对策早不过建元元年(前140),晚不过元光元年(前134),在此时之策文中已明用“论语”二字,则“论语”一名之成立,无疑当在此数年中或稍前──即景帝末年与武帝初年(前140左右)。另外,《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