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

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

ID:38667445

大小:2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7

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_第1页
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_第2页
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_第3页
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_第4页
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_第5页
资源描述:

《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盘点企业避税的几大花招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税收负担在企业经营成本中占据很大比重。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经营成本最小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降低税负。在法律框架内的或者钻法律空子的被称为避税,直接或间接未被法律的被称为偷税、漏税和逃税。然而,在守法和违法行为其实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天堂和地狱往往就在一线之间。  企业降低税负的方式林林种种,有如过江之鲫,令人眼花缭乱。作为局外人的公众,对于企业避税往往是一管窥豹,以偏概全。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利用一个简单清晰的框架、五个可行的原则将企业所有的避税行为总结出来,让读者在最短时间

2、内理解企业避税这一黑箱。笔者已经提出,避税和偷漏逃税就在一线之间,因此下面总结的手法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本文并没有教唆鼓动之意,而是为了方便读者明白企业在这一领域里的具体操作,同时也就正于方家。甚至可以这样来理解,笔者提出的这些框架和原则,也有利于税务当局按图索骥,来有效地核查企业税负最小化的相关操作。  由于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收种类繁多,出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聚焦于企业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负担。  一、企业避税的整体思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非常简单的框架,这就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当期收入-当期支出)×所得税

3、税率  这个公式虽然简单,但是所有的避税手法都可以归纳到公式右边的三个因素中来。企业规避所得税的三种途径包括:第一,降低当期收入;第二,提高当期支出;第三,降低所得税税率。  请注意“当期”这个术语,这实际上是会计和税收领域内最重要的一个定义。实施准确的会计分期是企业会计最重要的准则之一,而判断企业是否准确地实施了会计分期,则是税务当局进行核查的主要标准之一。由于在会计分期和税收分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经常存在前后期损益调整这个科目。而避税的指导原则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混淆收入和支出的时期,达到把收入推后、把

4、支出提前的效果。而且这样做不会引起税务当局的异议。当然,通过混淆分期的做法只能推迟税负,而不能永久地降低税负。但是我们必须指出,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推迟税负,实际上企业就免费获得了宝贵的融资,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把避税的效果分为两种,第一种能够永久性地降低税收负担;第二种是指把当期的税收负担延迟到未来。  读者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对应的是一个时点上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损益表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它对应的是一个时期内企业的收入流和支出流。而税务当局是只对流量征税的。事实上,存量和流量是可以

5、相互转换的。那么我们自然会想到,如果我们能够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的项目相互转化,我们就能够降低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事实上的确如此,企业避税三种途径中的前两种,降低当期收入和提高当期支出,都涉及到相关项目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的相互转换。二、降低当期收入  避税的指导原则二:降低当期收入的关键,在于把收入从损益表转移到资产负债表的借方。降低当期收入包括两种方案:延迟确认收入和压低收入,前者可以推迟税负,而后者可以永久性地降低税负。  延迟确认收入的具体方案包括:企业可以把当期收入转变为当期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

6、期应收款等。举个简单的例子,甲企业在2005年12月20日赊销给乙企业10万元的商品,乙企业2006年3月20日给付货款。在这个简单的商业信用案例中,甲企业本应该在2005年12月底确认收入,但是甲企业却故意延迟到2006年3月底确认收入。如果甲乙企业之间存在长期滚动销售的话,那么甲企业就把第一笔销售收入的税负无限期地延迟了。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往往是,企业和交易对方存在连续交易。  压低收入的具体方案是指企业和交易对方进行商品置换或者资产置换,从而避免货币交易的形式。货币本来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通过货币可以极大地

7、降低交易成本。但是,一旦交易体现为货币收支,那么就非常容易受到税务当局的关注。因此,在有些企业之间,存在以原材料换中间品或产成品的易货贸易,或者存在以固定资产换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的资产置换,由于这种置换不涉及到现金流动、或者仅涉及到较小规模的现金流动,因此往往能够掩人耳目,从而规避税负。例如,甲企业和乙企业之间存在两笔交易。第一笔是甲方从乙方购买价值80万的原材料,第二笔是乙方从甲方购买价值100万的产成品。本来甲方和乙方应分别按照100万和80万的销售收入计税。但是现在两个企业均把这两笔交易计为一笔,即乙方从甲方购买20万的产

8、成品。其余两笔80万的交易则作为资产置换被两个企业隐藏起来,秘而不宣。如此甲乙双方各自均减少了80万的应纳税收入。这种置换手法体现到报表上,就是把收入从损益表转变为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的存货(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或产成品),或者把收入从损益表转变为资产负债表上的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