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

ID:3865858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_第1页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_第2页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_第3页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姚海涛(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长沙410100)【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在学校中是整个教学系统正常运转的纽带和核心,它起着指挥、协调、控制等重要作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效益,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手段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教学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根据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促进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2、,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指导“三项建设”工作如果说日常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那么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三项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三项建设”中专业建设是龙头,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Ill。这些工作都是中长期的,其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其成效,但这些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各项申报和评价的结果,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项目,它是提高和培养学生技能的一个场所,也是实现产学研相结

3、合,引进企业,创造真实职业环境的必经之路。专业的建设、发展状况如何,不仅是本专业所关心的问题,更是教学管理部门乃至整个学院都应高度关注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和规划专业建设,使专业结构与相应的产业结构对接,构建重点专业支撑的塔型专业结构,树立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并将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才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和目的所在。二、建设“专家型”教学管理队伍要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支“专家型”教学管理队伍。“专家型”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协调能力、较

4、高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应该懂教学、懂管理、懂研究。要成为专家,首先要热爱高职教育,有事业心,其次要勤,这不仅要眼勤、口勤、手勤,更要勤于思考。思考国家的基本政策,尤其是对于和高职有关的教育政策,了解、掌握省、市和本学院的所有政策规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教学。三是要做研究性管理人员。懂教学、懂管理,是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条件,但是这些还不够,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各种先进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层出不穷,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学习、研究,才能在更高层次上掌握高职的发展动向,才能做到对于工作矛盾游刃有余,才能始终走在学校教改和科研的前列,才能处

5、处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另外,中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许多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还是从外国学习引进,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升华,将这些理念与模式为我所用。高职教育的国际市场已经形成,并且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领域。中国的高职教育也不可能闭门谢客,固守城池,必须开门纳客。走向国际化,这是大势所趋。因此,作为高职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地方、省内情况,还应将目光放远.要有国际化的先进思想和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在未来的国际化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培训根据目前中国高职院校

6、教学管理人员的现状,一是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可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采取集中短期培训方式,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现有的院、系级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相关部门适当组织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到校外参观、学习,与兄弟院校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扩视野。三是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的研究,并抓好教学管理研究成果的评奖工作,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四是鼓励现有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在职学习,以提高整体教学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五是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引进既具有大学教育专业,又

7、具有较高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人才,充实教学管理队伍。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使他们具有现代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逐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高职教学管理的“五化”,即“教学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及规范化”圆。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序性和时效性。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和教师,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规范化,而科学、程序、制度是规范的前提。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决策与程序化的工作方法若不被人理解、接受与实施,可能只是一纸空文。而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形成的决策,既能保证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又能容易被人理解、接受,成为人

8、们行动的指南。四、强化分级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关键在系部,重心在专业教研室。教学计划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教师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而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