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0325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0325

ID:38654656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0325_第1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0325_第2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0325_第3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0325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032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策陆求赐(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摘要:目前,小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这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任性的性格,学习由着性子或者只对感兴趣的东西才去学习,这就造成他们学习上的被动性。为了克服他们被动学习的习性,应该从创立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一、实行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教学的原因;二、实行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教学教师所应采取的对策;三、实行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教学应避免的问题。”关键词:自主,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对策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目前,小学生尤其城镇小学生是以独生

2、子女为主,而这些孩子中,大部分又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合带的,所以这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任性的性格,学习由着性子或者只对感兴趣的东西才去学习,这就造成他们学习上的被动性。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教学,很多学者及一线教师也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0]。一、实行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教学的原因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1],儿童思维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演阶段(2-6岁)、具体运演阶段(7岁-11岁)、形式运演阶段(12岁-15岁)。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属于“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

3、”的前期,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智慧还未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还未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和感知的事物,思维还是不太具有灵活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这使得他们的学习还较为被动。针对目前小学生学习的被动性的情况,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指引者、组织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新课程应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乐意学习,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的探索之中去。对于教师来讲,他们应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注重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最终形成学

4、生乐学、善学的课堂局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构建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创境激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将新知识融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形成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国家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确立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并通过教学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

5、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二、实行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教学教师所应采取的对策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关键。在“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相互辩论、教师评价等形式,让学生互助、互教、互学,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按下面的步骤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

6、问题。例4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道数学题:“3+2=?”,如果直接讲述,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将问题换成:“一棵树上原来有3只鸟,后来又飞来2只鸟,现在共有几只鸟?”,则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二)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小组一般可由前后桌四人或同桌二人组成的。在小组学习中,针对第一步提出的问题,学生既可以自主学习,又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可让学会的同学去教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学习中去,给予适当指导。组间交流

7、,达成共识是小组学习完成之后进行的。例如在教加、减应用题时,教师可选出3名男同学和4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能编出几道应用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编出了:①有7名同学做游戏,其中3名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名?②有7名同学做游戏,其中4名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名?③有7名同学,走了3名,还剩几名?④教室里有7名同学,走了6名,现在有多少名?⑤有3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等应用题。对有争议的地方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既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又能发展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