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测资料

地质勘测资料

ID:38648642

大小:20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17

地质勘测资料_第1页
地质勘测资料_第2页
地质勘测资料_第3页
地质勘测资料_第4页
地质勘测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勘测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石村隧道详细工程地质勘察说明一:概况:小石村隧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马村与玉皇乡小石村之间,设计为分离式曲线隧道,分左、右线。左线进口桩号ZK46+410.出口桩号ZK49+840,隧道长3430m:右线进口桩号K46+440,出口桩号K49+820,隧道长3380.属特长隧道。本次勘测利用了初勘成果资料,初勘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及工程物探等手段,并结合室内实验等方法,了解了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本次利用初勘完成的工作量见表。利用初勘工作量汇总表序号工作项目及内容单位工作量1工程地质调绘(1:2000)Km21.902钻探m/孔383.7/6原状

2、样/扰动样组/件3/63岩样组/块5/36土常规/筛分组/件3/64岩石试验组55工程物探米/条1288/176钻孔波速点/条242/2687岩块波速组/孔56/3二:自然地理概况:(一)交通隧道区进出口有简易公路通过,为碎石路面,可直接到达隧道口。交通较为方便。(二)气象隧道所处区域属北亚热带暖半湿润的季风气候。根据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气象站资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4.6。C---14.9。C,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4.8。C---20.1。C,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9。C---3.6。C,极端最高气温为40。C---37.7。C,极端最低气温为-8.1。C---7.4。C,平均相对湿度为7

3、1%——61%: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4.6mm——900mm。日最大降水量为60.3mm——166.1mm,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左右:多年平均风速1.3m/s——2.4m/s,最大风速:24m/s——16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冻结深度12cm.三: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隧址区属西秦岭山地中低山地貌的峡谷地带,山梁走向为东西向,山坡较陡。隧道进口段地形坡度为40。~50。,基岩出露:出口端地形坡度35。~40。,上部覆盖冲击、风积黄土、粉质粘土、碎石、厚度>26m,下部出露片岩。左线地面海拔高程界于1131.44~1405m之间,相对高差

4、约273.6米,隧道最大埋深约224.8m。右线地面海拔高程界于114.57~1373.52之间,相对高差约258.95米,隧道最大埋深约220m。(二)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并结合工程地质测绘资料,隧桥址区第四系覆盖主要由全新统崩塌堆积层(Q4C)、滑坡堆积层(Q4del)、泥石流堆积层(Q4sef)、全新统坡积层(Q4dl)、上更新统冲积、风积层(Q3al+eol)组成,岩性主要为黄土,粉质粘土、角砾、卵(碎)石、漂(块)石等:下浮地层为泥盆系中统(D2s(FS))片岩。现根据地层成图、时代、岩性特征由上而下分别叙述如下:1、第四系(Q)全新统崩塌堆积层(Q4C):主要分布在隧道洞身

5、处。岩性为块石,红褐色,结构松散,块石成分主要为砾岩,直径一般为50~300cm,最大可达800cm,厚度>10m。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段。岩性为黄土和碎石,黄土、褐黄色,土质较均,见有针孔、虫孔及少量菌丝,含少量粉砂,偶见蜗牛贝壳。,半坚硬,具湿陷性,厚度约4.2m:碎石,青灰色,结构松散,碎石成分主要为片岩,直径一般为2~15cm,最大可达25cm,厚度20.1m。全新统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主要分布在隧道洞身处。岩性为粉质黏土、碎石,粉质黏土:红褐色至紫红色,土质较均,结构致密,含25%碎石及少量粉砂。硬塑~半坚硬,厚度约4.8m:碎石,青灰色,

6、结构松散,碎石成分主要分为灰岩,砾岩,直径一般为3~10cm。最大可达20cm,厚度约21.9m。全新统坡积层(Q4dl):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处,岩性为碎石,青灰色,骨架颗粒主要由片岩组成,粒径一般2——4cm。最大8cm,含量在65%以上,呈次棱角状。粉质土充填。稍湿,中密,厚度约6.7m。上更新统冲积、风积层(Q3al+eol):主要分布在隧道洞身和出口处。岩性为黄土、粉质粘土。黄土。褐黄色,土质较均,见有针孔、虫孔及少量菌丝,含少量粉砂,偶见蜗牛贝壳。,半坚硬,具湿陷性,厚度约6.6m:粉质粘土,褐黄色,土质较均,结构致密,含少量粉砂及砾石,硬塑~半坚硬,厚度约1.5m.上更新统冲

7、积、风积层(Q3al+eol):主要分布在隧道洞身和出口处,岩性为角砾、碎石。角砾,青灰色骨架颗粒主要由灰岩、片岩组成,粒径一般0.2——2cm,最大8cm,含量在65%以上。呈次棱角状,粉质粘土充填,稍湿,中密,厚度约6.6m。碎石,青灰色,骨架颗粒主要由片岩组成,粒径一般3——6cm,最大8cm,含量在65%以上,呈次棱角状,粉质粘土充填。稍湿,密实。厚度约11.7m。2、上古生界泥盆系(D)隧址区区上古生界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