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47222
大小:3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7
《浅论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联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联系许洪(2004031136)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都匀贵州558000摘要:儒学及其思想,从其产生和发展到现在,都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从先秦原始儒学等四个时期来剖析其对社会产生的功效和它自身的特点。关键字:儒家文化思想;中国历史发展;联系OnChina'sConfuciancultureandthinkingof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tiesXuHong(2004031136)(Qiannannationalcollegesofeducationandsocialandculturalhistoryof
2、DuyuninGuizhou558000)Abstract:Confucianismanditsideology,itsemergenceanddevelopmentuptonow,allhaveaprofoundimpactonsociety,thepaperfocusingonthepre-QinperiodoffouroriginalConfucianismtoanalyzetheeffectivenessofthecommunityanditsowncharacteristics.Keywords:Confucianculturethinking;developmentofChi
3、nesehistory;Contact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学家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我认为中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当然,如果要细分的话,在这四个发展阶段的每一个阶段中,也还是可以再分出若干个小的发展阶段来的。一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
4、孟子说:“土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荀子在讲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士”归于“以仁厚知能尽官职”的一类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原始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士”的文化。8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即怎样做才称得上“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句答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
5、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会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基于以上对于“儒”、“士”、“君子”的基本社会使命的分析,可以说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而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十
6、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学原理。人们称孔子之学为“仁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孟子除了进一步发展孔子以“仁”修身的思想外,又以推行“仁政”学说而著称于世,而其所论的“仁政”内容,同样也是十分具体的。如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而所谓的“正经界”,就是“分田制禄”,“制民恒产”等。再就是他经常举以为例的周文王的“仁政”内容,即:“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以及“尊贤使能”等等。孟子对为什么要行仁政和为
7、什么可能行仁政,也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但他的那些理论说明,大都是感性直观的。如他认为,因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先王同样也有“不忍人之心”,此心发之于政,即是“仁政”[1](P37)等,来论证行仁政的根据。又以“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恩”理论,来说明行仁政的可能性等等。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